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編輯整理
最近藝人隋棠被樓下鄰居指控,任憑小孩在家中跑跳。你家也有吵鬧的小孩嗎?下面的社區噪音源,你家中了幾項?
都會中的住宅多以公寓、華廈、社區大樓為主,如果你家也有孩童個性太過活潑好動,常不分早晚大聲喊叫或跑跳,甚至家長也不時大聲訓斥;或是常太高興而大聲說話,或夫妻常大聲吵架、怒罵,以上恐怕都會造成鄰居噩夢,鄰里關係不佳,背後被鄰居「顧人怨」而不自知!如果長期不改善,更要小心因為製造噪音而被罰款!
究竟社區噪音,會被罰款多少呢?依據噪音管制法第6條 之規定:「製造不具持續性或不易量測而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者,由警察機關依有關法規處理之。 」另外,按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 規定,可處以新臺幣六千元以下罰鍰! 如果一次一罰,家長恐怕荷包會大大縮水喔!
生活中常見的社區噪音有哪些?你家中了幾條呢?
太早或太晚的喧鬧;小孩大聲說話、喊叫、哭鬧;小孩在家中跑跳、玩遊戲;寵物吠叫;大聲播放電視或音樂;大聲甩門;彈奏樂器;打麻將;在家唱卡拉OK;移動桌椅傢俱;房屋裝修施工;冷氣機滴水聲;騎乘駕駛改裝車;車輛警報器噪音等。
該如何做好隔音,才能避免打擾到鄰居呢?
隋棠在其聲明中指出,她購屋後另外施工的地板厚度是加高30公分的。這樣的地板厚度,都還被樓下鄰居檢舉,何況是完全零措施的住家呢?姑且不論上述該個案是非對錯真相如何,本篇重點在於,住戶是否有自知之明,自己已經常製造出社區噪音?是否已採取有效的減噪動作?是否有心想解決「身為噪音源」問題?
4 個減噪妙招 快快行動起來!
不但不需要花大錢,更不會再與鄰居交惡,給自己與他人都保持居住的最佳品質,是現代社區住戶,尤其為人父母不可不知的基本知識。
1. 心態改變,行為自然改變
許多家長放任孩童在家中奔跑,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即使桌腳裝設防撞護墊,但意外,隨時會發生!您真願意拿孩子當實驗品嗎?最徹底又簡單的方式就是:從心態著手,約法三章–「家」不是運動場、遊樂場! 在家裡只能走路、不能跑步、不能尖聲大聲喊叫哭鬧、不能離開玩具區玩玩具,並且貫徹執行這些管制。
如果發現孩子超級活潑,家長就得多帶孩子出去運動,消耗他的體力,以減少在家中的運動時間與頻率。同時,也必須檢視,是否飲食當中,有太多造成孩子太好動甚至過動的因素?例如:吃太多甜食、零食、加工食品、速食品等。
如此,不但能預防孩童碰撞受傷,減少父母訓罵孩子的機會,增進親子感情,並可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與同理心,不應該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煩惱痛苦之上,更可還給鄰居與社區安寧的生活。
如果家中都是成人,就要檢視,是否完全沒考慮過鄰居?居家總是太開心,笑聲、說話聲,連遠遠的巷口都聽得到?是否太早或太晚,依舊大聲說話、聊天?是否打麻將卻沒有隔音設備?是否常開party到深夜?是否自己移動家具的動作太粗魯?等等行為,都會影響到鄰居的安寧。
2. 時間觀念的建立
太早或太晚,都應特別注意自己的說話與行動,是否擾鄰?是否應更降低音量?例如:停汽車的關門聲、一樓大門的關鐵門聲、自己住戶家門的關鐵門聲、上下樓梯或在電梯時,是否保持安靜?還是高聲聊天?
即便不是深夜或清晨,大部分人是上班族的,而現在很多人是排班制,好不容易可以休假補個眠,若白天遇上有人一大早就有大動作,或是大聲喧嘩,必定心中大不悅!
3.善用防噪工具。桌腳套、椅腳套、巧拼、地墊、木色防滑地墊都是防噪好幫手。
★ 幫桌子、椅子腳穿襪子吧!包上腳套,最好內部再貼上橡皮墊,雙層保護,絕對可減少非常多的噪音。
★ 地板部分,可採用較厚的地墊(例如4公分),一方面隔音效果較普通巧拼為佳,一方面花色也較美觀。如果怕影響住家的裝潢質感,可以在地墊上再加鋪一層木紋的防滑地墊,就更能與居家裝潢相互搭配,且較巧拼或地墊容易清潔。
4. 設定玩具區:玩積木要在桌上或地墊上,玩具車要在地墊上玩
除了嚴格執行孩童恣意跑、跳、喊叫的習慣改善之外,積木、玩具車等的使用方式也不容忽視。許多小孩習慣在地板上滑玩具車,或是用積木、玩具敲地板,在家玩球,這些都是應該被修正的行為。家長必須明確告知孩童,積木的正確使用方式,且必須在鋪設地墊的區域裡面,才能玩玩具車或其他玩具。容易製造出噪音的遊戲,絕對到戶外才進行。
現代大都會國民,居住社區須具備優質的公民生活素養與公德心。
如果無法遵守,別墅、透天厝、一樓的房子,應該會是您最佳選項!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