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新竹縣新聞

國際聯青社台灣總會47屆全國大會 王副市長出席祝賀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國際聯青社台灣總會第47屆全國大會,今(4)日在臻愛花園飯店舉行,400多名社友齊聚一堂。副市長王育敏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祝賀,感謝聯青社友們投入社會公益不遺餘力,也期待未來聯青社與市府公私協力推動市政,使台中成為幸福有愛的城市。

王副市長表示,市府努力建設台中,盧市長連任後打造「幸福三部曲」持續推動各項市政工作,並提供從小到老的全齡社會服務,例如推動公托倍倍增、公幼再加量、區區親子館以及生育津貼加碼等福利服務,讓年輕人敢生且有能力養孩子;對資深市民推出六都最優補助的敬老愛心卡,廣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青學苑及長照據點等,讓家中每一個長輩都能安心享老。市府會持續以「幸福城市、台灣共榮」為目標,「讓城市的幸福蛻變」成為現在進行式。

社會局表示,聯青社長期致力於發展、鼓勵及培養青年領導才能,聯青社友們積極投身關懷長者與弱勢家庭,辦理捐血活動及淨山淨灘等社區服務工作,期待未來聯青社能持續投入社會服務,關懷社會,一起讓台中變得更好。今日活動,除王副市長,苗栗縣卓蘭鎮長詹錦章、台中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虞承宗也到場祝賀。(6/4*12)*社會局

「替未來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竹市凍卵補助正式上路 高市長:讓愛穿越時間,預存卵實力,新竹市挺妳!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讓愛穿越時間,預存卵實力,新竹市挺妳!新竹市政府率先提出符合時代趨勢、國際價值的「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試辦計畫」今(11)日上路,市長高虹安表示,包含AMH卵巢功能抽血檢驗2,000名及凍卵療程1,000名,將使25-40歲設籍本市的女性受惠,合計最高補助達3.1萬元,市府做女性人生規劃最大的後盾,「讓愛穿越時間」,新竹市挺妳!

高市長表示,感謝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新竹市醫師公會、新竹市診所協會,以及本市人工生殖科專家提供專業意見、大力配合,與市府共同打造0-6歲市府養的城市願景,順利推動「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試辦計畫」能夠在新竹市落地實施,並引起全國民眾的迴響。「不要讓時間成為妳的壓力。」同為女性的高市長說,女性在人生有許多重要決定,生育規劃與現實環境無法兩全下,我們必須推出符合時代趨勢的友善政策。高市長指出,市府首推AMH卵巢功能檢測讓25-40歲育齡婦女了解本身卵巢的健康狀況,後續還有凍卵療程及凍卵管理費,合計最高補助3.1萬。高市長說,市府做女性人生規劃的最大後盾,在鼓勵生育前提下,讓愛穿越時間與空間,預存卵實力,每個家庭都能有未來的希望。

「竹市的凍卵療程補助是全國的創舉」新竹馬偕醫院院長翁順隆分享,感謝高市長拋磚引玉,凍卵補助對女性朋友是很大的福音,盼女性朋友們響應凍卵,為將來做準備,同時也呼籲大家越早凍卵,未來懷孕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做了凍卵的決定,有如拿到了勇氣的徽章,也替未來種下一顆希望種子。」在本市送子鳥診所完成凍卵的溫小姐表示,很高興市府推出這樣的政策,她因為接觸小孩的笑容變得快樂,開始有生育的想法,所以配合人生規劃選擇在35歲進行凍卵,不會因年齡受限造成生育壓力,並在完成凍卵療程後有一種自由與希望的感覺;另一位江小姐在31歲時因自身AMH值偏低,進行後續凍卵療程,婚後以試管嬰兒生下第一胎,她呼籲女性朋友可透過AMH檢測,及早了解生育狀況,並在先進醫療輔助下好孕圓夢,十分贊同新竹市能有如此前瞻性的措施。

衛生局長陳厚全表示,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新竹市面臨三高的人口特性,即初婚女性平均年齡高(110年女性本市30.7歲、全國30.4歲)、第一胎平均年齡高(110年本市31.5歲、全國31.2歲),及生育平均年齡高(110年本市32.92歲、全國32.29歲),市府透過0-6歲市府養及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計畫,促使年輕一代「願婚、敢生、樂養」,並讓育齡婦女得以規劃生育期程,順利孕育下一代。

