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各航線航班表以航港局官網小三通航班專區公告為準。https://www.motcmpb.gov.tw/BoatSchedule?siteId=1&nodeId=380
3/25擴大國人中轉相關新聞:
https://886.news/archives/106929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各航線航班表以航港局官網小三通航班專區公告為準。https://www.motcmpb.gov.tw/BoatSchedule?siteId=1&nodeId=380
3/25擴大國人中轉相關新聞:
https://886.news/archives/106929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大陸委員會日前公布明(3/25)日起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政策,適用旅客擴大至國人及其陸配等可搭乘及中轉。交通部航港局表示,經協調金、馬地方政府及航商依旅客需求規畫,各航線皆進行增班,金廈航線3月25日起調增為每日6個往返航班、金泉航線4月1日起調增為每周3個往返航班、馬祖小三通(福澳-琅岐、白沙-黃岐)航線4月1日起調增為每周14個往返航班。
航港局表示,在疫情控制並考量清明節民俗追思需求,大陸委員會公布在清明節前自今年3月25日起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政策,除搭乘旅客擴大至國人及其陸配等外,各航線航班數量也因應旅客需求進行增班。
航港局指出,3月21日邀集金、馬地方政府、小三通航商及CIQS等相關單位確認均已完成整備,並將視旅客人數適時增派人力及運作量能,以及協調航班安排。
航港局公布航班為,金廈航線自3月25日起調增為每日6個往返航班、金泉航線及馬祖小三通(福澳-琅岐、白沙-黃岐)航線3月份仍維持原有排班,自4月1日起金泉航線調增為每週3個往返航班、馬祖小三通航線調增為每周14個往返航班,同時取消原旅客需預先向金、馬地方政府登記作業,符合資格旅客得持身份證明文件向航商購票搭乘。
航港局提醒,各航線航班表將公布於航港局官網小三通航班專區以便旅客查詢。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台南市永康區一名40歲台商廖〇凱前往大陸經商,因從4樓墜落,緊急送至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受治療。經醫生診斷,廖〇凱腰1、2椎體壓縮骨折,背部、肋骨、骨盆、脊椎等多處骨折,並伴隨著肺部炎症、出血等傷勢。
台商廖〇凱赴大陸經商,因從4樓墜落,緊急送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診療,金門縣紅十字會接獲通知,即成立專案並通報海基會,也請廈門市紅十宇會協助通報五通碼頭相關單位。3月22日在金門縣紅十字會總幹事呂忠飛率志工蕭偉權、林國祥、陳森照,搭船前往廈門。
然而,由於廈門港區今天受濃霧天氣影響,原訂10點開往金門的客輪迅安號延遲到11:30才開始安檢,近90名旅客和病患都受到影響。廖〇凱在骨科手術後,醫生交代需在10個月後拆除相關鋼板支架並定期複查。
12:30迅安號客輪順利抵達金門水頭碼頭,金門相關位海關、檢疫、醫療護理人員等單位已經在碼頭等候,港務處長許嘉興也前來關心狀況。目前廖〇凱已經平穩送往部立金門醫院,預計明(24)日將安排醫療專機前往台灣治療,一星期前直航前往廈門照顧廖先生的74歲父親表示,感謝金門紅十字會及有關單位的協助,並期待兒子廖〇凱能盡快康復回家。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由於今天早上金門地區出現濃霧天氣,導致原定於上午10點啟航的金門小三通航班往返廈門航線因此暫時無法開航。據悉,航班上共有一百多名旅客受到影響,無法順利前往廈門。目前,這些旅客正在金門水頭商港旅客服務中心等待最新航班動態。
在金門小三通航班延誤的情況下,港務處處長許嘉興於今天中午12點帶領港務局的員工前往金門水頭商港旅客服務中心,分送麵包和飲用水給每位受影響的旅客。許處長表示,這是港務局的一份小小心意,希望能為旅客們帶來一些安慰。
許處長表示,由於濃霧天氣的影響,金門小三通航班無法如期開航,對旅客們的行程帶來了一定的不便,但港務局將竭盡所能,與航班運營商密切合作,全力協助旅客們盡快順利到達目的地。
根據船務人員的說法,由於廈門港區依然受到濃霧天氣的影響,目前還沒有開放通航。因此,金門小三通航線今天無法如期啟航,使得旅客們的行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受此影響,航班運營商新東方已經啟動應急機制,安排相應的船隻和人力資源,以保證旅客們能夠盡快、順利地前往廈門。新東方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正在全力協調船舶航班調度,力求在濃霧天氣得到改善後儘快恢復航班運營,讓旅客們能夠盡快完成本次行程。
此外,許處長還呼籲受影響的旅客們保持耐心,遵循港務局和航班運營商的相關通知,以便及時安排行程。他表示,港務局將繼續關注航班的動態,為旅客們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支援,並期望航班能夠盡快順利開航,讓旅客們早日到達目的地。
發稿之後,12:30廣播通知開始安檢,新東方順利於12:57載客啟航。記者陳森照/金門即時報導
[台灣新聞雲]記者 王清萍/台北報導
