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文化交流

2023金門縣美術家聯展盛大開幕 展期到4//12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

金門縣美術學會今25日上午10點,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辦2023金門縣美術家聯展開幕,展出近二百件作品,藝術家美不勝收的精彩作品,也為陽春三月的浯島端出一道豐盛的視覺藝術饗宴,美術學會的藝術家們,以創造力和才華,呈現出各種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艷。

開幕前會場已經開始聚滿人潮,很多美術家都已經前來展覽現場觀賞作品,出席的貴賓有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林孫全、青年活動中心總幹事陳林淳、水墨畫協會理事長楊誠國、攝影家協會理事長陳森照、美術學會前理事長吳鼎仁、翁清土,中華民國版畫學會資深成員黃世團,書法學會總幹事張金石、前理事長洪明燦、陳添財,及眾多地區藝文界人士到場共襄盛會。

呂坤和表示,金門縣文化局在他上一任期間,就積極推動,並見證了金門美術家學會的蓬勃發展,所有的作品也更加精進。他代表縣長陳福海向與會的貴賓致意,並對美術學會的藝術家們積極努力推動,表示認可和支持。

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林孫全也上台致詞,代表陳玉珍向出席貴賓及美術家們致意,金門青年活動中心總幹事陳林淳也表達對金門縣美術學會的美術藝術家們的敬意和支持。

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表示,感謝全體會員的全力支持,讓這一次聯展非常順利,圓滿成功。他說, 本次展覽客居台灣各地的在金籍美術工作者以及長期在地區推廣美學教育和有志於各類形創作之各種美術作品,在這次展覽讓金門的藝術家們得到更多的展示和發揮的機會,也讓觀眾欣賞到了更多精彩的藝術作品。

美術學會總幹事盛崧俊表示,金門地區參與人數最多、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遠的美術盛會,金門藝文人士在追求美學過程中,所呈現階段性年度的成果,包括油畫、水彩、水墨、書法、攝影、陶藝、多媒材等類作品,相信這樣的展覽活動,能夠讓金門的藝術文化更加豐富多彩。金門縣美術學會的藝術家們不斷努力和創新,讓金門的藝術文化不斷繁榮發展。

開幕儀式之後,學會假金城鎮喜悅餐廳召開會議,會員出席近8成,順利完成會員大會的召開,唐敏達理事長感謝會員踴躍參與大會及本次聯展,將近年地區美術所累積的創作能量,疫情過後帶來心靈更豐沛的視覺藝術共鳴與激盪,一起開拓更廣闊的藝術視野。

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拜會中市府 黃副市長期許深化雙邊交流

[台灣新聞雲]記者 白峻峰/台中報導

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霍布諾(Representative Bruno Hromý)等人今(24)日拜會台中市政府,雙方就觀光、外交、教育、文化、數位發展等議題交流。副市長黃國榮表示,非常歡迎霍代表來到台中,也期許未來雙方能展開更廣泛的交流、發展更緊密的關係。

霍代表感謝中市府的接待,他說,他並非第一次來台灣,10多年前他曾來台大當交換學生,如今再次到訪台灣,感到非常自在;他也歡迎台灣人前往斯洛伐克旅遊,該國不僅使用歐元、也是申根區,幾年前更建立打工度假計畫,鼓勵年輕人前往工作與旅遊。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促成台中市與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市(Banská Bystrica)進一步發展友好關係,對此,黃副市長也表示非常歡迎。

霍代表表示,該辦事處規劃今年上半年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中歐四國(捷克、匈牙利、波蘭及斯洛伐克)城堡展,今天稍早也前往勘查場地;今年11月該辦事處規劃舉辦斯洛伐克藝術家聯展,也希望能選擇在台中的文化中心或其他適合場地舉辦;未來也希望能前來台中的大專院校進行演講或舉辦活動,讓更多台灣民眾了解斯洛伐克的美,增進雙邊的文化交流。