衛生局表示,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試辦計畫分為2個項目,第一項為凍卵療程補助,本市合作人工生殖機構包括: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送子鳥診所、江婦產科診所及林正凱好孕診所,其對象為申請日前設籍新竹市滿1年之25-40歲的女性名額1,000名;第二項為AMH抽血檢測補助,即為卵巢功能做健康檢查,包含上述4家人工生殖機構,及本市其他7家院所,含新竹國泰醫院、興世紀婦產科診所、陳建銘婦產科診所、和平婦產科診所、楊進樑婦產科診所、南門綜合醫院、宏偉婦產科診所共計11家,補助對象為112年1月1日前設籍於新竹市25-40歲的女性名額2,000名。

衛生局補充,為提高申辦之便利性,衛生局和 市府 行政處充分合作,民眾可至「新竹市數位市民整合服務平台」,註冊登入後填寫申請單,依相關流程至合約院所完成AMH抽血檢驗,及經醫師評估完成凍卵療程者,即可申請補助;同時也可至本市衛生局臨櫃申辦。衛生局另提供符合AMH檢測補助對象,贈送祝你好孕御守一份;符合凍卵補助對象,也贈送希望好孕罐頭盆栽一份,祝福大家種下希望種子,未來好孕順利。如有相關疑慮請至新竹市衛生局網站(https://reurl.cc/RvpQ56)查詢或電洽5355191轉333分機。

今日出席貴賓有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新竹市診所協會理事長陳建銘、台灣婦科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潘世斌、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院長翁順隆、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楊俊仁、送子鳥生殖中心經理張芯瑜、林正凱好孕診所院長林正凱、江婦產科診所院長江正傑、和平婦產科診所院長陳哲男及立法委員邱臣遠、鄭正鈐、市議員林慈愛、孫鍚州、李國璋、鄭慶欽、吳旭豐、宋品瑩、黃文政,以及埔前里里長蔡萱燁、公園里里長林季蓉皆共襄盛舉。

竹塹媽祖文化祭登場 市長高虹安邀民眾體驗竹塹古城歷史文化

[台灣新聞雲]記者 周建芳/台東報導

新竹市政府與新竹內天后宮攜手辦理竹塹媽祖文化祭,於今(6)日熱鬧登場,結合內天后宮遶境活動,展開竹塹古城巡禮,今年主軸為竹塹城古城門,於今日下午從舊北門位置鄭氏家廟出發,環繞竹塹四城門,並開放信眾「鑽轎腳」消災解厄。市長高虹安特地至鄭氏家廟發放茶飲供民眾消暑解渴,並邀民眾體驗竹塹古城歷史文化的魅力。

市長高虹安表示,「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媽祖是台灣人民最重要的心靈依靠,在每年元宵之後到三月廿三之間,各地媽祖的遶境活動更是台灣民間最重要的宗教活動,有白沙屯拱天宮及大甲鎮瀾宮等著名的隨香活動,都吸引上萬民眾熱烈參與。而新竹也有熱鬧的遶境活動,今年內天后宮將遶境結合新竹在地文化,不單單只是遶境,更讓市民能夠更認識竹塹古城歷史文化。

內天后宮董事長林振森表示,今年與市府共同攜手合作「2023竹塹媽祖文化祭」,於今日上午8時展開車巡遶境,下午2點左右則在鄭氏家廟開始徒步遶境,吸引近3千人參與,步行隊伍更長達1公里,讓活動進入另一個高潮,媽祖巡經竹塹四城門時,將短暫停駕半小時,並開放信眾「鑽轎腳」消災解厄。

民政處指出,新竹市現在僅存的城門只有東門(迎曦門),此次遶境從古城北門(拱宸門)位置出發,途經南門(歌勳門)、東門(迎曦門),最後抵達西門(挹爽門),現場除有媽祖駐駕以外,也會有城門簡介,盼藉由活動找回被遺忘的古城門。

民政處表示,內天后宮為新竹知名的媽祖廟之一,建廟迄今275年,是當地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全年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每年農曆3月舉辦媽祖繞境出巡,也是新竹一大宗教盛事。內天后宮媽祖一年一度遶境,主要科儀有祈安典禮、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及安座等典禮,這些儀式除了具有宗教意義外,也同時有安撫人心、強化信仰的作用。

竹市首座!「溪埔子人工濕地」通過國家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打造水岸新視野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溪埔子人工濕地」於今(112)年3月通過行政院環保署審查認證,成為新竹市首座以人工濕地為主題之戶外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是轄內第5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今(3)日特舉辦揭牌儀式,市長高虹安邀請民眾來體驗優質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人工濕地,了解「淨化水質及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提升環境素養,為愛地球盡心力。

