分類彙整: 台北市新聞

《戲棚轉來 風華再現》臺北客家音樂戲劇中心重新啟用

[台灣新聞雲]記者 游元宏/臺北報導

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於今(31)日下午兩點舉行重新啟用記者會暨活動演出。記者會邀請客家歌謠薪傳師羅茵茵小姐擔任主持人,活動開始由S鼓團麥舒婷鼓手表演大鼓熱鬧開場,並邀請榮獲第65屆「葛萊美獎最佳包裝設計獎唱片」的《淡蘭古道三部曲》原聲帶專輯《Beginningless Beginning》團隊成員,擔任《扮仙-福祿壽喜》的不貳偶劇團,以劇目:《扮仙》、《跳加官》客語版三仙喜臺布袋戲擔任開場演出。

敲鑼啟動儀式 (記者游元宏攝)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徐世勲在致歡迎詞說道,原劇場因設備老舊、座椅破損、燈光音響皆不敷使用,歷經三年多休館整建,如今表演舞臺與觀眾席室內裝修工程順利完工,煥然一新的音樂戲劇中心將提供更多元面向的服務,期待成為客家表演藝術文化推廣的重要場地。

不貳劇團福祿壽三仙布袋戲. (記者游元宏攝)

 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的「客家音樂戲劇中心」,重新整修後擁有專業劇場設備,可容納300名觀眾的表演場地,預計在今年陸續推出舞台劇、影展與音樂會等表演藝術活動,可積極增加臺灣客家表演藝術欣賞人口。未來在經營上將更多元、更有創意,不止客家文化藝術,也提供各式表演藝術活動,讓市民朋友欣賞各類戲劇、舞蹈、音樂等藝文表演。「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坐落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將結合戶外與室內的空間特色,辦理藝文、民俗、休閒、推廣教育等不同性質之活動,以親民的客家表演藝術活動傳承並推廣客家文化。

主委徐世勲引領吟唱「客至」杜甫詩詞. (記者游元宏攝)

接下來展演臺北客家書院表演類班級傳承推廣客家文化、音樂的成果,由徐世勲主委親自引領臺北客家書院客家音樂二胡班,以及客語歌唱演唱技巧班連袂演出,搭配全新編曲製作音樂伴奏,詩詞吟唱唐朝詩人杜甫的《客至》,向貴賓展現客家人好客的溫暖人情味。

活動圓滿全體大合照. (記者游元宏攝)

不貳偶劇團還特別為布袋戲偶穿著客家服飾,邀請貴賓與布袋戲偶大合照,為現場帶來不少生動趣味。許多貴賓到場參加啟用記者會,一同見證重新裝後的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劇場,成為臺灣客家表演藝術展演的重要里程碑。

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劇場照片 .(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獨家新聞/全球智慧城市聯盟 年度盛會暨頒獎典禮成功圓滿

[台灣新聞雲]記者 游元宏/臺北報導

今年度GO SMART Day於2023年3月29日假台北南港老爺行旅舉行,活動分為下午以虛擬即時合成直播的「GO SMART會員年會」,以及晚上「2023 GO SMART Award頒獎典禮」。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lobal Organization of Smart Cities,GO SMART)每年搭載智慧城市展(Smart Cities Summit & Expo,SCSE)期間,舉辦年度盛典GO SMART Day,包括會員年會及年度GO SMART Award全球競賽頒獎典禮系列活動。2023 GO SMART Day的活動,吸引國內外專業人士與城市代表參加,臺北市長蔣萬安代表聯盟主席城市致詞揭開序幕,向遠道而來的國際嘉賓表示熱誠的歡迎。

