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科技生活

我們在等你!與國際大廠共創事業高峰 寶高智慧產業園區最後1戶精華廠辦釋出

[台灣新聞雲]記者 彭嘉煒/新北報導 

新北產業英雄聯盟,就差你一個!新店寶高智慧產業園區第9次招商,最後1戶精華標準廠辦單元公告招標中,即日起至112年7月28日截止受理投標,歡迎踴躍投標!

經發局長何怡明表示,寶高智慧產業園區自110年3月啟動分階段、策略性招商以來,已成功吸引鴻海精密、特斯拉、台灣國際航電Garmin及美商太陽鳥等國際重量級業者進駐。其中美商太陽鳥近年積極與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希望培育更多軟體人才;鴻海精密預計建置全台首座離子阱實驗室,透過人才培養,孕育園區成為量子電腦基地,顯示寶高園區不僅提供產業使用空間,更具備產學合作量能,有效帶動新北產業與國際接軌。

何怡明局長強調,寶高園區為國際產業菁英聚落,為群雄必爭之地,目前僅剩的1戶精華標準廠辦單元,自然會吸引指標性企業進駐。招商評選標準除了將投標人經營概況、財務計畫等列入之外,針對未來智慧化規劃及園區回饋也列入評分,例如有廠商提供免費的資安健檢服務與衛教講座、舉辦國際論壇、學術會議及校際人才交流論壇,使園區內廠商能透過回饋項目資源,進行跨領域合作及人才培育,為寶高園區創立多元產學合作文化,達到共同成長、共創繁榮。

經發局提醒,寶高園區致力打造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一體」新型態前瞻智慧園區,除了提供彈性互惠的產業空間外,園區內「新店寶高公共托育中心」已開始收托,提供工作者所需的完善工作環境。本次持續鎖定「智慧城市」相關產業招商,公告單元為C棟1樓廠辦單元,謄本面積815.96平方公尺,並提供標準廠辦租金75折優惠,最後1戶精華單元,歡迎各界把握機會。寶高園區第9次招商將於112年7月28日截止公告,招標文件與詳情請至經發局官網(https://reurl.cc/3OLKoV)查詢,或電話洽詢:(02)2960-3456分機5487,預約專人帶看服務。

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產學合作開發牛樟芝滴丸 增添生技產業新版圖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國立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研發能力長期獲致各界高度肯定,日前該學系教授賴盈璋在中央部會經費補助下與國家生技科學園區-生物科技公司共同發表「牛樟芝滴丸」產品。賴盈璋表示該產品為一種具有學理基礎依據之全天然免疫支持產品,旨在提供強效而綜合的免疫系統保健,推出後獲得廣大試用者與師生好評。

牛樟芝作為一種中醫傳統的寶貴資源,是台灣特有種藥用真菌,在全球範圍內,野生的牛樟芝只生長於臺灣特有的珍貴樹種牛樟樹之心材上,有著臺灣「森林紅寶石」美名。校方表示,結合金大的學術能量與產業合作,可將珍貴草藥資源,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將傳統一級產業加值成二級產業,進而結合食療保健及休閒觀光,為引領金門生物科技產業之趨勢。

賴盈璋指出,牛樟芝已有很長的食用歷史,早期台灣原住民經常在山林間活動,意外發現牛樟芝具有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甚至改善因飲酒引起的肝部問題等神奇功效,經過深入研究和精心開發後已是很安全的保健食品,並沒有特別的禁忌,國人只要遵守食用方法,適量食用就好。

賴盈璋進一步指出,牛樟芝被譽為「長生不老」的神奇草藥,被認為具有強大免疫調節、抗炎、抗氧化機能以及關鍵的「三萜類」,該校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和古老智慧,將牛樟芝的強大能量凝縮於每一顆滴丸中,通過牛樟芝滴丸的持續食用,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調整體質、滋補強身及增強體力,牛樟芝滴丸便於攜帶和使用,每日建議劑量經過精心研究,確保最佳效果。

