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新聞關懷列車

一連二起水獺路殺 籲行車減速保護瀕危動物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3月21日晚間8時接獲通報,民眾於晚間7時59分行經金寧鄉寧湖路時發現有一隻歐亞水獺倒臥馬路旁,協會立即通報金門縣政府,經縣府人員確認該水獺已經無生命跡象,在紀錄案發現場四周環境資訊後,隨即送往金門縣野生動物救傷站進行初步勘驗,判斷該水獺個體為車輛撞擊死亡,而這起已是近期金門第二起水獺路殺事件。

本次案例水獺個體經初步檢驗,頭尾長約75公分,體重約2.1公斤,為雌性水獺幼獸,頭部遭受撞擊且變形,後續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一步解剖檢查,檢測是否有其他組織病理、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或異常情形。

第一起路殺案件發生於本月3日,在環島北路二段水獺遭到機車撞擊後死亡,屬成年雄性個體,因即時通報處理,該例水獺已送交臺北市立動物園採集新鮮精子保存,供瀕危水獺族群保存生機。

建設處說明,每年9月至隔年3月為金門地區的歐亞水獺活躍高峰期,特別在環島北路三段、太湖周圍路段、瓊安路、瓊徑路、瓊義路、高陽路、金沙水庫及榮湖周邊及雙鯉湖、慈湖周邊都常有水獺活動,研究團隊的監測資料也發現多有水獺家族群體出沒。近期金門地區因汛期來臨前準備,多處湖庫或農塘正進行浚深工程作業,在繁殖季節及棲地壓縮的相互作用下,水獺容易因為領域競爭或尋找食物等目的而四處移動,尤其在傍晚後至清晨前水獺的活動均較為頻繁,此時較容易發生路殺等意外事件,徒增憾事。

建設處長張瑞心表示,過去在台灣本島也有零星的水獺發現紀錄,但目前僅存於金門,數量少於200隻,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來縣府委託專業團隊執行水獺生活動態監測作業,針對早期過高或過陡的人工攔截水設施及不友善水域棲地環境等逐步執行改善。除加強設置水獺友善階梯、生態廊道、導引網、告示牌、車燈反射器及減速線等設施,亦強化遊蕩犬貓捕捉及水芙蓉、布袋蓮清除作業,並與在地社區合作共同巡守,維護水獺的生存環境。近年更設立獺足金門YouTube頻道及公民科學回報平台,透過影像資訊傳遞及結合民間力量,讓更多人瞭解水獺保育議題,維繫金門地區歐亞水獺的族群穩定。

回顧111年間金門並未發生任何水獺路殺事件,但很遺憾本月已陸續發生2起水獺因意外死亡,金門縣政府將彙集專家學者與地方意見,共同檢討並釐清路殺可能造成原因,強化機關單位間橫向聯繫,並持續改善水獺棲地環境,評估以生態廊道、警示器、或加設施工圍籬等相關導引友善設施來增加水域棲地的連通性,以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建設處強調,縣府將於近期啟動水獺生態給付機制,民眾如有發現傷病或死亡之水獺個體,並通報1999、縣府及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前往救援或處理,經確認不是蓄意傷害捕捉行為,即核發通報獎勵金。每隻傷病或死亡水獺個體都能提供許多寶貴資訊,以協助相關單位改善棲地環境,並排除歐亞水獺族群及野生動物的危害因素。民眾如需要水獺相關資訊,請拜訪下列網站。「獺足金門」公民科學回報平台:https://otter.tbn.org.tw/「獺足金門」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utraland-km

台商墜樓廈門醫院救治 金門紅十字會協助返台治療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台南市永康區一名40歲台商廖〇凱前往大陸經商,因從4樓墜落,緊急送至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受治療。經醫生診斷,廖〇凱腰1、2椎體壓縮骨折,背部、肋骨、骨盆、脊椎等多處骨折,並伴隨著肺部炎症、出血等傷勢。

台商廖〇凱赴大陸經商,因從4樓墜落,緊急送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診療,金門縣紅十字會接獲通知,即成立專案並通報海基會,也請廈門市紅十宇會協助通報五通碼頭相關單位。3月22日在金門縣紅十字會總幹事呂忠飛率志工蕭偉權、林國祥、陳森照,搭船前往廈門。