蒞臨頒獎典禮的貴賓合影

首先,2023 GO SMART會員大會,首度以視訊會議虛擬即時合成直播舉行,打破時空上的桎梏、跨越地理的距離,由GO SMART秘書處向全球會員報告2021年成果及未來展望,接續由秘書處特邀來台的國際知名智慧城市專家以不同角度分析智慧城市國際趨勢,如GovTech Edu產品戰略總監Callysta Thony(2023 GO SMART Award主席)為全球會員「重新導向智慧城市(Reorienting Smart Cities)」;世界知名評比機構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智慧城市觀察主席Bruno Lanvin洞悉「智慧城市之重塑(Reinventing Smart Cities)」;以及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戰略顧問Frans-Anton Vermast分享「從都市人本概念上學習到的最佳經驗及未來展望(Best & Next Practice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a Metropole on a Human Scale)」。緊接著由來自斯洛伐克、印度及臺灣的GO SMART產業新會員介紹其創新應用解決方案;城市會員日本福岡市(Fukuoka)的福岡指導委員會課長Katsuya Kanamaru分享了該城市的發展新商機與潛在需求,眾多重量級國際貴賓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打破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分享智慧城市過往經驗及未來發展,帶給大家更多不同的新視野,席間踴躍交流、晤談甚歡,十分精彩。

全球智慧城市聯盟評審團合照

台北市長蔣萬安在晚間的頒獎典禮上擔任嘉賓致詞時特別指出,GO SMART由臺北市政府於2019年3月倡議成立,以打造一個國際資源分享的平台為使命,集結各界力量相互交流,促使會員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促進智慧城市間交流,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能量。今年所舉辦的第五屆的2023 GO SMART Award,透過公開徵獎發掘及表揚全球優異且創新的智慧城市專案,GO SMART致力成為國際資源分享的平台,積極集結跨國、跨城市及跨界的能源,冀望未來能擴增會員數,更廣邀各界加入GO SMART,共同分享交流智慧城市的經驗、一齊展望未來,提升智慧城市的發展,也讓臺灣的國際能見度更上一層樓。

全球智慧城市聯盟評審團召集人Chen-yu Lee 致詞

第五屆的2023 GO SMART Award,有來自4大洲、11個國家以及19個城市共計43件優秀專案參賽。此次抱得GO SMART Award的贏家有五個優勝專案,包含新北市政府資訊中心的新北移動支付APP(NewTaiPAY),提供民眾便利的數位支付工具,特別是碳足跡追蹤計算以推動減碳獎勵更扣合全球淨零未來願景;印尼的Jabar數位整合服務,透過大數據及創新科技促進政府機構內部以及地區數位轉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的MeNGo 2.0,整合大眾運輸及共享運具等多元的運輸服務,提供手機購買之便利性;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的物聯網空氣品質感測器,結合AI、物聯網等技術進行數據可視化和分析,進而改善空氣品質;以及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高風險家庭(兒少)危機預警系統,利用大數據和AI演算法分析個案風險程度並警示因應,以期降低兒少暴力。上述五個傑出的專案,對於促進城市發展與提升民眾福祉實有貢獻與成果,經過評審團重重審查後,榮頒2023 GO SMART Award優勝。

全球智慧城市聯盟評審團主席 Callysta Thone 致詞

2023 GO SMART Award頒獎典禮結束之後,舉行晚宴,所有與會的貴賓及國內外參加會議的人士進行輕鬆的互動,繼續分享城市治理經驗及智慧解決方案,場面熱絡,並相約來年再度聚首GO SMART DAY年度盛會。

土耳其代表感謝台北市支援救災 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聚焦公共服務與智慧社區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庭年/台北報導

2023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於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展開,15個國家、27個城市共有22位跨國城市首長或市政組織代表共聚一堂,分享最新治理策略、趨勢議題。

臺北市市長蔣萬安在首長高峰會中表示,臺北市主要目標為市民創建以服務為導向的政府,透過學習國際社會的最佳做法,完善政策打造服務型政府,以公共服務與智慧社區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臺北市爭取更高的國際影響力。並進一步宣示,臺北市將持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和人道援助倡議。臺北市政府歷來積極參與多個國際組織,如G-Net、自由城市協議Pact of Free Cities、UCLG(United C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援助烏克蘭難民,當全球COVID-19疫情最高峰期間,與姊妹城市、夥伴城市分享本市應對疫情的策略方法,並在第一時間立即支援土耳其地震救援行動,臺北市始終願意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駐台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代表Muhammed Berdibek感謝世界各國對土耳其地震後的支援,並特別感謝臺北市在第一時間派遣救援隊協助搜尋作業。Berdibek代表也分享了土耳其近年來推動智慧城市倡議的成果,重視發展智慧城市策略與氣候變遷議題,希望透過技術和科技解決方案的導入,協助減少災害帶來的影響。本次智慧城市首長圓桌會議,聚焦於「公共服務需求推動產業發展」和「智慧社區營造及應用」兩大主題探討,由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趙式隆擔任主持,與國內外城市首長與代表交流,分享透過公私協力模式,推動公共服務與智慧社區相結合等城市議題與案例。
  