秘書處補充,斯洛伐克位處歐洲中心,人口約545萬人,產業以汽車、電子及化學為主,主要進出口項目包含汽車零配件、積體電路、綜合加工機、腳踏車、手工具等;另在台中設廠或推動產學合作的台達電、友達光電、鴻海、貿聯等我國企業皆在斯洛伐克投資布局。此外,斯洛伐克目前也積極發展數位創新產業,希望與市府數位治理局針對智慧城市發展有進一步的交流。

今日拜會行程,現場氣氛溫馨融洽,與會人員包含黃副市長、霍代表、秘書處長謝佳蓁、文化局長陳佳君、教育局副局長葉俊傑、數位治理局副局長謝佳蓁、台強文化有限公司執行長高嵩明等人。

112年原民運開幕 人數規模歷年之最 好手齊聚臺北全力原夢

[台灣新聞雲]記者游元宏/台北報導

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首度於臺北市隆重登場,此次共匯集21縣市計8,300參賽隊職員參加,人數規模為歷年之最。這場兩年一度屬於原住民族運動員最高殿堂的開幕典禮,於今(24)日在花博爭艷館盛大舉行,除了選手、裁判的族語宣誓及運動精神展現、更體現原住民族文化中極具重要性且神聖的祈福儀式,希望藉由祖靈的祝福及庇佑,讓選手們在場上盡情發揮、全力以赴、勇奪佳績。

紐西蘭毛利代表隊表演戰舞 (記者游元宏攝)

今天下午開幕典禮上,首先由太魯閣族歌手Lowking姚宇謙演唱了大會主題曲《全力原夢》,活力與節奏十足振奮人心,為典禮拉開序曲。接著由遠道而來的原住民族好朋友 -「紐西蘭毛利代表隊」送上象徵力量與團結的「戰舞」表演,以舞會友為此次賽會獻上祝福,同樣為原住民族的淵源及跨國情誼的展現,成為開幕典禮的另一亮點。

原住民樂舞《獻藝‧除疫》 (記者游元宏攝)

在序幕表演隆重登場的是以三大主軸《獻藝‧除疫》、《湧動之軀》、《光躍大地》展開的文化盛宴,表演呈現面對疫情的挑戰後,透過原住民族樂舞重新喚醒大地與生機與回家的人。希望透過族群的祈福帶來一個新的生活想像,透過樂舞讓大家看見傳統的力量如何面對困難,把圓舞和圈舞完成,靠眾人共同找到原舞向心的力量。此次表演由莊敬高職、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汝妮電音表演 Dungi Sapor、歌手Ponay、北市大舞蹈系&動藝系共同演出,也呈現原住民族重視傳承及齊心協力的文化深度。

汝妮電音表演 Dungi Sapor. (記者游元宏攝)
台北市長蔣萬安致詞 (記者游元宏攝)
台北市長蔣萬安蒞臨會場 (記者游元宏攝)

臺北市長蔣萬安在開幕典禮致詞時,特別用原住民語和大家問候,搏得滿堂采,並表示此次由臺北承辦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意義相當重大」。今年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秉持著「一流場地、優質競賽、貼心服務、文化傳承」為主軸及目標。在籌備的過程中,市府特別設立原住民族文化諮詢顧問,也創全國之先成立聖火取火隊,到全國各地原住民族聖山、聖地、發源地、具有代表意義的地點引取母火,再匯聚至臺北市,這是過去歷屆原住民族運動會所沒有的創舉,也代表臺北市對於原住民族文化最高的敬意。

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暨宣布原住民運動會正式開始 (記者游元宏攝)

活動由賴清德副總統宣布正式開始,致詞時也秀了原住民語,並舉在世界棒球經典賽一戰成名的阿美族「國防部長」張育成為例,感謝原住民同胞對國人的貢獻,並肯定東道主臺北市的內心,讓本屆原民運參賽人數達8,300人,創史上新高。期待各縣市代表隊選手除了相互競爭切磋外,也能藉由這次的賽會互相交流、同時保留傳承原住民的文化。