然而,由於廈門港區今天受濃霧天氣影響,原訂10點開往金門的客輪迅安號延遲到11:30才開始安檢,近90名旅客和病患都受到影響。廖〇凱在骨科手術後,醫生交代需在10個月後拆除相關鋼板支架並定期複查。

12:30迅安號客輪順利抵達金門水頭碼頭,金門相關位海關、檢疫、醫療護理人員等單位已經在碼頭等候,港務處長許嘉興也前來關心狀況。目前廖〇凱已經平穩送往部立金門醫院,預計明(24)日將安排醫療專機前往台灣治療,一星期前直航前往廈門照顧廖先生的74歲父親表示,感謝金門紅十字會及有關單位的協助,並期待兒子廖〇凱能盡快康復回家。

金門消防局111年度義勇消防組織評核 民力有效運用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消防局依據「義勇消防組織編組訓練演習服勤辦法」第 23 條規定,訂於 112 年 3 月 12日、18日及19日,實施 111年度義勇消防組織評核工作,藉以落實義勇消防組織運作,提昇協助消防救災效能,以激發義勇消防人員團結心與榮譽感,並達成強化消防救災,有效運用民力之目的。

為了提升參與率,本次評核由各單位自行選定假日及夜間,利用便於參與及配合之時段,對各義消分隊展開評核,由代理副局長林俊擔任評核組長、金門縣義勇消防總隊總隊長顏章團擔任副組長,組員則由科長董必文等 10 餘人擔任,各單位為了取得佳績,皆主動利用休息時間前往並練習相關抽測內容。

消防局表示,評核內容包括:編組狀況、訓練情形、協勤情形、裝備器材操作及維護情形、團隊機制發揮情形及其他社會服務事項、監督管理情形及創新作為等 7 項;評核過程中,由消防局代理副局長林俊抽出 5 名成員,透過中華電信的「emome」系統或分隊實際使用之聯繫方式(例如LINE群組等),發出簡訊或訊息,收訊者如無法到達現場測驗必須打電話回應,否則團隊就會被扣分,另由所有成員之中抽出3名,中籤者必須操作被指定消防器材及各項救災技能,並分別由消防局各業務科指派專業教官進行測試:防宣分隊抽測住宅火災及電器火災防範宣導等專業知識、台風及口條,鳳凰分隊抽測到院前緊急救護之CPR、口鼻咽等單項技術操作,救生分隊則測試船艇發動、保養與簡易故障排除與潛水定標等。

金門縣消防局表示,為配合今年10月份內政部消防署所舉辦之「全國義勇消防人員體技能交流活動」之競賽項目,義消分隊抽測項目首次調整內容為火災搶救連續動作,分別為消防衣著裝、搬運破壞器材、托拉水帶、搬運假人及強制破壞(搥擊機),每位義消操作人員均能於穿著全套個人防護裝備(含空氣呼吸器)之情形下完成測驗,且各單位無不卯足全力,除了強力動員使得本次出席率非常高之外,測驗過程不時有團隊吶喊等充滿向心力的表現,均獲得在場評核人員極力讚賞。

消防局局長呂英華表示,期望藉由此次義消業務督導評核工作,所進行各項勤業務指導及經驗傳授,相信對日後執行各項消防勤業務工作之推展將更為精進落實,俾能提升所屬外勤單位義消人員各項管理工作之效率,並提升更優質之消防服務品質。

「無名善心 暖化人心」捐款助急難愛心表關懷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日前金門縣救助金專戶接獲一筆善心民眾捐款,該名不具名之善心女性民眾表示,其子女因在金門大學就學期間,遭遇嚴重大車禍,在部立金門醫院的協助下,後送回台治療,因及時的就醫與照顧,目前已逐漸恢復健康。該民眾感懷當時金門相關單位在醫療、後送等相關服務,不遺餘力的協助與關懷,於是捐贈金門縣政府新台幣10萬元,除了回饋金門在地,更希望運用愛心捐款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期盼藉此行動爲社會盡棉薄之力,傳遞溫暖給民眾,並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人一起投入社會關懷,讓社會更美好。

社會處長葉媚媚表示,特別感謝善心人士對金門縣弱勢家庭的關心與協助,也頒發感謝狀,表揚其回饋社會,樂善好施,關懷在地暖舉。為落實社會福利業務之推動,集中各界力量,發揮救助功能,金門縣府設有「金門縣社會救助金專戶」,讓社會各界能發揮愛心。