立陶宛克萊佩達市市長Vytautas Grubliauskas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全球的樣貌,但同時累積了寶貴的經驗,在發展健康的智慧城市,必須有足夠的能量應對災害,而醫療人員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因此,在重視智慧城市的同時,同樣重視醫療場域和醫護人員的貢獻。而推動智慧城市必須從一個整體的角度來看待,透過每個區域、城市或國家攜手合作,透過群策群力找出共同的挑戰和解決方案,從而走得更加穩健且持續的發展。

菲律賓競爭力與創新組織專家 Rafaelita M. Aldaba, Ph.D.提出未來智慧城市數位轉型的四個重點:建立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提供數位化的市民服務、發展公共衛生數位解決方案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降低能源消耗與碳排放,推動數位轉型並實現永續發展。休士頓議員Edward Pollard則認為要推動公私協力,城市必須要提升資源整合、建立獎勵措施,同時鼓勵相關證照核發及測試場域,才能夠加速發展。因此,對於疫情後的城市必須持續改變,不要害怕失敗,必須突破最傳統單一服務,這樣才算能轉動智慧城市的齒輪。

第二場圓桌會議以「智慧社區營造與應用」為主題,匈牙利布達佩斯副市長Gábor Kerpel-Fronius指出,推動智慧城市並不是完全仰賴數據,不是為了使用科技而使用科技,城市要做的是採用適當的技術解決方案,來解決當前的問題。而,立陶宛約納瓦市市長Mindaugas Sinkevičius表示,立陶宛約納瓦市雖然人數較少,但在數位轉型推動上有高度重視與發展,除了資訊佈達與分享線上化、公民參與式預算制度。將數位平權作為核心出發,消彌因收入、年齡或人口特色的影響,讓資訊科技在推動過程不會漏掉任何一個人。
羅馬尼亞蒂米甚瓦拉副市長Ruben Latcau分享,推動智慧化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為最重要的市政之一,透過提升大眾運輸建設、技術導入,如智慧化交控系統,控管輕軌、公車的優先路權,提供更加順暢便利、安全的公共交通運輸網絡。

本次與會代表就主題分享及交流相當熱絡,並且一致認為,公共服務需求與產業發展密不可分,而智慧社區的建設和應用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策略之一,運用公私協力的模式,加速解決現有問題,持續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並且期待看到更多的公共服務和智慧社區相結合的創新實踐,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智慧的城市生活。

蔣萬安出席春祭典禮 緬懷先賢烈士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庭年/台北報導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9)日上午率領北市府各局處、區公所、臺北市後備指揮部、憲兵202指揮部、憲兵隊及軍人服務站,與烈士遺族家屬於臺北市忠烈祠向國軍陣(公)亡將士暨公殞烈士祭祀追思。

蔣萬安向先賢烈士靈位上香、獻祭品,於司儀宣讀祭文後,率同陪祭、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及默念,感念先賢烈士們英勇與為國犧牲,致上最深的敬意。祭典前,蔣萬安先到遺眷休息區向參與祭典的先烈將士遺眷們慰問致意。

蔣萬安表示,今天是3月29日循例舉辦春祭典禮,要表達的就是感謝所有的先烈將士過去為國家社會付出,而對於遺族家屬一路走來也很辛苦,臺北市兵役局也一直在工作、生活方面上盡力協助,只要是市府能夠做的,都會給予支持與協助,希望未來能夠多溝通多交流。

蔣萬安也特別前往一江山紀念碑,祭悼一江山戰役為國捐軀的先烈將士。一江山戰役係於民國44年1月,由王生明將軍率領一江山的官兵奮戰三晝夜,浴血堅守陣地,最終因兵力懸殊最終態勢不利,我方千餘名官兵為國捐軀,而王生明將軍也引爆最後一枚手榴彈,壯烈成仁。