金大表示,該項研發產品由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璀璨雙星計畫」、「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及國科會「台金鏈結之農食檢測技服平台」共同支持,並由國科會輔導成立之校級生物科技暨健康產業研究中心以科學專業提升產業價值為目標,未來在金門推廣牛樟芝產品,期待未來能為金門食品生技產業增添新的版圖。

行政院長視察北市科技執法 成效良好深獲肯定

[台灣新聞雲]記者 王清萍/台北報導

行政院院會於5月5日通過「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科技執法為執法重點,院長為了解科技執法現況,於112年6月1日由交通部王部長、內政部吳次長、警政署黃署長、臺北市警察局及交通局陪同視察臺北市科技執法執行成效。

臺北市目前已啟用34處科技執法,其中區間平均速率2處、高架道路多功能2處、路口多功能21處、違規停車9處;啟用後交通違規大幅降低95.5%,有效嚇阻違規,降低攔檢風險與警力負擔;為持續推動執法科技化,警察局今(112)年規劃建置4處路口科技執法,分別為民權東路與舊宗路口、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口、港墘路與堤頂大道口及南京東路與建國北路口。

臺北市警局表示「執法只是手段,安全才是我們的目的」,科技執法的目的為促進交通安全、順暢、維護救護通道及節省警力,呼籲民眾應遵守交通規則,一同維護用路秩序與安全。

桃園入選全球50大智慧科技城市 亞洲唯一榮獲雙料獎項肯定

[台灣新聞雲]記者 黃營光/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31)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接受環保局、水務局呈獻榮獲「美國智慧城市連結組織第7屆智慧50大奬(Smart 50 Awards)」。張市長表示,第7屆智慧50年度大獎(Smart 50 Awards)於今(112)年5月15日舉行頒獎典禮,市府環保局、水務局分別以「空品感測物聯網平台作為桃園工業區的空品治理」及「桃園市水務3D地理資訊管理系統」為題參賽,最終脫穎而出,成為本屆50大智慧科技城市之一,並由市府副秘書長金志聿率隊前往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領獎;而桃園也是亞洲唯一獲得雙料獎項肯定的城市,此榮譽十分難得,也是一個好的開始,感謝環保局、水務局投入智慧化監控設備的努力。

張市長說明,環保局今年1月導入AI判煙的設備,藉由人工智慧學習模式監控工業區工廠,目前已即時監控19根煙囪。當AI判斷工廠排煙狀況異常時,可即時傳訊到監控中心,再由監控中心以E化派遣方式派員稽查,有效減少人力負擔;水務局運用AI技術,在施工前找出所有地下管線穿越、障礙等問題,避開其他管線以自動規劃最佳位置、深度等,大幅縮短施工時間,也降低遭遇施工障礙的風險,讓下水道順利完工。

張市長提到,本次市府團隊前往領獎,也與丹佛市政府進行智慧城市交流,相信許多政策都值得桃園參考;另外,除獲獎的環保局及水務局,包括交通局等單位近年在智慧城市領域亦有許多成果,市府將會逐步擴大推動「智慧桃園」的規模,鼓勵更多局處繼續努力、再接再厲,期待有更多優秀的表現。

市府副秘書長金志聿表示,市府團隊此次前往美國領獎,也把握機會與丹佛市政府進行交流,並看到許多智慧科技的呈現,包括救護車與消防車通行,可以控管紅綠燈號誌等;同時也發現桃園市與台灣各地方政府所推動的許多智慧城市政策,可說是不亞於許多國際大城,市府未來也將會持續努力。

桃市警察局籌設「科技執法中心」 張善政:安全第一 非搶錢

[台灣新聞雲]記者 黃營光/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31)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警察局「科技執法中心」專題報告後表示,科技執法的重點不在於舉發違規案件的多寡,也絕不是跟民眾「搶錢」,維護交通安全才是設置的目的。雖然初期取締量會增加,但最終仍希望讓用路人能遵守交通規則,事故持續下降,交通也能更加順暢。警察局則指出,「科技執法中心」預計於六月在大園交通分隊廳舍啟用。

