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新竹市新聞

適合現代人使用的頭皮護理產品 赫德士企業健髮

[台灣新聞雲]記者黃文庭/新竹報導

近日於新竹舉辦的國際健髮視訊研討會,會中有來自德國、義大利、土耳其、韓國、香港、台灣、越南、泰國、美國等專家學者參與。會中除了發表結合德國農業、藥學、醫學專家所研究的植物性健髮成分BIOCOMPLEX B11臨床實證資料,來自各國的代表也趁此機會交流各與會國家在頭皮護理產品的經驗與展望,並希望日後能有更多國家參與研究,發展出更多適合現代人使用的頭皮護理產品。

結合各國經驗發現,在整個疫情時代與即將到來的後疫情時代,人們對於頭皮護理產品的需求將會日益增加。來自台灣的赫德士企業林銘德總經理即認為,全球在這三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許多消費者因為施打疫苗或是染疫後的副作用,反而推升了國內健髮市場的快速成長。

赫德士企業的健髮品牌大使「永遠的軍中情人」方季惟也是在疫情期間親身感受到身邊親朋好友對於頭皮護理產品需求,以其自身的使用經驗分享親友及粉絲,並教導如何避免相信錯誤的偏方,應選擇科學性產品的重要性。

近年來方季惟投身公益不遺餘力並參與多場公益演出,每次出場表演都讓歌迷眼睛為之一亮。今年55歲的她,一頭秀麗長髮,身穿白色蕾絲洋裝,對台下歌迷露出燦笑,女神味十足。她透漏凍齡的祕密,就是從頭開始,維持健康作息,常保微笑。

新竹市香山天德佛堂落成開幕

[台灣新聞雲]記者 柌萱/新竹報導

新竹市香山天德佛堂今(18)日舉辦落成開幕儀式,由新竹市代理市長陳章賢、彌勒大道世界總會汪慈光總會長及民意代表等各界貴賓,共同揭匾剪綵。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歷經12年的努力,道場終於在今天落成開幕,市府團隊未來也會更用心市政、共創光榮的新竹,讓市民越來越幸福。

新竹市天德佛堂(新名:天澤佛堂)落成開幕儀式由彌勒大道世界總會汪慈光總會長、新竹市代理市長陳章賢等各界貴賓揭牌。(新竹市府提供)
新竹市天德佛堂(新名:天澤佛堂)落成開幕儀式由彌勒大道世界總會汪慈光總會長、新竹市代理市長陳章賢等各界貴賓揭牌。(新竹市府提供)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天德佛堂原址進出巷道狹小,不敷使用,於是重新尋覓土地,民國99年購得土地、105年取得建造、110年取得使用執照,歷經12年的努力,從湳雅街的巷弄遷建至中華路現址,終於在今天落成開幕,過程非常不容易。天德佛堂秉持著大愛精神弘揚理念,感恩、惜福、慈愛、包容、行孝道、遵守五倫八德的修持,在地方上熱心公益,也積極響應政府各項政策,發揮愛心協助社會賑災等,共同提倡環保愛地球及素食健康的理念,並向全球推廣「熱愛大自然,世界一家」,為社會注入正面的力量,祝賀開幕順利圓滿。

新竹市天德佛堂(新名:天澤佛堂)落成開幕儀式,彌勒大道世界總會汪慈光總會長致詞勉勵。(記者柌萱攝)
新竹市代理市長陳章賢致詞祝賀。(新竹市府提供)

汪慈光總會長致詞說,台灣宮廟數萬間,今天開幕的天德佛堂(新名:天澤佛堂),不是宮廟,是為了「世界一家」而蓋的。上天恩澤,讓大家生長在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其建設成功乃是沾了上天恩澤,大家在台灣見證彌勒佛的慈心,促使世界早日成一家,要帶給世界祥和、世界一家,帶給國家國泰民安,讓社會安寧和諧,家家幸福美滿,帶給80幾億人人都平安健康、快樂歡喜。全世界99.9%人人都有相同DNA、佛性,擁有同一位內在上帝,因為每個人吃的糖都是甜的、吃的鹽巴都是鹹的、吃的辣椒都是辣的,喝的醋都是酸的。彌勒佛要帶給全人類永世太平歡喜、和樂和諧合群。今日佛堂在新竹開幕,就是要帶給新竹市民、帶給全台灣幸福快樂歡喜。讓我們一起讓新竹、讓台灣成為最快樂幸福之島!