遠東商銀首創環保永續新制服 攜手樂齡秀綠色時尚

[台灣新聞雲]記者 游元宏/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環境永續ESG國際浪潮,「綠色永續」已成為企業重要的使命。遠東商銀以「綠色未來」為目標,不僅創建了以金融商品或服務的綠色金融,更致力實踐環境永續;今(29)日率業界之先,正式宣告全面換穿全新環保新制服,由行員親身走秀示範環保制服,並推出「樂齡綠色時尚秀」,攜手財富管理「樂齡理財學苑」客戶,與知名設計師聯手改造環保舊衣,一同走向時尚伸展台,踏出壯世代樂齡大哥大姊們的自信腳步與綠色地球未來,實現遠東商銀財富管理的十樂生活家精神。

遠東商銀總經理周添財表示,永續金融、社會責任是遠東商銀的治理主軸,去年遠銀歡慶成立30周年,正式啟動30項ESG行動,期望透過推出一系列結合ESG理念的金融服務與公益活動,落實「普惠金融、永續金融」的精神,讓客戶在享受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亦能攜手投入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益。這次推出結合「綠色時尚」概念的全新環保制服是集結遠東集團資源,落實ESG理念的具體成果之一,同時整合集團旗下資源與宏遠興業、遠東新世紀,並和遠東百貨合作,建構集團的永續生態圈,共同持續創新打造永續競爭力。此次遠東商銀於銀行業首創的環保永續新制服不僅材質具備舒適、透氣、耐髒、抗皺等機能性,從裡布到外套鈕釦全都力求細節,讓綠色時尚精神極致發揮;在行員孕婦裝的設計上也別具巧思,特別選用大面積紅色布料呈現警示效果,兼具安全、舒適、質感與美觀,希望孕婦穿搭時能充滿著幸福感。

除了重視環保永續,遠東商銀亦長年關注樂齡議題,透過財富管理「樂齡理財學苑」課程推廣樂活生活,鼓勵熟齡客群多元學習、追求自我實現。此次特別將辦理多年的樂齡理財學苑創新升級,邀請客戶共同加入守護社會環境永續的行列,不僅規劃了ESG綠色消費講座,由元智大學講師分享永續消費觀念,還邀請知名設計師開辦工作坊改造家中舊牛仔褲等一系列活動,再到最後邀請10位平均年齡約67歲的樂齡模特走上伸展台展現成果,與遠東商銀環保新制服一同亮相,秀出綠色時尚新態度,讓社會大眾了解如何實踐綠色生活與環境永續。 

遠東商銀始終相信ESG必須是長期投資,將以「綠色未來」為願景,持續發揮金融本業的積極影響力,攜手客戶、員工及合作夥伴,將財富管理「十樂」品牌核心價值化為日常,在生活中以實際作為落實環保永續及社會公益,共創「樂益」價值,實踐社會責任,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攜手客戶打造永續未來!

清明連假走「靜」貓空 逆向品味質感旅遊 搭貓纜、品茗 輕鬆眺望北市日夜美景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庭年/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春假即將來臨,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今(29)日推薦台北必訪「貓空」,邀請民眾搭乘全台最長的觀光休憩纜車貓纜,一同走「靜」貓空,來場城南秘境的深度探訪之旅。

觀傳局表示,貓空是北部主要的茶產地,更是遠近馳名的木柵鐵觀音故鄉,除了產茶、製茶以外,貓空也富含生態、歷史人文等豐厚觀光資源,且貓空纜車自民國96年通車後,大幅縮短貓空茶山與大眾的距離。

觀傳局推薦,旅客於貓纜貓空站下車後,可以品嚐鐵觀音冰淇淋,並步行前往樟樹步道,沿途經過充滿懷舊風情的相思炭窯、茶香豬舍。樟樹步道地勢平緩,適合各年齡層遊客造訪,除了有轉轉穀倉、晃腳亭等趣味造景,還能在彩雲亭欣賞明鏡池映照的天光雲影。離開樟樹步道後,可前往幽靜的壺穴吊橋,觀察兩旁茂密的植披和種類豐富的動植物,還能近距離觀察河床佈滿凹洞的「壺穴」形貌。