馬英九基金會今(19)晚表示,前總統馬英九將於今年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祭祖,並率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交流,預計訪問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城市。馬英九將成為自1949年兩岸分治74年以來,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元首。
馬英九將帶領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青年學子,參訪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遺跡,並訪問湖北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與大陸學生進行交流。
馬英九卸任後,原本受到《國家機密保護法》第26條出境管制3年,但在即將期滿前,民進黨修改該條文,因此,府方延長馬、吳出境管制2年,延長出境管制已屆滿。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福建連江報導
潁川堂金門陳氏宗親會一行12人,3月18日在總幹事陳成煥,執行長陳永棋帶領之下,代表理事長陳進源前往福建省連江縣參加海峽兩岸姓氏源流研討會。
研討會在連江縣陳氏總祠「連江名人文化中心」召開,連江縣各地方的陳氏宗親都推派成員出席,會議上,連江縣副縣長雷發勇對於海峽兩岸姓氏源流研討會活動成功舉辦表示了熱烈祝賀,並向參加活動的兩岸宗親致以誠摯問候。他希望兩岸宗親能夠弘揚敬祖愛鄉精神,拓展兩岸民間交流的空間、積極把握發展新機遇,融入發展新格局,持續推動兩岸在經貿、旅遊、康養、漁業等各領域深度合作,加快構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陳成煥代表潁川堂金門陳氏宗親會理事長陳進源致詞,表達感謝並期望藉此促進陳氏宗親的文化交流,讓陳氏的源流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期待未來繼續舉辦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包括文化講座、文化體驗、文化旅遊等等,讓更多的陳氏宗親參與其中,一起分享陳氏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陳氏宗親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與會宗親針對兩岸宗親圍繞姓氏文化等積極發言,同憶鄉愁、共敘鄉情、同話發展,相互交流近年來在相關領域研究發掘姓氏文化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並贈送《閩台陳氏文化》等書籍和世界馳名的「金門高粱酒」,現場氣氛熱烈無比。
執行長陳永棋說,三年沒有到大陸,這次看到日新月異的變化,很高興也很興奮。尤其看到宗親們能夠相聚在一起,感覺非常溫暖,希望今後繼續舉辦類似活動,讓我們常常團聚一起。
連江縣88歲高齡的陳發堯看見兩岸宗親相聚,激動不已,海峽兩岸姓氏源流研討會深化了兩岸宗親聯誼,奠定兩岸宗親間情感基礎,讓兩岸宗親能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增强两岸同根同源的認同感,不斷推動兩岸的交流與合作,讓兩岸同胞的情更親,根更深。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本(3)月13日至15日與廈門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了「閩南煙火 兩岸情書」系列活動——廈金兩岸閩南文化研習交流活動。訪問團由理事長楊再平領隊,訪問團成員由金門縣閩南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研究專家和青年學者9人組成。因疫情隔阻,兩岸小三通暫停了近三年。此次訪問團的到來,續接起廈門金門兩地不輟的交往情緣。廈門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張勁秋對訪問團一行表示熱烈歡迎。
研習交流活動中,訪問團參觀了廈門惠和石文化園、閩南古鎮、集美後溪城內社霞城隍廟和台青創業的「聚融壹家台灣青年雙創基地」,實地感受閩南文化在廈門的傳承與發展。研習交流活動期間,三方還共同舉辦了金門廈門閩南文化交流座談會。
座談會上,兩岸閩南文化專家學者們暢敘情誼、交流共鳴,氛圍歡愉祥和。座談會主持人、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首先致辭,他誠摯地邀請金門閩南文化界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為再次開啟小三通之後廈門金門的閩南文化交流獻計獻策。他指出,要讓廈金兩地的交流做得好,就要提出好的思路、有效的方法和具體的措施,使閩南文化的魅力感染人,讓兩岸閩南文化的交流做得更好、做出特色。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楊再平表示,自己多年來投身閩南文化交流傳播的經驗,在閩南文化傳承領域,尤其在金廈兩地答嘴鼓、閩南語歌曲童謠創作和閩南傳統民俗傳承方面都能在金門成功實踐。廈門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陳可芳說,閩南文化是廈金兩地的情感紐帶,舉辦閩南文化研習交流活動有利於加强两岸深度交流,推動兩岸同胞在共鳴中喚醒文化記憶、強化情感聯結。