大會會旗入場 (記者游元宏攝)

臺北市今年首現取火儀式創舉,至所有原住民族聖地、聖山、起源地取母火,上山下海、長途跋涉,最終再匯聚至臺北市成為本屆賽會聖火,意即將各族族群共同匯聚、情感融合。開幕典禮上,由各原鄉部落耆老齊聚一堂,共同祈福,祈求賽會順利圓滿完成,為典禮祭告祈福儀式寫下新頁。

花蓮縣代表隊在主席台前受到貴賓熱烈歡迎 (記者游元宏攝)
紐西蘭原住民毛利隊入場受到全場最熱烈歡迎 (記者游元宏攝)

112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共規劃17項賽事,包含8項原住民族擅長的運動種類、以及9項原住民族傳統運動種類,全方面的賽事規劃,讓參加者都有機會突破自我,藉由運動交流讓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再發揚。今年賽會新增的項目如女子棒球、五人制足球及競舟等,歡迎大家3月24日至3月27日為選手加油。同時在花博園區也舉辦原住民嘉年華展演等活動,包含原民文創市集外,爭豔館更有動力火車、范逸臣、舒米恩、本次賽會主題曲主唱Lowking姚宇謙以及多位知名原住民歌手精彩演出,邀大家一同參與!

原住民部落耆老共同祈福祈求賽會順利圓滿 (記者游元宏攝)
點燃運動會聖火 (記者游元宏攝)

74年來首例 馬前總統3月27回鄉祭祖

[台灣新聞雲]記者 王清萍/台北報導

馬英九基金會今(19)晚表示,前總統馬英九將於今年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祭祖,並率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交流,預計訪問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城市。馬英九將成為自1949年兩岸分治74年以來,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元首。

馬英九將帶領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青年學子,參訪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遺跡,並訪問湖北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與大陸學生進行交流。

馬英九卸任後,原本受到《國家機密保護法》第26條出境管制3年,但在即將期滿前,民進黨修改該條文,因此,府方延長馬、吳出境管制2年,延長出境管制已屆滿。

陳氏宗親赴連江參加兩岸姓氏源流研討會 推動文化交流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福建連江報導

潁川堂金門陳氏宗親會一行12人,3月18日在總幹事陳成煥,執行長陳永棋帶領之下,代表理事長陳進源前往福建省連江縣參加海峽兩岸姓氏源流研討會。

研討會在連江縣陳氏總祠「連江名人文化中心」召開,連江縣各地方的陳氏宗親都推派成員出席,會議上,連江縣副縣長雷發勇對於海峽兩岸姓氏源流研討會活動成功舉辦表示了熱烈祝賀,並向參加活動的兩岸宗親致以誠摯問候。他希望兩岸宗親能夠弘揚敬祖愛鄉精神,拓展兩岸民間交流的空間、積極把握發展新機遇,融入發展新格局,持續推動兩岸在經貿、旅遊、康養、漁業等各領域深度合作,加快構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陳成煥代表潁川堂金門陳氏宗親會理事長陳進源致詞,表達感謝並期望藉此促進陳氏宗親的文化交流,讓陳氏的源流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期待未來繼續舉辦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包括文化講座、文化體驗、文化旅遊等等,讓更多的陳氏宗親參與其中,一起分享陳氏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陳氏宗親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與會宗親針對兩岸宗親圍繞姓氏文化等積極發言,同憶鄉愁、共敘鄉情、同話發展,相互交流近年來在相關領域研究發掘姓氏文化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並贈送《閩台陳氏文化》等書籍和世界馳名的「金門高粱酒」,現場氣氛熱烈無比。

執行長陳永棋說,三年沒有到大陸,這次看到日新月異的變化,很高興也很興奮。尤其看到宗親們能夠相聚在一起,感覺非常溫暖,希望今後繼續舉辦類似活動,讓我們常常團聚一起。