「像健達出奇蛋一樣,三個願望一次滿足」高市長表示,人工溼地的功能除了可以汙水處理淨化水質,還可以建造豐富多元的生態系,以及它同時也是一個環境教育的場域,感謝環保署補助市府2,764萬的經費,讓我們建置人工濕地,並在今天正式通過環境教育設施的認證。「中央跟地方攜手合作」高市長說,盼未來學校以及社區鄰里可以多多利用溪埔子人工濕地公園,進行學習及休閒的活動,了解「永續宜居」的觀念,能從大家的生活當中落實,一同為愛地球盡心力。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葉俊宏表示,恭喜新竹市拿到這一次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同時也盼溪埔子人工濕地,能成為竹市孩子的戶外教室,讓學生們可以在戶外進行學習。葉主秘補充說明,人工溼地的好處包含,利用較少的能源淨化水質,同時也可以創造一個生態系統,並避免水體的汙染,相信這樣的自然生態工法也是符合在場荒野保護協會的理念,期待未來讓更多學生及民眾認識到這麼好的環境教育場域。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溪埔子人工濕地位於頭前溪溪洲橋下游200公尺高灘地,占地12公頃,主要功能為淨化溪埔子大排的家庭污水,改善頭前溪水質及打造河岸親水環境。每年可處理家庭生活污水水量達474萬5,000公噸,每年可削減生化需氧量86.5公噸、懸浮固體物103.9公噸、氨氮8.8公噸。人工濕地以「水質淨化、都市公園、親水空間、休閒遊憩、永續經營」5大設計方向,採重力流方式,自然引進溪埔子排水系統的生活污水,運用水生植物的淨化能力,去分解生活污水內的污染物,讓污水淨化後排入頭前溪。

環保局指出,市府秉持「永續宜居」理念治理環保,用心維護新竹的母親之河頭前溪水質,於轄內頭前溪上下游設置柯子湖、溪埔子等2處人工濕地公園,減少生活污水對流域水體負荷。再發揮「新竹好學」行動力,推動環境教育新視野,串聯水文與人文,整合溪埔子人工濕地公園現有資源,融入環境教育、人文歷史、生態景觀等多元面向,與機關、學校、水環境巡守隊,共同建構與環境共存的優質教學場域,打造生態保育、休閒休憩及環境優化兼具的微笑新竹左岸。環保局說明,溪埔子人工濕地環教課程,以自然生態與水質保護為規劃重點,利用自導式解說牌體驗自然,截至今年3月共計辦理24場次、1,810人次參訪,深受民眾肯定讚譽。歡迎各界踴躍申請環境教育課程、參觀導覽服務,了解人工濕地如何淨化污水,觀察水域生態,站上觀景平臺瞭望美麗的河岸,體驗生機蓬勃的大自然協奏曲。洽詢窗口為水及土壤污染防治科林先生、陳小姐(03-5368920分機3009、3007)。

今日「溪埔子人工濕地」揭牌儀式,由新竹市舊社國小金獅隊帶來精彩的開場表演,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組長魏國鈞,市議員李國璋、吳旭豐、宋品瑩、林慈愛、徐美惠、鍾淑英、陳啓源、廖子齊議員助理、林彥甫辦公室主任、紅蜻蜓水環境巡守隊隊長塗夢龍、新竹市香山區東香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雪美、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新竹市東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瓊林、舊社國小校長莊傑志、北門國小校長李敦仁、南寮國小校長李佳穎、陽光國小校長謝佳曄、三民國小總務主任張秀光、舊社國小家長會長蔡文盛,皆到場共襄盛舉。

2023回收生活節起跑式逾500人響應! 高市長化身環保大使 鼓勵回收代替棄置愛地球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市府環保局今(1)日於新竹大遠百舉辦「回收生活節起跑式」快閃活動,特別加碼3台筆電或7吋以上平板電腦可升級兌換500元大遠百禮券、2支手機升級兌換50元超商商品卡,兌換人潮十分踴躍,現場逾500人參與,回收廢筆記型電腦、廢平板及廢手機共計253台。市長高虹安現場化身環保大使,協助民眾回收廢資訊用品兌換現金抵用券,並呼籲「回收代替棄置」,共同維護環境品質,共創乾淨無毒、資源再利用的環保家園。

