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文化教育

青發家教中心校園列車 職人與學生校園第一類接觸!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庭年/台北報導

 「生涯焦慮」可說是人生必經課題,青少年朋友面對升學、職場、人際或生活經常感到迷惘不知如何選擇,甚至會因而受挫讓學習動機機低落。為了協助青少年朋友面對「生涯焦慮」,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每學期辦理「生涯探索校園列車」活動,邀請職業達人進入校園與青少年朋友分享人生故事及職涯經歷。

青發家教中心表示今(112)年上半年的生涯探索校園列車活動,規劃在3月10日到5月26日進入15所臺北市國高中校園,邀請動畫師、Vtuber模型師、聲優配音員、Cosplay服裝經營者、彩妝造型師、插畫家、射箭教練、攀樹師、藥師、物理治療師、車業業務經理、臉書小編等各領域職人與學生分享,希望貼近學子們對於多元產業的期待及未知的想像,引領其探索興趣並發展生涯的無限可能。

 3月活動首先前往育達高職及松山家商,由動畫師—鹿橋しかばし用自身的生命經驗鼓舞同學,面對未來除了要培養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心態、堅持以及善良;接下來由前奧運射箭國手劉碧瑜教練前往育達國中、Cosplay服裝工作室經營者兼Coser白翎前往幼華高中,鼓勵學生於生活中探索興趣,並介紹業界生態、進入相關行業所需技能等,分享職業未來相關發展,鼓勵學生多接觸新興領域、思考人生方向,讓學子們未來面對科系選擇時可以更釐清適合自己的抉擇。

 「生涯探索校園列車」將繼續前往各所學校進行分享,青發家教中心還有許多為青少年朋友規劃的多元探索體驗活動,歡迎搜尋青發家教中心官網([連結])及FB粉絲專頁,一起探索學習吧!

112年原民運開幕 人數規模歷年之最 好手齊聚臺北全力原夢

[台灣新聞雲]記者游元宏/台北報導

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首度於臺北市隆重登場,此次共匯集21縣市計8,300參賽隊職員參加,人數規模為歷年之最。這場兩年一度屬於原住民族運動員最高殿堂的開幕典禮,於今(24)日在花博爭艷館盛大舉行,除了選手、裁判的族語宣誓及運動精神展現、更體現原住民族文化中極具重要性且神聖的祈福儀式,希望藉由祖靈的祝福及庇佑,讓選手們在場上盡情發揮、全力以赴、勇奪佳績。

紐西蘭毛利代表隊表演戰舞 (記者游元宏攝)

今天下午開幕典禮上,首先由太魯閣族歌手Lowking姚宇謙演唱了大會主題曲《全力原夢》,活力與節奏十足振奮人心,為典禮拉開序曲。接著由遠道而來的原住民族好朋友 -「紐西蘭毛利代表隊」送上象徵力量與團結的「戰舞」表演,以舞會友為此次賽會獻上祝福,同樣為原住民族的淵源及跨國情誼的展現,成為開幕典禮的另一亮點。

原住民樂舞《獻藝‧除疫》 (記者游元宏攝)

在序幕表演隆重登場的是以三大主軸《獻藝‧除疫》、《湧動之軀》、《光躍大地》展開的文化盛宴,表演呈現面對疫情的挑戰後,透過原住民族樂舞重新喚醒大地與生機與回家的人。希望透過族群的祈福帶來一個新的生活想像,透過樂舞讓大家看見傳統的力量如何面對困難,把圓舞和圈舞完成,靠眾人共同找到原舞向心的力量。此次表演由莊敬高職、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汝妮電音表演 Dungi Sapor、歌手Ponay、北市大舞蹈系&動藝系共同演出,也呈現原住民族重視傳承及齊心協力的文化深度。

汝妮電音表演 Dungi Sapor. (記者游元宏攝)
台北市長蔣萬安致詞 (記者游元宏攝)
台北市長蔣萬安蒞臨會場 (記者游元宏攝)