天德佛堂劉會長指出,新竹市天德佛堂成立於民國82年,原址在湳雅街,現址是新竹市中華路六段61巷35號,就在17公里優美的海岸線旁,未來將提供更好的身心靈教育訓練場所,更歡迎各界人士前往參訪,佛堂門前有兩尊笑咪咪的大彌勒佛張開雙手,就是隨時歡迎大家!

國際熱愛大自然清風教練團表演「世界一家」快樂操(記者柌萱攝)

民政處表示,全新的香山天德佛堂基地面積為4772平方公尺,背山面海,在建築物高點可遠眺香山海岸,風水極佳,環境清淨宜人,是身心靈教育訓練、休憩的絕佳場所。

民政處進一步說明,天德佛堂以弘揚道德仁義、真道至理、天理良心為志,豐富的熱愛大自然文化理念,引導大眾在「世界一家」的氛圍中,自然展現美的生命、呈現美的生活、發揮美的人生,成為心靈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社教中心。

新竹香山天德佛堂(新名:天澤佛堂)美麗莊嚴的夜景 (天德佛堂提供)

新竹香山天德佛堂(新名:天澤佛堂)美麗莊嚴的夜景,彌勒佛雙手歡迎大家 (天德佛堂提供)

新竹香山天德佛堂(新名:天澤佛堂)美麗莊嚴的夜景 (天德佛堂提供)

新竹動物園攜手樂高推出「探索吧!動物專家」挑戰賽

[台灣新聞雲]記者黃文庭/新竹報導

大小朋友最喜歡的元素都在新竹市立動物園!竹市府攜手樂高,即日起至9月25日推出樂高集章、動物知識挑戰賽,還有全台首度亮相的「樂高企鵝人偶」見面會。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新竹市立動物園歷經再生計畫,重新開園後成為外縣市遊客至新竹必訪景點之一、遊園人數倍增,本次活動合作攜手樂高,邀請國人一起到新竹市立動物園,探索園區、解動物生活習性相關知識,和孩子一起成為動物專家!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現年86歲的新竹市立動物園,為全台現址最悠久動物園,陪伴三、四代新竹人成長,前市長林智堅上任後,於106年啟動動物園再生計畫,歷經2年再生計畫,2019年底重新開園,成為外縣市遊客至新竹必訪景點之一,截至今年7月累積遊園人次突破3百萬人,重新擦亮這座被遺忘的動物園的招牌。

陳章賢代理市長指出,為了讓市民朋友更親近、了解動物園歷史,假日也安排專業志工進行定點解說,以說故事的方式進行導覽,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來了解動物園過往的歷史故事。

動物園表示,活動期間至動物園服務中心索取樂高®得寶®限定版動物園地圖(限量4000份),並依地圖指示參加活動走訪園區,尋找7種樂高動物,並合照、上傳樂高粉專,完成指定條件,將有機會抽中Duplo野生動物趣盒組。歡迎市民朋友帶著闔家大小,一起到新竹市立動物園尋寶。

動物園指出,活動期間之假日(9月17、18、24及25日)下午12點30分至16點30分,於服務中心旁舉辦「探索吧!動物專家」限定活動,完成任務挑戰即可獲得貼紙一張,憑貼紙可至指定店點兌換限定好禮(限量1400份,送完為止)。楊楚遠園長說,挑戰活動簡單有趣,非常適合學齡前孩童現場體驗,歡迎有興趣的親子前來挑戰。

此外,首度在台灣亮相的樂高吉祥物「樂高企鵝人偶」也將不定時現身園內,和大小朋友同樂,喜歡樂高的市民朋友一定要把握此次難得的機會拍照互動!