高市長表示,2023回收生活節自5月1日至6月30日,感謝轄內3C賣場及量販店對於環保活動的支持認同,一同與市府推動回收生活節,更感謝市民朋友熱情參與及對環保回收的用心。高市長也提醒,別任意將廢資訊產品當作一般垃圾丟棄,內含重金屬成分恐影響人體及環境,環保教育必須落實在生活之中,市府會努力為市民打造永續城市。

排隊搶頭香的陳姓夫妻檔表示,昨天才在環保局官網看到活動資訊,剛好家裡有3台廢筆電,今天上午11點多就到現場排隊等待兌換,親自從高市長手上領到500元遠百禮券,讓夫妻倆直呼:「好開心、好特別的體驗!」;吳先生也開心地展示從高市長手中兌換到的遠百禮券500元,他說,感謝市府辦理這次快閃活動,趁機清理家中壞掉的3台廢筆電跟平板,順便帶老婆來買母親節禮物,還俏皮說道:「有快樂的老婆,才有快樂的生活」。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新竹市「回收生活節」邁入第6年,感謝市民朋友的響應,累計參與人數7,244人次,回收廢資訊產品超過1.3萬台,今年回收生活節首場快閃活動於大遠百舉辦,並加碼限量好康,鼓勵民眾踴躍兌換。江局長說明,今年與3家量販店(愛買、大潤發忠孝店、大潤發湳雅店)及3家3C賣場(NOVA資訊廣場、順發3C新竹店、順發3C經國店)合作,民眾提交回收6類資源物,可兌換10元到100元不等的現金抵用券,兌換當日即可折抵使用,落實資源循環,就環保行動的示範效果別具意義。

環保局說明兌換標準如下,廢筆記型電腦1台100元、廢平板電腦7吋以上1台100元、廢鍵盤1台10元、廢手機1台20元、行動通訊相關配件(包括旅充、座充、電池、耳機、手寫筆、傳輸線及讀卡機)1公斤10元、廢電扇1台50元。除NOVA新竹店不收取廢電扇外,其他5家業者皆全品項回收,每人每類資源物限兌換3份,數量有限兌完為止,也提醒民眾提交手機及廢資訊物品之前,請務必刪除內部個資。

環保局補充,現金抵用券限於各辦理回收之3C賣場或量販店直接購物折抵使用,使用期限至明(113)年6月30日止。鼓勵民眾共同打造全民綠生活,一起重視環保,提高環境品質、節能減碳,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7永續能源、SDG11永續城市、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打造宜居永續的新竹市。最新環保訊息請關注新竹市環境保護局資源回收網:https://hccepb.ihc-recycle.com.tw/ 。

八縣市攜手青年開創未來 侯友宜:跨域治理讓北臺共好

[台灣新聞雲]記者 彭嘉煒/新北報導 

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今(23)日舉辦「青年創議市集-北臺政策提案競賽入圍發表會暨合作議題宣言」,新北市長侯友宜上午合體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基隆市長謝國樑、新竹縣長楊文科、宜蘭縣長林姿妙、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及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共同出席青年創議市集活動,期許以「更便利、更安全、更乾淨、更繁榮」四大核心理念,攜手合作讓北臺灣變得更好。

侯友宜表示,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迄今已20年,是各縣市政府共同研擬合作機制和交流經驗的重要管道,不論是軌道建設、河川治理、教育文化、觀光產業及犯罪防治等都是跨行政區、跨領域、跨部門共同合作才能順利推動,未來北臺灣八縣市將持續秉持「更便利-跨國旅遊購物更方便」、「更安全-救護網建立讓國人更安全」、「更乾淨-流域治理讓環境更乾淨」、「更繁榮-產業投資讓經濟更繁榮」四大理念,攜手合作讓臺灣共榮共好。

侯市長說,今年的合作主軸是「攜手新世代.開創新未來」,市府特別舉辦「青年創議市集」,以「市集」一詞代表議題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次提案競賽共徵得42件創意提案,其中13組團隊入圍,不論是「數位辨識的寵物協尋系統」、「Walk2Save 走路集點」等創意提案都非常實用!他也強調,青年朋友有創新點子,政府就應做他們的後盾,不僅協助媒合私部門,更應帶頭將他們的創新思維結合政策推行,讓青年朋友參與公共事務,立足臺灣、放眼國際,也期盼透過世代合作開創新局,提升國際競爭力。