張市長指出,由於「科技執法設備」監視錄影系統的功能不斷在進步,未來相關單位設置科技執法設備時,需考慮科技設備的進展狀況,如果設備進展速度很快,在財務評估合理的前提下,可以「租賃為原則、採購為例外」的方式進行更新,如此可確保相關設備不致與最新科技脫節;其次,隨著人工智慧的普及,許多錄影設備已內建影像分析等智慧功能,將運算的部分放在邊緣端,對於頻寬的需求將大幅降低,也減少資料中心的負荷,這也是「智慧桃園」未來可行的方向;第三、各局處所建置的系統,包含影像在內,必須做好介接的準備,其數據格式應盡量符合國際標準;若無國際標準者,也要考慮將來開放介接的可能性。

張市長也提到,科技執法中心將會彙整許多數據,但可能囿於警方數據研發人力不足,或許未來可以鼓勵青創團隊、學校等單位,透過數據的整理分析,針對警察及交通業務相關需求進行研發,應可更符合市府的需求。警察局表示,目前桃園共計建置科技執法設備311處,分別由警察局各轄管分局自行舉發及列管,由於逐月統計難以即時更新相關舉發件數,為整合規劃、建置、會勘、舉發及申訴等科技執法流程,警察局進一步籌設「科技執法中心」,後續將於大園交通分隊廳舍揭牌啟用。張市長上午指示警察局盡快規劃人員進駐,並強化單位間橫向溝通與支援,以有效提升科技執法效能,未來亦將整合科技執法資料與數據分析,以智慧方式解決交通問題。

警察局長吳坤旭説,警察局籌設「科技執法中心」,主要目的是為了精準執法,針對易肇事的地點及違規行為來執法,也將執法數、事故數、民眾申訴等數據進行後端分析,成為未來推廣科技執法的基礎。吳局長指出,警察局於110年首創「租賃式科技執法」,大幅降低建置經費,普及在交叉路口設置執法設備、提高各轄區易肇事路口執法涵蓋範圍。而以「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為例,建置路口事故發生件數352件,較110年同期427件減少17.5%。另外「車不讓人科技執法」的部分,建置地點行人受傷事故也從去年同期的10件,降為0件。在「區間測速」方面,1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事故發生件數也較前三年同期平均事故件數下降7.7%,有效降低事故的發生。

創意外交全球唯一!新北VLR二度獲德國iF設計獎 侯友宜:讓世界認識台灣

[台灣新聞雲]記者 彭嘉煒/新北報導

新北市2021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發布後獲獎無數,不僅得到「日本Good Design設計獎」及「2022金點設計獎」,今年再勇奪「2023年德國iF設計獎-傳達設計(Communication)類公共關係品牌形象(Public Branding)獎項」,從56個國家、近1萬1千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也是全球唯一且連續兩次以VLR獲獎的政府單位,讓新北的永續力被世界看見!

城市外交除了以經濟、文化、教育等議題為基礎的交流外,新北發揮創意用「永續價值」作為開啟對話的重要契機。市長侯友宜表示,SDGs是重要施政藍圖也是國際共通語言,新北市始終走在永續的最前端,一直以來積極與國際城市交流,共同實踐這個普世價值。2019年新北發表了全臺第一本、全球第十本的VLR,隔年登上聯合國第10屆世界城市論壇(WUF 10),並為唯一獲邀簽署《紐約VLR 宣言》的城市,與洛杉磯、巴塞隆納等世界20多個城市一同加入落實SDGs的城市圈,宣言至今已經有68個國際城市簽署,超過300座城市響應。在2021年發布第二本VLR當天就登上聯合國COP26論壇,獲得近百位各國線上與會者的熱烈迴響。新北市持續以永續議題和世界交朋友,市長侯友宜強調,不僅要跟上全球趨勢,也要有自信和國際城市合作,並讓世界認識新北,看見台灣。