金門縣社會處表示,111年金門縣急難救助專戶已幫助47人,也運用專戶協助遭受重大變故的家庭度過難關,冀以關懷弱勢。倘有民眾想發揮愛心,協助改善貧困或發生急難事件之民眾的生活,倘有鄉親想協助弱勢家庭,亦可捐贈至台灣土地銀行金門分行,帳號:039058001167,戶名:金門縣社會救助金專戶,讓社會充滿愛的力量。

陳福海響應「為女著紅日」呼籲鄉親重視心血管健康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長陳福海向來關心婦女健康,為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行動「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於今日手持「貧血不輕忽女人心安護」紅色標語板,藉此促請社會人士對女性心血管健康之重視,同時也呼籲女性,若有貧血症狀千萬別輕忽,應盡早就醫對症治療,以確保心血管健康!

台灣自2016年起為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行動,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7年來已有超過50個國家參與,並獲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醫學會及企業的支持。2023年以「貧血-女人心最重要的小事」為主題,呼籲女性朋友關心自己是否有貧血的徵狀。

金門縣衛生局表示女性因生理結構不同於男性,經歷經期血液流失,懷孕鐵質需求增加,分娩出血等,因而較易發生貧血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育齡婦女(15-49歲)貧血盛行率為19.08%,即約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1名貧血,然女性卻也容易因太過習以為常,或症狀短暫恢復快便認為不嚴重,而忽略貧血帶來的健康警訊。貧血常見徵狀包括,頭暈、頭痛、臉色蒼白、疲倦、體力變差、容易喘、心悸等;若長期處於貧血狀態,對於心臟也是一種負擔,容易導致心臟衰竭等病症,身體處於嚴重貧血的狀態,無法正常運輸血氧,將可能導致各器官受損,包括腦部、腦受損、失智症的風險都將提高,最嚴重的情況則可能造成死亡。在日常飲食中建議多加攝取「動物性鐵質」食物較容易吸收,例如紅肉、肝臟類等;對於素食者而言,可採含有豐富「植物性鐵質」的食物,例如芝麻、堅果、豆腐等,以降低貧血風險。

陳福海表示,除了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健康行動,在這屬於女性的月份裡,肯定女性對家庭、職場的貢獻,呼籲鄉親們一同關心女性健康,提醒女性在忙碌的生活中記得停下來好好檢視自己的身、心、靈,亦或是身為男性的你,也可以藉此機會關心身邊的女性親朋好友,讓身邊的伴侶、家人、朋友們都能擁抱健康生活。

金門3機構通過品質提升卓越評核獲衛福部獎勵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陳福海縣長昨(6)日下午偕同社會處長葉媚媚走訪老人福利機構,大同之家、松柏園長期照顧中心,以及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福田家園、妙妙屋庇護工場,陳福海表示住宿式機構主要提供24小時全日生活照顧,是照顧服務的最後一道防線,縣府將致力督導並輔導機構提供穩定且優質的服務,讓縣民在機構內可以接受妥適的照顧。

陳福海陪同住民與家屬視訊會面,了解家屬對於機構服務品質的想法與建議。

陳福海嘉勉並肯定3家住宿式機構通過111年品質提升卓越計畫評核,獲得中央獎勵金;陳縣長亦體恤機構一線的照顧工作人員,表示日常繁瑣的照顧工作,十分消耗體力與勞累,因此特致贈禮券予工作人員,慰勞其平日工作的辛勞與付出,並鼓勵工作人員久任於照顧崗位,持續照顧轄內長者及身心障礙者。

陳福海關懷機構的長者身心障礙者及工作人員。

陳福海除了關懷機構的長者、身心障礙者及工作人員外,同時亦陪同住民與家屬視訊會面,了解家屬對於機構服務品質的想法與建議,並提醒家屬務必常到機構探視住民,或於特殊節日帶住民返家團聚,增進家人間的互動與情感。

陳縣長同時參觀妙妙屋庇護工場,了解目前庇護工場的產品與經營項目逐漸多元化,產品包裝設計也變得新穎,除了原本烘焙項目,同時新增販售貢糖、咖啡包、茶葉包,並結合環保局「獺金杯」循環杯清洗作業,結合社會、身心障礙者、環保三大主軸,呼籲社會大眾踴躍採購,一同支持在地身心障礙者。