臺北市長蔣萬安在開幕典禮致詞時,特別用原住民語和大家問候,搏得滿堂采,並表示此次由臺北承辦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意義相當重大」。今年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秉持著「一流場地、優質競賽、貼心服務、文化傳承」為主軸及目標。在籌備的過程中,市府特別設立原住民族文化諮詢顧問,也創全國之先成立聖火取火隊,到全國各地原住民族聖山、聖地、發源地、具有代表意義的地點引取母火,再匯聚至臺北市,這是過去歷屆原住民族運動會所沒有的創舉,也代表臺北市對於原住民族文化最高的敬意。

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暨宣布原住民運動會正式開始 (記者游元宏攝)

活動由賴清德副總統宣布正式開始,致詞時也秀了原住民語,並舉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一戰成名的阿美族「國防部長」張育成為例,感謝原住民同胞對國人的貢獻,並肯定東道主臺北市的內心,讓本屆原民運參賽人數達8,300人,創史上新高。期待各縣市代表隊選手除了相互競爭切磋外,也能藉由這次的賽會互相交流、同時保留傳承原住民的文化。

大會會旗入場 (記者游元宏攝)

臺北市今年首現取火儀式創舉,至所有原住民族聖地、聖山、起源地取母火,上山下海、長途跋涉,最終再匯聚至臺北市成為本屆賽會聖火,意即將各族族群共同匯聚、情感融合。開幕典禮上,由各原鄉部落耆老齊聚一堂,共同祈福,祈求賽會順利圓滿完成,為典禮祭告祈福儀式寫下新頁。

花蓮縣代表隊在主席台前受到貴賓熱烈歡迎 (記者游元宏攝)
紐西蘭原住民毛利隊入場受到全場最熱烈歡迎 (記者游元宏攝)

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共規劃17項賽事,包含8項原住民族擅長的運動種類、以及9項原住民族傳統運動種類,全方面的賽事規劃,讓參加者都有機會突破自我,藉由運動交流讓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再發揚。今年賽會新增的項目如女子棒球、五人制足球及競舟等,歡迎大家3月24日至3月27日為選手加油。同時在花博園區也舉辦原住民嘉年華展演等活動,包含原民文創市集外,爭豔館更有動力火車、范逸臣、舒米恩、本次賽會主題曲主唱Lowking姚宇謙以及多位知名原住民歌手精彩演出,邀大家一同參與!

原住民部落耆老共同祈福祈求賽會順利圓滿 (記者游元宏攝)
點燃運動會聖火 (記者游元宏攝)

公共圖書館委員專家齊力推動發展金門閱讀島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自古文風鼎盛,明清兩代就出了50多位進士,夙有「海濱鄒魯」稱號。因此如何提升縣民閱讀力,再現書香風華,副縣長李文良22日語重心長的說,六年前推動「金門閱讀島推動政策」,後續獲教育部計畫補助得以延續,為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優良教育,推廣閱讀一向是好的政策,陳縣長一直希望相關部門大膽去做,而只要是做對的事情,不論是預算或政策他都願意支持,政策拍不定的,他也願站在第一線,想方設法的加以搞定。

包括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副所長柯皓仁、臺北醫學大學圖書館館長邱子恆及臺南市立圖書館前館長洪玉貞等國內公共圖書館館長及圖書資訊相關學者,22日原本要齊聚金門,參與本年「金門縣公共圖書館發展委員會」,但因大霧除了洪玉貞委員提前抵達外,其他三名委員都因大霧影響行程,只能改為視訊參與。會議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陳縣長主持會議,希望透過整合各方資源,對金門縣公共圖書館發展與推動興建縣立圖書館總館有所助益。會中頒發111年金門縣公共圖書館評鑑獎狀,金寧鄉獲績優圖書館,金湖鎮及烈嶼鄉獲特色圖書館,金沙鎮獲年度圖書館,鼓勵各館推動閱讀之辛勞。