觀傳局進一步推薦,民眾健行完,可前往「臺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休息,在推廣中心內深入瞭解當地茶園特色作物,還有機會與駐點茶農輕鬆聊茶論茶、分享泡茶及品茗技巧,並品嘗茶色金黃、醇厚回甘的現泡鐵觀音茶。

觀傳局補充,貓空地區除了品茗、賞景、吃茶餐,還能輕裝踏上「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指南宮竹柏參道」。沿著全長約1,200階的幽靜參道拾級而上,步道旁的長青竹柏、日式石燈籠和雕塑,讓此處古意盎然、別有風情。到了指南宮園區,欣賞氣勢宏偉的宮廟建築,園區的參天巨樹、繁茂花木、水池亭台及迴廊步道也讓人流連忘返,此外,從指南宮還能眺望不同視角的台北盆地景觀,日夜、四季皆美。

觀傳局也說,配合台北市兒童月,貓纜自4月1日至5日推出優惠活動,全國國小以下兒童持身份證明文件,可於貓纜各站兌換「免費搭乘券」1張,當日無限次免費搭乘貓纜(陪同家長須購票),推薦大家趁著春假假期,搭乘貓纜上貓空茶山,來趟好玩、好吃又好看的知性慢活小旅行。

蔣萬安市長與青年座談暢談青年政策,分享失業經驗鼓勵青年勇敢面對及克服困難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庭年/台北報導

臺北市蔣萬安市長於111年3月27日率領市府教育局、產發局、地政局、民政局、都發局、研考會及環保局等局處代表,歡迎優秀的青籌會學生委員來到臺北市政府進行交流座談,市長分享青年政策,如何面對未來趨勢、從政及就業挫折經驗,鼓勵青年勇於創新、面對困難。

蔣市長表示,感謝青年節籌備委員會的委員在課業繁忙之餘還協助籌劃、參與各項活動,積極籌備這次的交流活動,並感受到青年朋友對公民參與政治、關懷時事的熱情。也希望透過與青年學子的對談,了解年輕世代的想法與需求,在市政既有的基礎上加入新生代不同的看法及創意,可以讓市政更豐富、更全面。

本次交流活動,青年學子與市長的對談中,首先針對「如何吸引年輕朋友來到臺北市居住」議題進行交流,市長說明將推出「青銀換居、世代共好」的社宅概念,未來規劃新建有電梯的社會住宅,讓原本住在老公寓的長者居住,而釋出的老公寓則透過「包租代管」的方式,修繕過後媒合年輕朋友入住,讓年輕人租得起、長輩住的好;未來年輕人成家,也會透過小家庭優先入住社會住宅、有兩個孩子的小家庭增加中籤率及有12歲以下孩子的家庭減輕租金等政策,鼓勵更多青年到臺北市安居樂業。

除此之外,市長也分享為減輕年輕朋友通勤費用負擔,積極爭取推動交通月票1200元,除降低通勤族交通費用,也藉此鼓勵大家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減少交通壅塞並逐步達到低碳永續、淨零碳排的目標。現場有學生好奇蔣市長從政的過程,並表示最年輕的臺北市長,成長過程都很順利,希望市長可以提供想為國家、社會付出的年輕朋友一些建議,蔣市長向與會人員分享自己從政前,曾經多次參與政府修法會議,希望能帶來一些改變,滿懷熱情及準備充分,卻因為會議結果不了了之而感到失望,於是努力參選立委,從體制外走到體制內,期許有所改變。

蔣市長也提到未來新趨勢,例如ChatGPT,也許在未來有些工作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但鼓勵年輕人應該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聰明運用新的科技與技術掌握新的趨勢、用創新的思維來看待事情,不斷創新、不斷突破,雖然工作可以被取代,但不要被淘汰,蔣市長更以照顧三寶的經驗分享保母的工作不會被取代,因為照顧小孩需要更細緻的方式及耐心,這是AI人工智慧無法做到的部分。