城鄉局表示,8縣市9大議題組共同提出合作提案共計42件, 7大提案亮點分別為「路邊停車費共同繳費平臺」、「跨縣市合作推動整合停車賸餘車位即時資料」、「跨縣市幸福保衛站」、「北臺八縣市遊程伴手禮配送服務」、「跨區通報支援」、「特色產業招商合作」、「北臺跨流域污染治理合作計畫」,是今(112)年度8縣市區域合作的重點策略,後續合作細節及執行方式將由8縣市持續共同討論推動。

郭台銘:台灣須維持和平 提3個自信「開啟大談判時代」

[臺灣新聞雲] 記者 黃文庭/新竹報導
郭台銘今(22)日於新⽵攻城獅籃球隊訓練場舉辦「郭台銘 有話對你說! ChatGTM」,與于美⼈、朱學恒⼀同座談交流,吸引近500人到場。三⽅針對「戰爭與和平」提出各⾃觀點。

首先于美⼈以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提出:「談到戰爭就⼀定會有⼈是輸家, 但沒有⼈是贏家。」因此為⼈母的于美⼈認為,台灣與中國不應該掉⼊意識形態的陷阱,並強調「我不是失敗主義者,但我們應該要超脫國家的層次共同追求雙⽅的平衡。和平在台灣不應該是禁忌的詞彙!」

朱學恆則引⽤柏拉圖理想國的經典:「拒絕參與統治的⼈,會被更糟糕的⼈統治。」指出台灣安逸幸福的⽇⼦已經不存在「因為台灣現在不是和平政治,⽽是處於亂世」。⽽現在我們上⼀代無法解決的問題,卻交由下個世代來犧牲, 這是不公平的。

郭台銘則以「台灣不要變成亞洲彈藥庫,要變成科技島」為題,分享⾃⼰對於台灣未來的期許,以及如何運⽤⾃⼰的國際經驗擘畫縝密的發展藍圖,讓台灣能夠真正避免戰爭,並為中華民國的未來定錨。

郭台銘⾸先指出台灣的困境:「全世界都認定台灣會成為下⼀個烏克蘭」,無論是訪美拜會的學者或是產業先進;或是訪⽇時所拜會的前⾸相,⼤家都對於台海的現況「萬分憂⼼」。

郭台銘形容台灣就像是「⾛在鋼索上的獵物,只要中國或美國稍微拉緊⼀點, 台灣就會摔個粉⾝碎⾻。」然⽽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台灣終將需要在兩者之間「選邊站嗎?」郭台銘認為,台灣應該能夠⾛出⼀條「中美等距」、「台⽇命運共同體」、「世界命運共同體」的「新中間路線」。

郭台銘指出,要達到「新中間路線」台灣需要具備三個⾃信:

第⼀個⾃信是開啟「⼤談判時代」,郭台銘指出台灣應該要以科技發展以及經濟實⼒做為談判的籌碼。美、中之間的問題是雙⽅的不理解,⽽台灣的優勢就是與美中雙⽅都互動很深,「台灣在⼤談判時代擁有最好的關鍵位置,不必在國際政治中玩零和遊戲」,談判講究的是「優勢、劣勢」,是追求平衡的過程。

第⼆個⾃信:「台灣可以『有尊嚴』的和平,安全和尊嚴並不衝突,但尊嚴的前提是要有實⼒,經濟科技實⼒就是尊嚴最好的基礎。」我們不應該「為反對⽽反對」產⽣無謂的內耗。台灣應該要運⽤⾃⼰的經濟優勢維持有尊嚴的姿態,並發揮談判能⼒讓台灣有尊嚴的維繫和平。

第三個⾃信是轉變成「亞洲科技島的⾃信」。郭台銘指出:「台灣有被世界需要的優勢,我們不也正在幫助中國跟美國及全球的經濟⾛上復甦之路嗎?⽽這個優勢能夠幫助維持我們的尊嚴。」他強調:「我們正在歷史的轉捩點上,民進黨政府整天跟軍⽅打交道,美國⼈以防衛台灣為名,把台灣政府及民間所有的資源及戰略佈局都押上『戰爭』、『防衛』之途」,然⽽台灣已經站在科技島的⾨檻上,應該利⽤在科技領域的深厚基礎轉變成亞洲科技島,讓台灣的被需要成為有尊嚴和平的基礎。

郭台銘指出⾃⼰在國際上闖蕩多年:「從不覺得台灣很無⼒,⽽且必須被⼤國擺佈。」台灣能以堅實的科技與經濟實⼒作為合作與談判的籌碼,應該要好好運⽤,⽽不是⼀步步讓台灣步⼊戰爭的⾵險。郭台銘強調在⾃⼰的帶領下,中華民國能開創不同的未來,⽽三個⾃信策略能夠讓台灣成為世界的「科技島」,「有尊嚴」也「有安全」。