金門縣文化局在報告圖書館112-116年策略發展計畫時指出,本案緣於陳縣長非常重視金門閱讀風氣,希望能透過委員會的集思廣益,全力推動及建構金門閱讀島,發揚金門海濱鄒魯先民深厚文化底蘊光輝,同時型塑金門人知書達禮之書香社會,計畫分5年推動6大目標,發展質量俱優的館藏,滿足民眾多元需求。構築通用與友善環境,型塑圖書館成為金門的文化大客廳;深化讀者服務與閱讀推廣,協助民眾終身學習與享受豐富生活。珍惜金門文化資產,傳承與加值浯島重要文化資產;導入創新數位科技,建構智慧圖書館。落實專業發展與績效評鑑機制。希望藉該計畫研擬之6大目標、18項策略、51項行動方案,全方位、有系統的推動「金門閱讀島」願景之實現,營造縣民人人愛閱讀的書香島嶼。

目前金門縣政府已爭取教育部112年「推動公共圖書館總館-分館體系計畫」暨「躍升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及服務品質計畫」總經費共計191萬7,000元,教育部補助115萬,且同計畫109-111年總經費共計1,212萬元,金門至今已投入千萬資源提升縣民閱讀力,透過整合各方資源,分進合擊,分工協同,逐步由點(鄉鎮)結成面(全縣)擴展至全島,由基礎建構整備發展至政策目標。

文化局指出,縣與鄉鎮圖書館館藏合計約四十三萬冊,在105~111年圖書館讀者利用現況逐年提升,至去年總借閱冊數達五十五萬六千五百八十餘冊。未來新落成的金門縣立圖書館總館將以四十萬冊總藏書量為目標。

目前金門縣立圖書館館藏空間皆已不足且環境不佳,鄉鎮圖書館設備皆已老舊,亟需進行汰換及更新,文化局除了提出金門縣公共圖書館解決策略及健全體制之外,近年完成全縣圖書館智慧化,逾四十萬冊圖書RFID標籤建置完畢,可以大幅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縣立圖書館設有智能採購書櫃及預約取書櫃;各館皆提供自動化借還書系統服務,另於金沙車站建構廿四小時無人自動化借還書站;積極推廣縣立圖書館APP遠端存取和加值使用,因應疫情趨勢擴充電子書資源,推動在家就能閱讀的服務,更跨域進行館際合作和電子書資源共享。

在會議中也就「金門縣公共圖書館112-116年策略發展計畫(草案)」進行討論與決議,圖書館將朝6大目標努力,強化圖書館軟硬體功能,提供優質且創新的服務,亦能承載著島嶼重要的文化記憶。事實上,「110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本縣連續獲得佳績,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在好幾個場合都公開稱讚,金門縣對於圖書館館藏及閱讀率提昇的努力成果,亦代表著縣府藉由此項計畫與鄉鎮公所攜手推廣閱讀已逐漸發揮成效,期盼持續與各鄉鎮圖書館的通力合作下,能成為離島的標竿圖書館。

李文良指出,金門縣公共圖書館發展委員會於109年召開首次會議後,今年再次邀請國內最權威的圖書館專家、學者針對前揭計畫執行至今之成果進行檢視並提供建言,未來透過更多會議討論及對話,加上有四個鄉鎮長及代表的參加,搭配鄉鎮圖書場域整體合作模式,眾志成城,凝聚共識,對金門縣公共圖書館推動政策助益良多。最後,他引述一段感性的話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高尚的人交談,閱讀是一輩子的事,感謝各位委員撥冗出席,為金門閱讀島加磚添瓦、蓄積動力。」

天文學家孫維新金門大學演講聚焦邁向太空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國立金門大學為引領學子向典範學習、看齊,該校通識領袖講堂常態性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巨擘蒞校進講,日前舉辦本學期第一場次講座,特邀請國內知名天文學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孫維新教授前來演講,主題是「邁向太空-工作和休閒在地球之外」,帶領所有學生認識太空知識,全校師生獲益良多。