秘書處處長饒慶鈺表示,新北向來以SDGs接軌國際,不曾因疫情中斷國際交流,並在最艱困的時刻對國際城市伸出援手,展現SDGs「不遺留任何一人Leaving no one behind」精神。由於新北對於永續實踐與對話的堅持,自疫情爆發以來截至今年4月本市主辦及參與線上及實體國際論壇活動194場,累計已與300個以上之國際城市進行交流,觸及之人數更超過1萬3,000人。新北與美國、北歐、日本等國際夥伴因為VLR展開跨界溝通,不僅肯定彼此永續思維的實踐,也因而成為永續道路上的好夥伴。

除了線上論壇,我們也將VLR寄到40幾間全球各大圖書館,讓世界各地的民眾不僅認識新北,也看見新北對於打造永續城市的努力。今年隨著疫情解封,市長與市府同仁帶著VLR到新加坡、紐約、波士頓、尼泊爾等國家及城市交流永續策略,大家都對於新北如何落實SDGs政策深感興趣,過程中不僅成功傳達新北的永續理念,也創造未來彼此合作的可能性。新北努力落實全球永續趨勢,國內作為先鋒帶動各縣市VLR發布,對外持續以實質的永續城市治理經驗和國際交朋友。

新北市府分別出版2019年及2021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接連橫掃國內外各大獎項,不僅連續兩年榮獲德國iF設計獎,以及有臺灣永續獎奧斯卡之稱的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白金獎最高殊榮,2022年則獲得日本最有歷史與地位的設計大賞Good Design設計獎,為市府拿下首座G Mark認證標章,也摘下亞洲最具有公信力的設計獎項之一的金點設計獎-金點設計獎標章。

金門產業創新中心 6/12前招募新創團隊進駐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政府為持續整合金門創新創業服務及打造國際創新創業生態聚落,即日起至112年6月12日(一)下午5時止將進行金門產業創新中心(金城鎮模範街1-1號)2樓新創型辦公室進駐招募,歡迎各位新創團隊加入。

建設處表示,金門產業創新中心第二階段進駐招募即日起至6月12日下午5時止展開為期兩週招募,本次釋出五間新創型辦公室,每間辦公室月租金5,500元及水費及網路費全免(電費另計)等優惠,只要符合申請資格(詳洽申請簡章網址:https://pse.is/4ygsp6)並於期限內完成送件,主辦單位將依申請資料進行審查,逾期或資料不齊者不予受理。

金門產業創新中心場域設有辦公空間、多功能會議室、直播室(攝影棚)等空間,並於軟體服務方面,整合創新研發、創業輔導、教育訓練等專案資源,提供完善的一站式諮詢服務。

歡迎抱有夢想的青年及各界產業精英申請進駐,進行具創新、創意、文創、體驗等商業模式創業,共創金門產業發展新商機。

臺南產業新升級 數位轉型E起來

[台灣新聞雲]記者 吳允顥/台南報導

因應數位發展時代的來臨,為協助臺南市企業善用數位科技發展創新商業模式,臺南市產業數位轉型E起來平臺已於112年5月15日正式上線,鼓勵企業申請臺南市產業數位轉型輔導計畫,透過此計畫,將協助40多家企業填寫企業數位能力評量,免費評測企業的數位化程度和人力配置,以便深入了解企業數位化現況。同時協助媒合數位專家提供諮詢服務及轉型輔導,採購及使用資訊服務廠商所提供雲端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強化數位能力並邁向數位轉型。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亦提供各類型數位轉型解決方案,給予臺南市企業總計新臺幣80萬元補助,單一企業最高上限8萬元。