市府指出,市立動物園所在地新竹公園,1916年啟用至今,為全台少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106年啟動再生計畫,並對園區內歷史文物進行保存再生及修整現有景觀及機能,打造台灣最具特色的百年風華庭園,邀請市民周末走訪新竹公園,更不能錯過現正舉辦的「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

文化局說明,今年玻藝節以「透明大百科」為主題,規劃「透明大百科」主題館、「透明博物館」特展區、「透明苑」科技互動裝置與「透明市集」四大展區,展出逾百件玻璃藝術作品,以及「透明迪斯可」DJ Show等精彩展演,歡迎市民朋友可於本周末漫步於新竹公園,規劃一場動物與藝文的知性之旅。

新聞資料提供:新竹市立動物園

快來新竹「摸魚」!竹市小塹有約遊程探訪百年漁港秘境 9/5前參加旅展搶拿獨家禮包、再抽五星飯店住宿券

[台灣新聞雲]記者黃文庭/新竹報導

2022新竹國際旅遊暨伴手禮大展,即日起至9月5日於竹北體育館展開,新竹市政府獨家品牌「小塹有約」推出「風城討海人的一日『摸魚』計劃」,獨家探訪百年漁港秘境萬昌造船廠、永昇製冰廠、漁船醫院,並前往明發定置漁場見識在地人「搶魚大作戰」。市府表示,凡現場報名者即送市府獨家禮包,數量有限;參與現場活動者,還有機會抽到新竹五星級飯店一泊二食住宿券!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新竹市為北台灣最早發展的城市,曾是清代台灣重要的貿易、軍事港口,也是北台灣最大漁場,擁有全台少數「有門」的新竹漁港、漁船醫院等漁村特有景緻,距離市區僅15分鐘車程,背後百年故事卻鮮有人知,邀請國人跟著小塹有約重新認識新竹,看見新竹城市發展縮影。

李世珍副市長今(2日)出席旅展記者會時表示,市府連續七年推出「小塹有約」活動,以深度旅遊形式,帶領民眾體驗在地風貌、探訪巷弄故事,至今突破5000人次報名參加,引發熱烈回響。今年首度推出「風城討海人的一日『摸魚』計劃」,透過以海為生的在地居民、職人視角,帶領遊客認識海洋與新竹在地產業連結。

城銷處長林正光表示,「風城討海人的一日『摸魚』計劃」透過專業在地導覽員以單車漫遊形式,帶領遊客參觀新竹海線傳承五代的萬昌造船廠,親眼見證造船過程,壯闊景象猶如來到電影製片廠;全港僅存唯二的永昇製冰廠,負責提供漁民保存漁貨專用大冰磚,讓漁船放心前往外海作業,不必趕著當天往返,也讓遊客親自體驗將大冰塊打成碎冰的過程。

他指出,經過討海人的生活後,沿線前往明發定置漁場體驗刺激的漁獲拍賣,而漁場旁邊即是北台灣最大的濱海濕地,蘊含豐富生態資源,帶領遊客海邊尋寶認識生態,最後前往直擊烏魚生長環境、認識烏魚子製成,報名網址(https://walkin.tw/tour/900)。

城銷處指出,旅展期間每日也安排「小塹有約-達人分享」及「有獎徵答」等舞台活動,市府所推出獨家禮包內含新竹傳統老店名產,有全台灣知名度最高的新福源花生醬、百年老店出品的丸竹艾草皂、淵明水蒸蛋糕及彭成珍餅舖的產品等。

城銷處說明,9月2日至9月5日,邀請民眾蒞臨「2022新竹國際旅遊暨伴手禮大展」,好吃、好玩又好逛,也特別安排「島內散步」每日講座,與民眾分享好吃好玩的新竹市。「小塹有約」後續將再推出「風城老派購物趣」及「夜的舊城」兩條路線,詳情請關注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臉書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inghsinchu )。

新聞資料提供:整合行銷科

翻轉公廁印象!竹市護城河、州廳公廁都有免治馬桶 使用受好評

[台灣新聞雲]記者黃文庭/新竹報導

針對部分民代指稱竹市於護城河裝設免治馬桶,使用率偏低、市民反映普遍不佳等言論,市府指出,2019年啟動護城河公廁環境改善工程,創全國之先於開放空間裝設免治馬桶,盼逐步提高公共廁所水平,讓市民享受如同在家如廁的舒適感與安心感。

環保局指出,市府自104年起積極向環保署爭取補助改善老舊公廁,啟動「全市公廁大變身」,108年也成功獲環保署核定優質公廁及美質環境推動計畫補助,共改造全市46座公廁,包含青青草原、影像博物館、演藝廳等處,並創全國先例,於護城河畔公廁裝設免治馬桶,翻轉過去公廁髒臭濕形象,廣受市民好評。