金大校長陳建民表示,太空產業的無限商機,受到各國政府與企業的高度重視,並加深人們對於太空的好奇及嚮往,我國亦將太空產業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孫維新教授是國內知名的天文學者,曾擔任科博館館長達10年,對於我國的科學教育及科普推廣有重要的貢獻。陳建民說,金大有開設多門天文學相關課程,期盼此次孫維新的演講,能更進一步帶領學子了解太空世界。

金大副校長陳奇中指出,孫維新教授致力於天文學及物理學,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的兼任教授。他曾榮獲中華民國天文學會第二屆譚天獎的殊榮。並以「航向宇宙深處」系列影集,獲得金鐘獎教科文節目主持人獎;所著《孫維新談天》專書亦獲得吳大猷科普獎著作金籤獎的榮譽。陳奇中說,2006年全國最高的鹿林天文台發現二顆小行星,其中185364號行星是以孫維新的名字來命名,可見其傑出的貢獻。

孫維新教授在演講中提及,太空時代就在前方的轉角處(Space age is around the corner),我們的下一代就有可能生活在太空時代。他介紹人類進入太空的開端──火箭科學的發展歷程與應用,以及太空電梯艙的概念,大家應做好準備迎接太空時代的來臨,並捨棄已有答案的題目,積極去了解那些未知的部分。孫維新認為,在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之內,人類就會找到獨立於地球之外的生命。

金大表示,本學期通識領袖講堂共有6場次,下一場次為「昇恆昌講座」,將於3月24日邀請耀華集團總裁張平沼主講,主題是「『勇於嘗試,堅定目標,全力以赴』的人生!」。該系列講座可登錄公務人員學習時數,歡迎地區民眾及各界人士踴躍參與,並可透過「國立金門大學通識領袖講堂」YouTube頻道,線上觀看各界領袖人物的精彩演講內容。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水頭港旅客中心見習 提升學生軟硬實力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國立金門大學為提升學生專業競爭力,日前該校建築學系張旭福主任帶領學生至「金門新門戶」﹣水頭港大型旅客服務中心見習,了解如何配合客船泊位需求、提升「小三通」服務水準與品質外,並整合在地生態、歷史和觀光特色,設計兼具國際級現代化水準與綠色低碳旅遊的金門新門戶。校方表示,本活動在該中心、金門港務處、姜樂靜建築師事務所、永青營造公司的詳盡解說和接待下,此次見習順利圓滿。

金大建築系主任張旭福表示,該學系的建築實務見習機制,旨在加強訓練學生的實務整合能力,為將來跨入職場做好接軌的各項準備。盼藉由本次見習,了解水頭港大型旅客服務中心設計案,如何在金門的「聲音」與「基因」下,將金門在地元素融合於作為未來金門第一印象的「容器」中,如洋溢繁複、次序美感的模範街紅磚拱圈,以及金門古厝燕尾脊,在天光透過輕盈屋頂層層灑落下,呈現流暢、舒適和開心的空間體驗外,與讓人感動的文化載體。

張旭福進一步指出,未來大型旅客服務中心佇立於水頭港新港區南岸,它將金門傳統燕尾飛簷、軌條砦轉化為建築語彙,透過RC基礎、抗震塔柱、張弦桁架及懸吊拉索等不同構造組合,滿足不同空間所需之空間容量,並達成節省工期及預算的控管。此外,完善的分流設計,內部空間寬敞明亮,將大幅提升航廈服務水準,和帶動地區相關產業發展。

金大建築系表示,該學系的專業觀摩見習制度,可為學生將來的「職場第一哩」鋪路。此外,輔以多元多軌的老師,包括班級導師、課程教師、課程業師、實務輔導老師、實習輔導建築師的協助,培養學生百分之百就業能力。歡迎對建築領域有興趣的高中生,前進金門大學實現人生理想。