連江縣88歲高齡的陳發堯看見兩岸宗親相聚,激動不已,海峽兩岸姓氏源流研討會深化了兩岸宗親聯誼,奠定兩岸宗親間情感基礎,讓兩岸宗親能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增强两岸同根同源的認同感,不斷推動兩岸的交流與合作,讓兩岸同胞的情更親,根更深。

金門與福建合辦兩岸閩南文化研習 交流民俗傳承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本(3)月13日至15日與廈門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了「閩南煙火 兩岸情書」系列活動——廈金兩岸閩南文化研習交流活動。訪問團由理事長楊再平領隊,訪問團成員由金門縣閩南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研究專家和青年學者9人組成。因疫情隔阻,兩岸小三通暫停了近三年。此次訪問團的到來,續接起廈門金門兩地不輟的交往情緣。廈門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張勁秋對訪問團一行表示熱烈歡迎。

研習交流活動中,訪問團參觀了廈門惠和石文化園、閩南古鎮、集美後溪城內社霞城隍廟和台青創業的「聚融壹家台灣青年雙創基地」,實地感受閩南文化在廈門的傳承與發展。研習交流活動期間,三方還共同舉辦了金門廈門閩南文化交流座談會。

座談會上,兩岸閩南文化專家學者們暢敘情誼、交流共鳴,氛圍歡愉祥和。座談會主持人、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首先致辭,他誠摯地邀請金門閩南文化界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為再次開啟小三通之後廈門金門的閩南文化交流獻計獻策。他指出,要讓廈金兩地的交流做得好,就要提出好的思路、有效的方法和具體的措施,使閩南文化的魅力感染人,讓兩岸閩南文化的交流做得更好、做出特色。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楊再平表示,自己多年來投身閩南文化交流傳播的經驗,在閩南文化傳承領域,尤其在金廈兩地答嘴鼓、閩南語歌曲童謠創作和閩南傳統民俗傳承方面都能在金門成功實踐。廈門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陳可芳說,閩南文化是廈金兩地的情感紐帶,舉辦閩南文化研習交流活動有利於加强两岸深度交流,推動兩岸同胞在共鳴中喚醒文化記憶、強化情感聯結。

訪問團成員也分享了各自對閩南文化的認知和經歷,並就小三通復航之後,如何持續推動金廈兩地的交流和合作,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其中,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張家麟先生轉達了金門縣陳福海縣長對閩南文化交流訪問團、金門廈門閩南文化交流座談會活動的支持和感謝,秘書長石莉安就金廈兩地的閩南文化各類活動基地的建設提出了中肯的建議,特別顧問林茂林回顧了多年來金廈兩地的閩南文化交流歷程,深有感慨地展望著金門發展在大陸。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亞明和陸曉紅、劉云,副會長李向群也分別就廈門金門兩地閩南文化交流的具體項目發表了看法。兩岸專家學者暢所欲言,有力推進了金廈閩南文化界研究與傳承項目的合作開展。(圖片提供/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

跨越兩岸的文化盛宴 廣澤尊王誕辰1100週年慶典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福建南安報導

紀念廣澤尊王誕辰1100週年活動3月12日在中國南安舉辦,由南安市詩山鎮鳳山寺管委會、南安市台屬台胞聯誼會、南安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南安市台港澳傳統武術交流協會等社團,台南市下林玉聖宮管委會、台北市廣澤堂管委會、桃園市鎮撫宮董事會等13家台灣宮廟代表,香港聖公壇管委會、香港鳳山寺管委會、澳門鳳山寺管委會等港澳宮廟代表共同主辦的紀念廣澤尊王誕辰1100週年活動在南安舉辦。