城銷處也指出,竹市公共空間裝設免治馬桶共兩處,分別位於護城河旁及州廳,具示範性質,考量護城河為觀光熱門造訪景點,公廁使用率高,過去環境老舊、潮濕、髒臭,免治馬桶則兼具節能及衛生等優點,盼提供遊客乾淨衛生的如廁環境;另在清潔維護方面,每日定時打掃多次、廁所內也放置酒精,方便民眾消毒清潔座墊。

市府發言人楊汶璇指出,公廁維護和改善不僅關係市民生活,也是觀光旅遊設施重要環節,對於部分民代過去從未關心這項政策,如今是刻意誤解還是接收到錯誤資訊,不得而知,這當中應該有什麼誤會。

新聞資料提供:城銷處、環保局

打破全國紀錄!許嘉維勇奪大專田徑公開賽10000公尺競走冠軍 竹市今表揚「體育有功人員」辦市集同歡

[台灣新聞雲]記者黃文庭/新竹報導

「2022新竹市體育有功人員表揚暨運動市集」今(4)日在港南運河公園盛大登場,結合運動i臺灣國民體育日系列活動,表揚新竹市體育有功人員辛勞,更表達感謝。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透過表揚活動讓各界都看見運動員們背後的辛勤努力與付出,市府會全力支持並持續扎根基層選手、健全體育產業與發展全民運動。

陳章賢代理市長指出,不論賽事籌備、運動員訓練、參賽,這兩年在疫情影響下都增添不少難度,但竹市選手仍不鬆懈積極備賽,並且在自行車、射箭項目等項目拿下優異成績,不論是教練、選手還有一路相伴的家人,專注努力的精神都值得敬佩。

教育處表示,今年新竹市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傑出男運動員」選手許嘉維,他在111年度全國大專校院田徑公開賽大專男甲組10000公尺競走獲得第一名,並突破大會紀錄及全國紀錄;今由許媽媽代表領獎,同感榮耀,許嘉維也說,「非常開心拿下這個獎項,會努力超越自我,持續訓練」。

建華國中藍曉雲專任運動教練獲頒今年「績優教練」獎,目前擔任自由車項目專任運動教練的她不僅只是帶隊拚成績,更是非常注重學生的品格,用心帶領學生成長。她也說,無論是碰到什麼樣的天候、疫情,賽事提前或是延後,她與選手的責任就是必須「努力向上、全力以赴」完成賽事。

教育處賴榮光處長表示,111年度全國身障運動會,新竹市輪椅網球團體賽已蟬聯七屆冠軍,他指出,市府近年積極推動友善身障者的無障礙環境、無障礙微旅行、手搖自行車等多元服務,並推動各項比賽參賽經費及獎勵金等政策,期待本市能持續培養出更優秀的身障選手,為新竹市寫下更多輝煌成績。

教育處表示,今年共表揚績優男運動員林郡章、許嘉維、戴加揚;績優女運動員郭怡萱、廖祐菲、張涵茜;績優教練高慶華、藍曉雲、曾冠諦;最佳運動團隊獎香山國小射箭隊、新竹市輪椅網球隊、成德高中拳擊隊;基層運動推展獎袁知明、黃煜軒;體育志工奉獻獎陳文琮及特殊奉獻獎林燦輝。

教育處指出,109年起,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從原先的室內走出戶外,搭配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2.0計畫」,重塑不同以往的頒獎新型態,今年更是第三度結合運動i臺灣國民體育日系列活動,與運動員攜手推廣全民運動風氣。

教育處表示,今年的表揚活動結合水上SUP立槳運動及陸上運動市集闖關,將運動元素結合觀光推廣,期望藉由「運動i台灣,竹市i運動」系列活動,讓更多市民能夠從不同領域接觸各種運動項目,不分年齡、性別,一起動起來!