澎湖科大觀休系實習分享會 貫穿「習而不倦」精神 師生熱烈回響

〔台灣新聞雲〕記者陳子榮/澎湖報導

有「澎湖最高學府」之稱的澎湖科技大學15日上午於國際會議廳展開半日的學生實習心得分享會,上午開場前由鴻禧旅行社進行開場舞蹈活絡氣氛,現場分享的實習企業有:福容大飯店、六福村、麗寶樂園、凱撒飯店、遠雄海洋公園及澎湖福朋喜來登等等,各種知名觀光的企業幾乎都在名單上。

其中,最具矚目亮點的分享是呂政豪教授這組的太魯閣晶英酒店的李姓同學,李同學毫無怯場的高談闊論,述說著實習過程與困難經驗分享,語速快而易懂,最後李同學也分享她的人生道理:1.選你所愛,保持初衷 2.不因一秒中的難過而毀了一整天 3.找到好夥伴,就能事半功倍。分享完畢,全場掌聲作響。

澎科大為澎湖最高學府,培養出許多人才,回饋社會一直是澎科大的宗旨,澎湖更是以觀光維生的島嶼,更顯現出澎科大觀休的重要性。

金門大學土木學系結合AI人工智慧與3D列印技術 提升職場競爭力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國立金門大學土木與工程管理學系為培養學生專業競爭力,以發展先端土木工程科技教育,和提升營建工程與管理實用人才為目標。在該系陳棟燦主任用心帶領與全系師生同心協力下,歷年來學生不僅在各類國家考試屢創佳績外,近年來在AI人工智慧與建築資訊模型課程教育取得豐碩成果,學生對外參加相關比賽也屢獲大獎肯定。

金大土木系主任陳棟燦表示,該學系的材料實驗室擁有全國最完善的鋼筋混凝土耐久性與氯離子量測設備,具備腐蝕電化學量測和結構鹽害防治技術的教學研究能力。今年度在學校支持下,增添大型3D混凝土列印設備,該項設備可製造各種傳統模板工程無法做到的複雜造型,大大減少材料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縮短建造時間,對未來營建自動化和環境永續具有劃時代的進展。

陳棟燦進一步指出,該學系材料實驗室主持人紀茂傑教授,長期致力於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並在2021和2022年連續兩年獲選美國史丹佛大學發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今年引進的大型3D混凝土列印設備,在國內各大學中,極少數學校擁有該項設備,有助於該學系推動營建資訊化、自動化的特色,學生並可在課程中進行創意設計與製作,培養出能夠面對現代建築與營建技術的實用人才。

金大土木系表示,該項教學設備讓學生在參加各項比賽中,充分展現實力與創造力,並且取得卓越的成績,未來該學系將致力推廣3D混凝土列印技術,以強化學生未來的職場競爭力。

臺北迎曦女聲與花蓮教師合唱團聯演 雙團美聲帶來花蓮藝文新氣象

[台灣新聞雲]記者 鄭淑惠/花蓮報導

國內著名的女聲合唱團-迎曦女聲將在今年三月首度於花蓮舉辦音樂會,並邀請到由東華大學音樂系教授彭翠萍所指導的花蓮縣立教師合唱團聯合演出。這場音樂會主題為《拾光柑仔店》,將以回憶童年時光的人事及景色,並從記憶中重新獲得追求未來理想的勇氣做為曲目主軸,期望能喚起花蓮鄉親及觀眾朋友們的共鳴,進而提升對藝文表演的關注。

迎曦女聲指揮翁建民表示,這是迎曦女聲首次來到東部演出,在曲目安排上除了選擇能夠展現迎曦女聲精湛演唱技巧的歌曲外,也特別安排與花蓮有關的曲目,如陳維斌創作的〈恬靜的湖邊〉即是以花蓮鯉魚潭的優美景色做為主題。另外、翁建民說,很榮幸能與花蓮縣立教師合唱團合作演出,期待兩團能夠在合作中互相交流成長,並且透過彼此的演唱,和大家分享音樂中的美好。