海內外齊聚中國南安頌讚廣澤尊王誕辰1100週年。攝影/記者陳森照

該活動為期三天,主要內容包括「共敘鳳山緣,同心促融合」台灣嘉賓代表會見座談會、迎賓餐敘、聖王公祝壽典禮、成功故里·溯源之旅及南音、高甲戲、傳統武術等非遺展演,來自台灣本島及金門160名嘉賓及港澳僑嘉賓、海內外鳳山寺主要分廟代表、南安社團代表、當地信眾近千人共襄盛會。3月12日下午的「共敘鳳山緣,同心促融合」台灣嘉賓代表會見座談會上,賓主雙方於新冠疫情進入新階段後首次交流,同敘鳳山情誼,共話兩岸融合。

金門民間組團前往南安慶賀廣澤尊王誕辰。攝影/記者陳森照

第二天(13日)上午,鳳山文化廣場嗩吶齊鳴,擊銅鐘鼓,奏樂、登壇、誦經、獻禮,依照傳統道教科儀,由兩岸聖王宮廟善信代表以及海內外嘉賓、鳳山寺管委會、分爐聖王祝壽駐駕人員等共同參與的聖王公祝壽典禮隆重舉行,台灣13家宮廟代表信眾及海內外信眾懷著虔誠之心攜帶從鳳山祖庭分爐至台灣及各地的神像回府朝拜、續香火,於鳳山祖庭恭祝廣澤尊王千秋聖誕一千一百週年,祈願兩岸及海外信眾幸福安康。

廣澤尊王誕辰歡迎晚宴假泛華酒店舉行。攝影/記者陳森照

海內外嘉賓信眾共150人參加了「成功故里·溯源之旅」,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參觀「閩台緣」主題展廳及「鄉土閩台”展廳,瞭解閩台兩地共同的民俗風貌及歷史人文景觀,感受濃烈的閩台鄉土氣息和傳統底蘊,體味兩地的親近及閩台之間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聯繫。

台灣嘉賓參訪閩台緣博物館、金雞攔河閘。攝影/記者陳森照

在位於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九日山」南麓的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節點:金雞攔河閘,嘉賓們通過參訪泉州市水利文化展覽館及攔河大壩,瞭解泉州向金門供水工作的艱辛歷程以及兩岸水資源、水文化交流交往的情況及「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生動故事,親眼見證泉州的水源保護措施和優良水質,感受福建民眾為金門鄉親提供優質好水的同胞情誼。

廣澤尊王誕辰歡迎晚宴賓主盡歡。攝影/記者陳森照

很多台灣信眾表示,受三年疫情導致台胞證過期及台灣當局非金門、馬祖戶籍台胞無法通過「小三通」往返政策、只開放部分兩岸直航航點等客觀因素限制,非常遺憾不能到詩山鳳山寺祖廟現場參加活動,為彌補此遺憾,島內各地主祀廣澤尊王的宮廟在詩山鳳山寺駐台灣辦事處的統一調度下,同期舉辦各式紀念活動,隔海呼應,共祝聖公誕辰,共祈兩岸安康。

博物館從業人員 Level Up 計畫 提升金門博物館人員專業職能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為提升金門離島博物館從業人員專業職能及館務經營實務,由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主辦,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合辦,齊玉有限公司執行的「博物館從業人員 Level Up 計畫」,日前前往臺南參訪國立臺灣文學館、左鎮化石園區、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及臺南市美術館,並與各館舍專業資深博物館員座談,與學員分享國家型和地方型博物館在執行發展上的著力點和可借鏡之處。

活動安排學員前往臺灣第一座國家級的國立臺灣文學博物館,除參觀館舍外,亦安排與文學館同仁進行交流座談,針對展場互動規劃、館舍維護管理、導覽志工培訓相互交流意見。也前往臺南左鎮化石園區及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著重在園區場域大型的館舍,做人力配置、園區管理、場地維護和資源有限內容做討論與實務經驗交換。最後則至臺南市美術館,雙方就志工解說培訓和導覽課程等規劃進行討論,作為日後業務執行參考。