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攜手蔣萬安市長 共同擔任愛奇兒友善推手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庭年/台北報導

愛奇兒是天使心家族基金會對身心發展障礙孩子的稱呼,以愛奇兒(Angel)的名稱表達對身心障礙兒童的期待與愛護,並寓意著父母照顧愛奇兒、不求回報的付出是「天使心」。

「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是全臺第一個專業關懷愛奇兒家長與手足的社會福利團體,適逢近期疫情漸趨穩定,天使心基金會於昨(3)日拜會臺北市長蔣萬安,並邀請市長共同參與3月18日的愛奇兒家庭日「響樂健康 齊力go」趣味運動會,期待透過趣味運動,舒展筋骨、認識彼此、放鬆心情、展現友好,促進社會大眾對愛奇兒與愛奇兒家庭更多的理解與接納、創造社會友好之氛圍。

蔣萬安表示,非常榮幸受邀參與3月18日的「響樂健康 齊力GO」活動,以「父母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手足被看見,家庭才完整」為服務理念,持續每年不中斷的舉辦愛奇兒活動,期待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田徑場與愛奇兒家庭一起參加趣味競賽同樂,並呼籲社會共同「認識、理解、接納、友好」愛奇兒家庭。

蔣萬安進一步表示,臺北市政府長期致力於結合公私部門資源,積極佈建身障社會福利設施,為了使身心障礙者家庭可以獲得近便的福利服務,未來將持續佈建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小作所)、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社區居住、日間活動據點等多元的社區式服務,預計112至115年再布建34家身障設施,擴大提供服務889人,讓本市身心障礙者獲得適當照顧,並協助身心障礙者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及生活品質。

此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也將透過廣邀身心障礙者各障別代表,納入身心障礙者生活實務經驗,廣納身心障礙者建議,共同參與規劃、研究與推動政策,期待以平等參與、多元共好的核心價值,持續推動各項多元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並預祝天使心基金會「響樂健康 齊力GO」活動順利圓滿,大家盡興而歸。

金警金趣咪 防詐桌遊深入社區宣導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詐騙案件手法不斷推陳出新,金門縣警察局結合各鄉鎮社區樂齡課程進行防詐宣導,除現場向長輩們解說常遇到的詐騙手法及術語外,更積極推廣一系列識詐宣導及防詐桌遊活動,其藉由活潑的互動宣導翻轉傳統宣導方式及警民視角。

活動直接讓社區的長輩扮演親友、警察、銀行員等不同角色,防止遊戲男主角「老王」上當匯款或交付財物,除了讓長輩們可以辨識詐騙話術及手法外,更協助攔阻勸導「深陷其中」的被害人回頭,讓阿公、阿嬤們在寓教於樂中獲得防詐騙知識,也紛紛相互提醒「要記住喔!」

防制詐騙一直以來都是警方的重點工作,縣警局將持續分層分眾宣導,教導民眾防詐知能,提升反詐意識,而最有效的方式乃是提升民眾犯罪預防觀念,強化自我防衛意識,才能避免受害,提醒民眾牢記防詐3步驟-「冷靜、查證、報警」,回到家庭與社區中就成為最佳的防詐種子,亦讓宣導效益能持續擴散。

首創葉克膜和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資訊化AI平臺:花蓮慈院、怡忠與成大三方簽署MOU

[台灣新聞雲]記者 鄭淑惠/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與怡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立成功大學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開發全臺首創「葉克膜和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資訊化AI平臺」進行臨床數位轉型與自動化AI建模平臺開發,希望能搶救更多寶貴生命。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感恩怡忠公司、成大團隊將先進的AI技術帶進花蓮,期待透過三方合作能將這項首創的技術,從花蓮出發,推廣到全臺灣、甚至是全世界。

怡忠公司總經理陸鵬舉說,AI是未來!很開心能與花蓮慈院、成大團隊一起跨領域合作,未來也將規劃與花蓮慈院進行資訊工程與醫學的合作項目。

成大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主任王振興提到,醫學臨床的需求、整合及醫師專業的投入,都能夠加速AI導入到臨床實際應用,很謝謝花蓮慈院、怡忠公司的支持,期待未來在臺灣創造成功例子並推廣出去,讓其他醫院一起來學習花蓮慈院。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於專業上,同時也可提升病人的照護品質,加速他們術後的康復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