最後,市長也表示自己並非一切很順利,也曾因金融風暴被裁員、失去經濟收入而感到焦慮,開始盤點日常開銷及節省支出,幸好有另一半的支持,且不放棄嘗試其他工作的機會,市長也勉勵年輕朋友,人生不會完全順利,但是不要被擊倒,做好心理調適、勇敢面對,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華信航空新購3架ATR客機 暫租華航738客機與台灣虎航320客機補足運能

[台灣新聞雲]記者陳子榮/台北報導

華航26日代子公司華信航空公告取得3架ATR72-600型客機,但華航與華信高層都表示目前還沒有確切交機時間。華信原使用的ERJ-190客機已全部退役,接替的9架ATR客機運能不足,加上新闢南竿航線與旅遊旺季,疫情期間曾租用台灣虎航A320客機,旅遊旺季起將租用華航波音737客機與台虎A320客機到今年10月底為止。

華航與華信高階指出,新機原本是規劃在今年年底前交機,但因疫情,飛機製造公司的交機計劃都有延誤,目前還不知道飛機確切交機時間,公司董事會通過的是每架飛機買價不超2300萬美元,共不超過6900萬美元。

同時,華信航空也新闢臺北松山-南竿航線,為媽祖增添新選擇,為馬祖人增加回家的路。

112年原民運動會「原」滿落幕 相約下屆高雄見

[台灣新聞雲]記者 游元宏/臺北報導

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閉幕典禮,今(27)日下午3點在臺北市體育館舉行。典禮一開始由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與運動藝術學系特技舞蹈組的學生展演「舞動臺北X活力原民」揭開序幕。藉由臺灣原住民傳統音樂與舞蹈,轉換為具有活力的年輕流行樂舞,演繹從過去、現在到未來,透過音律與肢體感染觀眾,將歡躍與熱情四射,再現青春洋溢的都會臺北。

臺北市吉祥物「熊讚」高舉高雄市旗歡迎大家下屆大會前往高雄 (記者游元宏攝)

大會特別製作10分鐘賽事回顧影片,與參賽選手共同回味賽事的精彩瞬間,不論是首次參賽的熱血悸動、或是衛冕連霸的榮耀時刻,各縣市代表隊全力以赴,現場觀眾們的熱血應援,為選手帶來更多力量締造佳績。

臺北市林奕華副市長蒞臨(記者游元宏攝)

臺北市林奕華副市長代表本屆賽事籌備會致詞表示,臺北市承辦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以「一流場地、優質競賽、傳承文化、貼心服務」作為辦理本屆賽事的目標,充分尊重原住民文化與傳統,設置了「原住民族文化諮詢顧問」籌辦過程徵詢各族的意見外,於賽會各競賽場地與大會手冊中加入原住民族各族族語拼音文字與各族圖騰,展現多元薈萃的精神。更首創聖火母火引取自所有台灣原住民族之聖地、聖山、起源地或具代表性地點,再匯聚至臺北市成為本屆賽會的聖火。並恭喜獲得優異成績的縣市與運動員,更感謝全體工作人員、裁判、贊助單位的支持與投入,才能讓本屆賽會更加順利,也與臺北市共同走向另一座全新里程碑。

總錦標第一名桃園市(記者游元宏攝)

本屆共17項競賽項目,以獎牌積分計算總錦標獎,最終由桃園市以46金37銀27銅拿下總錦標第一名蟬聯四屆冠軍,總錦標第二名為花蓮縣,總錦標第三名為地主隊臺北市共獲得23金14銀26銅、總錦標第四名為屏東縣、總錦標第五名為臺東縣、總錦標第六名是南投縣。

團體獎前六名與貴賓長官們合照 (記者游元宏攝)

大會降下會旗之後,大會會旗也由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交接給下屆主辦城市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最後在熄聖火儀式後圓滿落幕,各縣市的選手們一起相約後年高雄見,屆時歡迎原住民運動好手們一起來感受港都的熱情與運動場上的感動。

會旗交接下屆主辦城市高雄市 (記者游元宏攝)
臺北市原住民族合唱團表演(記者游元宏攝)
高雄市桃源區興中國小布鼓拉芙兒童藝術團與達吉亞勒青年會表演拉阿魯哇族舞蹈 (記者游元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