迎曦女聲自2007年成立以來,於國內外各項比賽中獲獎不斷,不但蟬聯五屆全國社會組合唱比賽金質獎,更於去年台北國際合唱大賽中獲得四項金獎,並且經常獲邀擔任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示範及聯演團隊。長年致力於推廣精緻女聲合唱藝術,委託國內外知名合唱作曲家譜曲合作,曾邀請金曲獎客語創作歌手謝宇威、現任竹北市長鄭朝方、菲律賓瑪德利加合唱團指揮馬克.安東尼.卡皮歐等多位國內外知名音樂家同台演出。

花蓮縣立教師合唱團由花蓮各級學校在職及退休教師組成,由彭翠萍擔任指導與指揮,近年來擴大招生,廣招各界喜愛合唱音樂、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歷年來不斷突破,選曲多元,並積極參與花蓮地區各項演出,去年還參加「2022年洄瀾藝術節千人大合唱」音樂活動。

早晨清醒、工作,晚餐後盥洗、入睡,隔天又迎來另一個工作的開始。睜眼閉眼之間,夢想還在嗎?曾經以為美好的未來在等著我們,而一步一步向前。幾次的失敗灰心,消磨了閃閃發亮的眼神。這些每天的例行公事就是所謂長大後的理想嗎?

回想起家鄉那間柑仔店,各種玩具和小點心,乘載著我們兒時的所有夢想;和藹可親又幽默的老闆阿伯,還有一起追逐奔跑的童年玩伴們,那段無憂無慮的歲月,其實、仍深深地收藏在我們的心中。

在這場迎曦女聲2023年春季系列音樂會裡,我們將以「祈禱裡」、「夢見你」、「憶故鄉」、「看見希望」四個主軸構築整場曲目,並且特別邀請到花蓮縣立教師合唱團,與我們一起以台灣及世界各地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帶領聽眾朋友重溫童年時光,並從歌聲中再次發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帶著更珍貴的價值與滿滿的勇氣面對未來的挑戰!

迎曦女聲與花蓮縣立教師合唱團演出《拾光柑仔店》將在三月十八日晚間七時三十分於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堂舉行(花蓮市文復路6號),票價為200元及300元,購票請洽OPENTIX售票網站。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19986704886530053

金門大學藝術工作坊 打造手作品牌和藏花翻模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國立金門大學為提升學生的藝術和創業知能,日前該校浯洲書院特舉辦《打造手作品牌講座&藏花翻模體驗工作坊》活動,邀請金門美術工作者李品慧老師擔任講師,總計40多名師生參與聽講,在李品慧精彩的講授和體驗活動中,與會者收穫良多,活動圓滿成功。

金大副校長暨浯洲書院院長陳奇中表示,藝術和生活是緊密結合的,藝術(創作)不僅是一種涵養和能力,更是一種生活(生存)的方式,也唯有內心真正被觸動時,才能體會藝術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陳奇中說,本活動主講人李品慧的學經歷俱優,目前尚擔任ROSWEET STUDIO負責人,她以自身的創作和創業經驗進行分享,讓所有聽講者得到很大的啟發。

陳奇中進一步指出,藝術的陶冶與培養,可激發人類的想像力,李品慧自小學習繪畫,擁有傑出的美術專業表現,她利用社交平台經營個人品牌,並成立工作室,除擔任兒童美術繪畫教學外,亦拓展事業版圖,服務對象擴及至成人主題式的手作課程,她的奮鬥歷程和成功經驗值得同學們學習。

金大表示,該校浯洲書院期透過多元的課程和活動方式,為同學建立扎實的核心能力,藉由課程薰陶和活動參與,協助學生建立利他的價值觀,並走入社區、提供服務,積極追求社會公義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