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市長分享,他在昨(29)日出席「桃園淨零減碳大會」,市府配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的倡議,發布桃園2050淨零排放的路徑圖,具體點出桃園的碳排放量有3成來自交通運具、家戶與商業活動,另外7成則來自產業。因此,桃園的淨零碳排能否成功,關鍵就在產業是否能邁向低碳轉型。張市長也說,淨零碳排是世界趨勢,但對許多企業來說,卻是非常困難且具有挑戰性。未來,市府將針對桃園的產業進行輔導措施,希望業者都能開始接納淨零的觀念;若許多重要的產業都能一同執行低碳轉型,則桃園產業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可說是指日可待。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9)日下午前往龜山區,出席「桃園淨零減碳大會Taoyuan Race to Zero」,以「產業轉型」、「實現綠色運輸政策」、「再生能源與節能」等三大主題策略,分享桃園2050年淨零目標與策略方向,以及2030年減碳50%目標。張市長指出,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期許未來桃園創造更多典範,跟上國際腳步,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夥伴共同響應,將桃園打造成淨零無碳排的友善城市。
張市長說,未來桃園將設置「碳中和平台」,讓外界充分看見桃園所努力的績效成果,同時也透過平台初步整合桃園市再生能源、造林碳匯、碳抵換、碳盤查等相關資訊,隨時掌握城市碳排放量。數位國家總會理事長呂學海表示,數位國家總會為台灣推動數位轉型,以及淨零轉型的先驅者,協助台灣政府或民間機構、企業、學校、社區成為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一員,因此他相當榮幸此次能夠與桃園市共同響應,成為第一個案例。
呂理事長指出,數位國家總會期望在2030年前培育出2,000名碳淨零工程師,其中,將在桃園培養出60名淨零專家,帶領桃園邁向淨零減碳的願景,並期盼隨著未來台灣各縣市的陸續響應,桃園能夠成為各縣市邁向「奔向淨零」(Race to Zero)過程中的典範。今日包括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環保局長陳世偉、經發局長張誠、數位國家總會理事長呂學海、工策會副總幹事陳美蓮、桃園在地企業代表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