竹縣府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查處 協助六福村改善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對於狒狒於追捕過程中不幸受傷死亡,新竹縣政府深感遺憾!針對六福村動物園發布訊息指稱狒狒確定為其園區所脫逃,縣府農業處將待收到六福村清查報告後,盡速釐清案情事證,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查處,並邀集林務局和野生動物專家一同協助六福村檢討戶外放養場域的防逃設施,強化園區整體安全性。

農業處指出,3月23日狒狒仍在桃園流浪時,縣府農業處即派員至六福村動物園現場了解園區狒狒飼養情形和防護措施,由於六福村的狒狒是早年即引進,又收養「ㄅㄆㄇ猴園」停止經營後之靈長類動物,數量龐大,現況鑑定種類和數量上有其難度,於是縣府函請園方盡速就所持有的保育登記卡與現場狒狒的種類數量,以科學、可執行且可精確計算的方式,於一週內將清點結果回報縣府。目前園方已休園清查中,待清查資料報縣府之後,進行後續查核工作。

縣府於112年3月25日發文請六福村動物園於一周內將清查資料報府,待園方清查報告呈報縣府,於釐清案情事證後,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查處。

農業處說明,六福村動物園現況是採取大區域戶外放養模式,縣府將邀集林務局和野生動物專家等,共同協助檢視、討論園區戶外放養形式場域的防脫逃設施,並提供適當建議,期望強化園區飼養設施的安全性。

竹縣府農業處針對六福村 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查處法規補充說明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之規定,東非狒狒屬保育類野生動物。按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基於學術研究或教育目的,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者,始得持有、飼養及繁殖」,一般人無法飼養保育類狒狒。

次按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1條規定,對於合法持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之所有人,因核准輸入、轉讓、變更時,所有人應於規定期限內報主管機關備查。再按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7條規定,「瀕臨絕種及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於飼養繁殖中應妥為管理,不得逸失。如有逸失時,所有人或占有人應自行或報請當地主管機關協助圍捕」。

綜上,倘經查證違反前述之規定者,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1條規定,可處以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故本案已就數量不符及逸失之情事,分別函請六福村動物園依限提出說明,俟所提供資料於釐清案情查明事證屬實後,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定查處。

十方啟能中心園遊會 盧市長捐款力挺公益

[台灣新聞雲]記者 白峻峰/台中報導

睽違3年,十方啟能中心公益園遊會今(26)日在台中市大坑經補庫停車場登場,現場有美食、生活用品義賣、社區才藝表演及親子遊戲等,氣氛溫馨熱鬧;市長盧秀燕到場捐款支持,感謝十方啟能中心35年來對身障孩子不遺餘力付出,市府會繼續扶助協同十方,讓台中市身障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

「專程來挺十方!」盧市長表示,十方啟能中心是她長期服務的對象,她是十分啟能中心的終身志工,過去擔任民意代表20多年來,幫助十方舉辦大規模公益園遊會募款;她不論擔任立法委員或市長,行程再滿都要堅持趕來,今日特別來捐款,用行動支持公益,感謝在場參加園遊會的民眾、專程來捐款的「藍爸爸」、以及多位志工朋友支持十方,「有你們真好!」

十方啟能中心主任游月菊說,過去3年受到疫情影響,很多活動都無法如期舉辦,衝擊中心的經費來源;今年終於順利舉行公益園遊會,師生都非常期待。今日活動邀請許多知名店家共襄盛舉,現場除了美食、生活用品義賣、抽獎活動、社區及身心障礙團體精采表演外,也融入身心障礙體驗暨宣導活動,希望讓大眾更加認識身心障礙者。

社會局長廖靜芝指出,十方啟能發展中心成立35年,致力於提供身心障礙者完善的照顧服務,除了成立機構,也承接小作所及日間照顧等社區式服務,提升身心障礙者的生活照顧品質,也讓身心障礙者有多元學習的機會;感謝一直支持十方的社會大眾及志工伙伴們,市府會繼續努力,創造讓身心障礙朋友安心居住、有愛無礙的幸福城市。

今日公益園遊會,包括盧市長、市議員曾朝榮、社會局長廖靜芝、北屯區副區長許繼協、「藍爸爸」藍正雄伉儷、揚恩科技有限公司、聚暉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枝茂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等善心捐贈者皆出席同樂。(3/26*7)*社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