新聞提供單位:教育處體育保健科

「2022仲夏藝文季」《雲門舞集》壓軸登場 陳章賢代理市長與三千民眾共賞《十三聲》新竹限定版

[台灣新聞雲]記者黃文庭/新竹報導

「2022仲夏藝文季」跨越數個月的精彩,於今(4)日晚上七點三十分在市府前廣場由「雲門舞集」帶來鉅作《十三聲》,以新竹州廳為舞台背景,並融合現代舞蹈與燈光藝術,打造「全台唯一」新竹限定版的視覺饗宴,將最優質的藝文表演回饋給新竹市民。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這是雲門舞集睽違20年後再次回到新竹市戶外公演,吸引逾3000名民眾爭相一睹國際級的表演,也為今年仲夏藝文季畫下圓滿句點。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市府每年都邀請享譽國內外的藝文團體來到新竹市演出,「仲夏藝文季」至今已舉辦第8年,累積48場次,累計逾19萬人次到場觀賞,是新竹市每年夏天最受大朋友、小朋友期待的盛事。

他說,八年前,市府團隊在林智堅前市長帶領下,為了讓新竹市民就近欣賞優質的表演藝術,也為了讓國內的表演團體有一個可以盡情發揮所長的舞台,因此特別舉辦仲夏藝文季,並且市府定會將這個活動繼續傳承下去,謝謝所有表演團體帶來精湛演出及全體市民朋友熱情參與。

「我們不要再等20年了!好不好!」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表示,今晚無論如何一定會將最精采的表演呈現給市民朋友,雲門兩年前就與市府約定,要將現代舞蹈、燈光藝術與百年古蹟結合,而今晚就能欣賞雲門舞集帶來的新竹特別版《十三聲》,也謝謝市府夥伴、志工夥伴的合作,才能完成如此精彩的演出。

「真的精彩!太值得了!」市民黃小姐今年欣賞了兩場仲夏藝文季演出,第一場是優人神鼓在青草湖、還有就是今天雲門舞集的《十三聲》。她說,很開心看到的這兩場演出都非常精彩、有專業的表演團隊,希望明年市府能繼續舉辦仲夏藝文季、再給市民精彩的演出!

文化局長張馨之表示,《十三聲》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創作,以六○年代的「艋舺」為背景,以一位人稱「十三聲」的賣藝傳奇人物汲取創作靈感,給予民間風景一個舞台,透過專業舞者的肢體表現,傳達給觀眾無限想像。

本場次更特別的是,以95歲的國定古蹟新竹州廳為舞台背景,舞者以身體為話語,與這棟老建物共同演繹出六○年代的艋舺百態,並將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用表演串聯起來。

文化局指出,2022年仲夏藝文季系列活動從7月9日到9月4日,共推出7場經典鉅作,讓市民朋友不用舟車勞頓,走出家門就能享受精彩表演。《十三聲》為仲夏藝文季系列活動壓軸場,「雲門舞集」透過現代舞蹈融合在地古蹟,創造獨一無二的演出,今晚的微微陣雨也讓本次演出為每個家庭留下難忘夏日回憶。

文化局補充,《十三聲》編創團隊集結國內外各界菁英,由藝術總監鄭宗龍、跨界音樂人林強譜曲、劇場鬼才蔡柏璋指導、出版設計界「金蝶獎」金獎得主何佳興設計視覺、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王奕盛負責影像設計,燈光設計沈柏宏,聯手演繹「台灣浮世繪」,運用絢麗螢光的視覺色系,帶來超前衛藝文饗宴。

新聞資料提供:藝文推廣科

全猿主場有臺大PM學程身影 400師生留下家庭日美好回憶

[台灣新聞雲]記者黃文庭/新竹報導

能有一種運動可以一口氣凝聚近400位各行各業菁英的人氣,棒球應該是第一選擇了。8月27日傍晚,睽違兩年的臺大 PM 家庭日活動,在桃園樂天棒球場熱鬧展開;PM家族成員與眷屬們,組成了一支超大型啦啦隊,在現場為支持的球隊歡呼加油,也為自己平日繁重的工作、生活與課業壓力暫時紓壓。

臺大進修推廣學院院長謝明慧(左二)與PM學生會與PM校友會合影

這場活動由臺大進修推廣學院 PM 學生會主辦,臺大PM校友會以及臺大進修推廣學院協辦,並號召歷年臺大 PM 校友及在校生共襄盛舉。臺大PM學生會包下球場本壘板後方的最佳位置,邀請中華職棒前會長吳志揚、 U12中華隊選手莊博淵、夢無限棒球俱樂部、臺大進修推廣學院院長謝明慧等多位師長到場同樂,也準備家庭日限定版紀念品贈送給與會者。