訪問團成員也分享了各自對閩南文化的認知和經歷,並就小三通復航之後,如何持續推動金廈兩地的交流和合作,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其中,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張家麟先生轉達了金門縣陳福海縣長對閩南文化交流訪問團、金門廈門閩南文化交流座談會活動的支持和感謝,秘書長石莉安就金廈兩地的閩南文化各類活動基地的建設提出了中肯的建議,特別顧問林茂林回顧了多年來金廈兩地的閩南文化交流歷程,深有感慨地展望著金門發展在大陸。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亞明和陸曉紅、劉云,副會長李向群也分別就廈門金門兩地閩南文化交流的具體項目發表了看法。兩岸專家學者暢所欲言,有力推進了金廈閩南文化界研究與傳承項目的合作開展。(圖片提供/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福建南安報導
紀念廣澤尊王誕辰1100週年活動3月12日在中國南安舉辦,由南安市詩山鎮鳳山寺管委會、南安市台屬台胞聯誼會、南安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南安市台港澳傳統武術交流協會等社團,台南市下林玉聖宮管委會、台北市廣澤堂管委會、桃園市鎮撫宮董事會等13家台灣宮廟代表,香港聖公壇管委會、香港鳳山寺管委會、澳門鳳山寺管委會等港澳宮廟代表共同主辦的紀念廣澤尊王誕辰1100週年活動在南安舉辦。
該活動為期三天,主要內容包括「共敘鳳山緣,同心促融合」台灣嘉賓代表會見座談會、迎賓餐敘、聖王公祝壽典禮、成功故里·溯源之旅及南音、高甲戲、傳統武術等非遺展演,來自台灣本島及金門160名嘉賓及港澳僑嘉賓、海內外鳳山寺主要分廟代表、南安社團代表、當地信眾近千人共襄盛會。3月12日下午的「共敘鳳山緣,同心促融合」台灣嘉賓代表會見座談會上,賓主雙方於新冠疫情進入新階段後首次交流,同敘鳳山情誼,共話兩岸融合。
第二天(13日)上午,鳳山文化廣場嗩吶齊鳴,擊銅鐘鼓,奏樂、登壇、誦經、獻禮,依照傳統道教科儀,由兩岸聖王宮廟善信代表以及海內外嘉賓、鳳山寺管委會、分爐聖王祝壽駐駕人員等共同參與的聖王公祝壽典禮隆重舉行,台灣13家宮廟代表信眾及海內外信眾懷著虔誠之心攜帶從鳳山祖庭分爐至台灣及各地的神像回府朝拜、續香火,於鳳山祖庭恭祝廣澤尊王千秋聖誕一千一百週年,祈願兩岸及海外信眾幸福安康。
海內外嘉賓信眾共150人參加了「成功故里·溯源之旅」,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參觀「閩台緣」主題展廳及「鄉土閩台”展廳,瞭解閩台兩地共同的民俗風貌及歷史人文景觀,感受濃烈的閩台鄉土氣息和傳統底蘊,體味兩地的親近及閩台之間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聯繫。
在位於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九日山」南麓的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節點:金雞攔河閘,嘉賓們通過參訪泉州市水利文化展覽館及攔河大壩,瞭解泉州向金門供水工作的艱辛歷程以及兩岸水資源、水文化交流交往的情況及「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生動故事,親眼見證泉州的水源保護措施和優良水質,感受福建民眾為金門鄉親提供優質好水的同胞情誼。
很多台灣信眾表示,受三年疫情導致台胞證過期及台灣當局非金門、馬祖戶籍台胞無法通過「小三通」往返政策、只開放部分兩岸直航航點等客觀因素限制,非常遺憾不能到詩山鳳山寺祖廟現場參加活動,為彌補此遺憾,島內各地主祀廣澤尊王的宮廟在詩山鳳山寺駐台灣辦事處的統一調度下,同期舉辦各式紀念活動,隔海呼應,共祝聖公誕辰,共祈兩岸安康。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庭年/台北報導
大陸委員會今(9)日公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宣布自3月10日開始恢復定期航班航點,至於包機航點由交通部盡速於近日內公布執行細節後實施。
陸委會今(9)日會同交通部、衛福部召開記者會並公告,在現行5航點持續執行及疫情風險可控下,依商務交流旅運優先、臺商密集地區優先、航點區域逐步擴大、雙方業者營運量能及航班衡平等原則進行評估,規劃開放10個定期航班航點,分別為深圳、廣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鄭州。
對於評估有需求但尚無條件恢復定期航班的航點,暫規劃得申請包機,共計13個航點,包括瀋陽、無錫、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
陸委會表示,依據總統去(111)年國慶談話指示,在兩岸邊境解封後逐步恢復兩岸健康有序交流,院長上任後亦提示施政應以打造溫暖堅韌臺灣為目標,指示陸委會應滾動式檢討小三通及航點等政策,相關機關即已持續就恢復兩岸各層面交流,包括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進行評估及規劃。有關恢復航點議題,經陸委會、交通部、衛福部及相關機關,就旅運需求、可能疫病風險、兩岸交流情勢、航運作業及配套準備、國際相關作法等各方面,蒐整相關資訊,進行多次評估及硏議,完成本規劃方案。
陸委會表示,本次規劃基本上已綜合各方面考量,並盡量將陸方日前提出的恢復航點建議納入,可以說展現了我方最大的善意。由於疫後兩岸交流的恢復及秩序維護,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希望可在此次恢復航點的基礎上,逐步增加雙方的善意及良性互動。
陸委會補充,在恢復航點討論過程中,政策上已確定將於清明節前開放「小三通」 客運中轉,至於執行細節及配套作業,由陸委會於下週公布。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