經發局也於今日 (5月30日) 在新吉工業區服務中心舉辦臺南市產業數位轉型聯合說明會,特邀請臺灣雲市集專案辦公室、財團法人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及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分別向企業說明近期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補助計畫,希望透過數位轉型輔導及低碳轉型並結合中央數位轉型計畫與專案貸款資源為臺南市企業注入活力,打造產業升級,提升數位化程度與營運能力,協助臺南市產業振興與數位轉型。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林榮川表示,近年來科技環境和消費型態的快速變化使各產業面臨許多挑戰,為了因應市場上多樣化科技應用和行銷管理工具之發展,企業必須不斷提升自身數位能力並擴大數位應用已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臺南市產業分布又以製造業為大宗,此次說明會特邀請新吉工業區等多家廠商共同參與,說明臺南市數位轉型可運用之資源,期望企業透過數位化來提升工作效率,並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更進一步透過數位轉型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開發出新產品及打入新市場共創臺南新佳績。

巴黎國際發明展苗栗隊囊括1金6銀10銅佳績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苗栗報導

2023年巴黎國際發明展圓滿結束,台灣代表團有62件作品參展,17件是苗栗縣的廠商、大學師生和鄉親的創新傑作,勇奪1金6銀10銅殊榮;其中,4件來自銅鑼工業區的坤強企業及巨揚物流公司,藉地方型SBIR創新研發計畫補助新創和優化作品,在發明展中大放異彩,顯示縣府挹注在地廠商創新研發資源,已發揮效益並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也樹立官、產、學攜手合作的最佳典範。

縣長鍾東錦30日下午接見表揚得獎團隊,逐一頒發獎盃和獎狀給獲獎團隊與個人,並與發明人和他們的創作合影留念。鍾東錦肯定發明人這麼給力,透過腦力激盪不斷創新、研發、精進,在他上任第1年,就在知名的國際大賽中囊括1金6銀10銅的絕佳成績(獲獎廠商、個人及發明人和作品請詳見附件),讓他引以為榮,更是苗栗之光。

鍾東錦表示,「台灣製造」MIT過去曾是被譏諷的笑話,但曾幾何時,台灣當前不論半導體、機械乃至於各項發明與專利,優異品質已徹底為「MIT」擦亮招牌;以前提及發明家會聯想到愛迪生,而今天到場接受表揚和參與觀摩交流的發明人這麼多,大家就是苗栗的愛迪生。他說,各種企業都須挹注資金、人力、物力投入研發,如此才能向前邁進、愈做愈好。

鍾東錦另感謝國立聯合大學研發處設計與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徐義權等人,自99年挑起經濟部、外交部託付的組團重任,並聯手縣府工商發展處和育達科技大學,協助國內發明家和中小企業透過巴黎發明展,將研發成果推廣到法國及邊歐盟市場,也成功帶動產、官、學創新升級。

頒獎典禮今天下午在縣府A401會議室舉行,縣長鍾東錦率同工商發展處長詹彩蘋、工商科長詹智為出席,還有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科長施尹琳、前駐法代表處組長賴作松、聯大研發長吳芳賓及育達科大副校長龍清勇,以及縣內及其他縣市發明人與會,會場也展示不少得獎作品,彼此交流研發心得。

抱回金獎的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鞋墊大廠坤強企業,攜手國立聯合大學將曾獲銅獎的「絲瓜絡鞋墊」優化,運用縣府SBIR補助100萬加上廠商100多萬研發經費,產、官、學合作,成功克服傳統絲瓜絡鞋墊遇水膨脹及成本增加等問題,同時提升美感與質感後,一舉奪得金獎殊榮。

縣府工商發展處推動的地方型SBIR計畫,在此次發明展中大放異彩,連同坤強「絲瓜絡鞋墊」的金獎,累計獲得1金4銀2銅佳績,難能可貴,彰顯這項計畫已充分發揮最大效益,事半功倍協助廠商立足苗栗、鏈接國際。今年度SBIR計畫收件截止日為6月5日,工商處歡迎縣內廠商踴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