U12中華隊選手莊博淵(圖中)與台大PM家族合影

現場贈送家庭日限定版紀念品給與會者

「事業經營」為主軸的臺大PM學程,分成事業經營、事業經營法務,與生物科技三個碩士在職學位學程,同學在求學的兩年期間,需要利用週末假日到校上課,忙碌於工作、生活與課業的三重壓力下,往往犧牲與家人同遊同樂的時光,再加上這兩年的疫情等因素,許多親友無法經常相聚,也因此「好久不見」這句話,成為當天在現場每位PM家人們見面的第一句寒暄,也透露著對彼此的關心及思念。

這次家庭日也邀請桃園知名社區棒球隊「夢無限棒球俱樂部」的球員及家長到場一同觀賽,「夢無限棒球俱樂部」由職棒退役球員林家緯創立,其中包含他指導的「芭里國小棒球隊」。林教練感謝主辦方的邀約,讓小朋友在平時辛苦訓練之餘,也能到職棒的球場欣賞精彩的比賽。他說:「看著場上職棒選手的拼勁及專業的表現,希望能激起球員對棒球的決心。」

活動當日適逢樂天球團主題日ARMY PARTY,今年也是ARMY PARTY十周年,在五堅情激情的開球後,樂天桃猿對抗統一 7-ELEVEN 獅的比賽正式開打,「情歌天后」奶茶劉若英,久未公開露面,也在當晚登上全猿主場,獻唱多首經典歌曲,讓PM同學聽得如癡如醉,也讓與會師生們留下美好回憶。

臺大PM學生會會長楊孝妤感謝各方的協助,並且表達期許:「希望藉由這次家庭日的活動,串聯師長、校友和在校生,也邀請眷屬一同參與活動,共同凝聚PM向心力,也希望未來能吸引更多優秀的各界菁英,一起加入臺大PM學程,壯大PM家族。」

資料提供:詹翔欽

台灣樂天棒球隊總經理 大石 幸潔(左二)與臺大PM學生會合影

展現新竹縣藝文新亮點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昆霖/新竹報導

為了修復及活化新竹縣歷史建築、展現藝文亮點,新竹縣長楊文科日前(8月29日)率領文化局團隊拜會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爭取補助6項文化資產修復及2個亮點藝文展演活動,獲得李永得部長善意回應,允諾優先補助緊急防護及本體修護工程。

楊文科縣長表示,這次主要爭取項目包含縣定古蹟關西分駐所第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內灣派出所緊急防護及修復再利用規劃設計、新埔大平製茶工廠、竹東甘屋渤海堂、竹北東平問禮堂等6項文資修復計畫,以及東興圳光藝節、蕭如松百年冥誕紀念臺中亞洲大學巡迴展等藝文活動,這些都是竹縣重大文化建設及活動,期待文化部挹注資源,讓新竹縣藝文展現新亮點。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李安妤局長說明,內灣派出所、新埔大平製茶工廠等文資本體坍塌,亟待搶修;關西分駐所文資園區部分活化有成,需文化部支持修復的最後一哩路。而東興圳光藝節去年首度辦理,以光環境打造公共空間,頗獲好評,預計續辦以推動民眾之美感體驗。

另外,今年是蕭如松老師百年冥誕,為推廣蕭如松的藝術成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將辦理「蕭如松百歲冥誕紀念巡迴展」,並巡迴至臺中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展出相關精彩作品。文化局統計,上述計畫預計爭取補助經費約7078萬元。

楊文科縣長拜會文化部爭取支持

李永得部長在聽取簡報,詳細了解每一個項目現況後,表示文資6項計畫將視輕重緩急給予支持與協助,優先補助緊急防護及本體修復等工程,其中關西分駐所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將以主體修復工程為主要補助方案;另2項文化活動,也責成部內相關單位,評估後續協助方式。李永得期待新竹縣文資空間能有效修復活化,藝文活動深化效益,展現文化內涵及光彩。

楊文科縣長上任以來努力推動五支箭、十大交通建設、共融式特色公園等重大建設,在文化建設也著墨很多,如興建國際級的縣總圖書館、續修縣志、推動閱讀、復振客家文化等,希望新竹縣除了科技、經濟表現亮眼外,也能在文化方面帶給縣民更加多元豐富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