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郭怡汝表示,期望透過這次的館舍參訪及交流座談,能將臺南館舍的展示設計與科技、志工導覽培訓的優質經驗與做法帶回金門,藉此精 進館員專業能力,提升博物館營運成效,達到有限資源,最大化成果的目標, 盼將館員所學回饋於工作及在地社群。

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也強調,計畫的目的在於建構博物館群的專業能力,全方位協助中小型博物館專業職能精進、搭建博物館交流平臺並提供專業協助,希望對各館所日後在業務推動與對社會的影響上,能夠有所助益。

金門離島「博物館從業人員 Level Up 計畫」規劃的見學參訪,交流參訪了 博物館專家學者,主題橫跨行銷策展、志工培訓、博物館數位科技應用、教育 活動規劃等,希望能搭建博物館間橫向的交流平台,促進實質交流,並為日後 各館所在業務推動上有所助益,一起 Level Up

第九屆「兩岸情·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 漳州平和開幕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漳州報導

第九屆「兩岸情·心田緣」 保生大帝文化節2月28日在平和市阪仔鎮隆重開幕,來自台灣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代表團20人,以及四方香客近萬人雲集心田宮,共祝文化節隆重開幕。台盟漳州市委會主委、市台聯會長方麗雲,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林麗玲參加活動。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代表團參家心田宮保生大帝文化節。圖片提供/金門閩南文化協會

會上,方麗雲宣佈第九屆「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開幕,心田宮管理委員會、阪仔鎮、台胞宗親代表分別致辭。隨後,兩岸宗親代表、與會領導貴賓在心田宮前合影留念,並觀看腰鼓隊、舞龍隊表演、歌舞表演。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代表團參家心田宮保生大帝文化節。記者陳森照攝影

阪仔鎮心田村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同名同宗村)」,心田村心田宮是台灣台中市元保宮的母宮,現為漳州市對台重點宮廟。舉辦第九屆「兩岸情·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旨在傳承優秀民俗文化,展現傳統民俗特色,加強兩岸民間交流,增進兩岸民眾情誼,增強兩岸同胞和平統一和諧發展認同感。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代表團參家心田宮保生大帝文化節。圖片提供/金門閩南文化協會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執行會長羅愛國說,三年疫情阻斷小三通路線,更中斷了兩岸三地之間的交流,今年疫情舒緩金廈終於通航,兩岸宗教及文化的交流慢慢推動,也逐步建立起台灣人民對恢復兩岸交流的信心。目前小三通開放身分雖然僅限金馬民眾及人道的交流,相信很快會恢復常態,相信兩岸人民的互相信任與對宗教文化交流支持,會逐漸增加更多台灣人民的支持。兩岸保生繫心田,海峽同慶平和間,祝願善信傳萬代,慈濟惠眾護年年。今天慶賀心田宮保生大帝文化節,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受邀參加,備感欣喜,也代表金門人民祝賀心田宮保生大帝護佑民安,文化節活動順利成功!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代表團參家心田宮保生大帝文化節。記者陳森照攝影

平和縣坂仔鎮心田宮輪值軍營香主甲村民共迎保生大帝回殿心田宮,並舉行迎神盛典。據了解,心田宮是台中市最大的保生大帝宮廟——元保宮的母宮,位於坂仔鎮心田村,為省級涉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元末。清雍正年間渡台賴氏先祖為保合族平安順利,遂將心田宮保生大帝香火及神像奉請到台中市北區賴厝部,至乾隆45年興建「元保宮」。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不斷有台胞前來心田宮尋根謁祖,組團進香,旅遊觀光。

第九屆兩岸情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漳州平和開幕平和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不斷有台胞前來心田宮尋根謁祖,組團進香,旅遊觀光。本次宗教交流活動由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執行會長羅愛國、金門縣攝影家協會理事長陳森照擔任副領隊、協會常務監事陳奕紘擔任執行秘書、該會監事國際獅子會金門縣木蘭獅子會會長蔡佩純等一行20人,根據不完全統計,近20多年來,心田宮共接待台灣信士200多批3000多人次。([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隨團漳州平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