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鄉鎮走廊

烈中首次成功完成鳴蟲特展 促進文化均衡發展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烈嶼國中日前舉辦了一場引人入勝的鳴蟲特展,主要是由廣達文教基金會辦理的游於藝計畫支援。此次展覽的主旨在實現藝術平權,讓更多人享受文化的豐富,並促進文化的均衡發展。

鳴蟲特展於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在烈嶼國中圖書館展出,吸引了學區各校眾多師生的關注和參與,展出期間共計近三百多人次以上的參訪導覽,並有烈中丶卓環丶上岐丶西口與何浦等各校的師生參訪。透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展示了鳴蟲這個獨特生物世界的神秘之處,同時探索了藝術與科學的交匯點。

在展覽期間,參觀者得以欣賞到多樣化的鳴蟲展品,並通過烈中同學的導覽解說,深入了解這些小小生物的生態特性和鳴叫方式。此外,展覽還包括了互動手作課程丶學習單填寫和有獎徵答等活動,為參訪同學帶來了豐富的參與體驗。

本次展覽舉行開幕儀式,與會來賓踴躍,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丶卓環國小校長楊杰頤丶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與何浦國小主任李卓恩、烈嶼國中榮譽會長李良財等人,活動由展覽的主要推手李卓恩開幕致詞,並提到本次展覽是由廣達文教基金會辦理的游於藝計畫所推動,而且是首次跨海來到烈嶼,同時也要感謝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的大力協助,得以在烈嶼學區展出,而這樣的展覽與計畫推廣,其目的就是實現藝術平權丶文化均富的目標。

廣達文教基金會在此次展覽提供展品,而烈嶼國中的師生合作則扮演關鍵角色,在佈展籌劃與導覽設計中,把握學生展能原則,讓學生可以發揮所學,更可以獨立導覽與帶領手作課程,打造了這場精彩的展覽,並將藝術和科學融合在一起,為參觀者提供了一次獨特的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

本展的目標是實現藝術平權丶文化均富,讓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和欣賞藝術的魅力。這次鳴蟲特展於烈中成功完成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更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將藝術帶給更多人,並促進文化的均衡發展。

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表示,感謝廣達文教基金會與縣府教育處的幫忙,這場鳴蟲特展為烈嶼學區師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觀察和了解鳴蟲的生態,他們不僅增加了對自然世界的認識,同時也開拓了對藝術和科學的理解。更要感謝本校吳慈慧老師與沈世寅組長兩位師長的帶領,讓本校同學能在這次展覽上展現出學習成果與自信,使本校同學們大展所學。

花蓮新城鄉長何禮臺表揚模範績優志工 全鄉23人獲此殊榮

[台灣新聞雲]記者廖美美/花蓮報導

新城鄉公所今天上午10時舉辦新城鄉112年度模範績優志工表揚活動,鄉長何禮臺親自主持,頒發績優匾額、獎品給每一位獲獎的志工,表彰所有志工的辛勞付出,帶給地方和諧與幸福。

模範績優志工表揚活動,是由何禮臺鄉長主持,包括立法委員傅崐黃、花蓮縣議員邱光明、鄭寶秀、李正文及鄉民代表、村長、社區理事長等來賓應邀共襄盛舉,何禮臺特別讚許志工的熱心付出:

志工表揚分為兩大類,首先表揚維護鄉內治安並保護鄉親生命財產安全的義警、民防、義消及巡守隊等志工夥伴;以及為社區鄰里付出關懷長者於社區發展協會、長照及關懷據點、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服務的志工夥伴,共計有23個單位及社團各推薦一人受奬表揚。

何禮臺強調:因為志工的投入,才能讓新城鄉成為溫馨的幸福之鄉,透過績優志工表揚活動,弘揚志工美德,鼓勵民眾於生活中具體展現行動,營造溫馨和樂家庭,增進社會祥和,表揚活動進而發掘感動人心的事蹟,並使社區民眾、志工們齊聚一堂,增進溝通、意見交換、分享心得而共同成長,新城鄉是一個大家庭,期盼更多鄉親投入志工行列共同為我們的家園來努力。

金門長照人員音樂陪伴帶領工作坊培訓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衛生局與財團法人台北富邦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台北市彩霞教育基金會,日前於衛生行政大樓3樓共同辦理「2023富邦音樂陪伴帶領工作坊」。

音樂陪伴帶領工作坊集結了金門縣現職長照人員進行培訓,期藉由擊鼓作樂老歌傳唱音樂活動設計,透過音樂律動、打擊樂器的節奏、音樂的作用等,訓練並建立學員的節奏感,建立未來設計銀髮打擊樂活動之能力,學習如何帶領長者在舒適、無壓力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相關課程,以達到改善老人身心狀態,並提升長者快樂的情緒,減少憂鬱傾向並在學習中延緩失智,在演奏的律動及運動中延緩失能。

2023跑動金門一秘境探索追逐夕陽跑6/1起報名額滿為止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馬拉松系列─跑動金門Running Kinmen秘境探索追逐夕陽跑活動是金門縣政府為回饋喜愛金門及尚未享受過秋高氣爽金門的跑者,將於8月26日舉行《跑動金門Running Kinmen秘境探索追逐夕陽跑》 完賽者即可獲得超值完賽禮,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金門縣觀光協會承辦《跑動金門Running Kinmen秘境探索追逐夕陽跑》,今(2)日上午10點在金門縣政府新聞發佈室辦理發佈會,由金門縣政府秘書長謝世傑主持,金門縣教育處處長孫麗琪、金門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吳嘉將及主協辦單位人員出席記者會,這場活動金門縣觀光處、金門縣文化局、金門縣金沙鎮公所、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金門縣立體育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路跑協會金門分會共同協辦。

跑動金門今(2)日新聞發佈室辦理發佈會,由金門縣政府秘書長謝世傑(中)主持,金門縣教育處處長孫麗琪(左)、金門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吳嘉將(右)。攝影/記者陳森照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主辦單位邀請贊助廠商,金門陶瓷廠、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全速前進股份有限公司、昇恆昌、喬安牧場、聖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森田藥粧股份有限公司 天根草典實業有限公司、金翔國際有限公司,一同進行新聞的發佈。

這場活動辦理日期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活動地點:在金門縣金沙鎮-文化園區前停車廣場,活動項目,比賽項目有路跑組約11.1公里 / 約11.1KM 休閒健跑組約5公里 / 約5KM,人數分別為1200人 800人,報名費400元 300元。

參賽物品領取方式,一律採賽前報到領取(號碼布+別針),報名日期自6月1日(四)18:00至7月24日(一)17:00止,名額額滿將提早截止報名。主辦單位備有超值完賽禮 精美獎牌 / 優質文青帆布袋 / 運動方巾 / 紀念酒 精美獎牌 / 運動方巾 / 紀念酒。

參加報名辦法如下,路跑組11.1公里/11.1KM、休閒健跑組5公里/5KM,一律採用網路報名,報名日期-2023年6月1日(四)18:00~7月24日(一)17:00止,名額額滿提早截止報名,請上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線上報名專區
https://www.sportsnet.org.tw/20230826_web/

烈嶼公車路網2.0試辦上路 再新闢小黃公車南北線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公共車船管理處積極推動公共運輸營運優化及轉型,運用交通流量數據規劃適切多元的服務方案,自今(1)日起「烈嶼公車路網2.0版」上路試營運3個月,同時繼山外車站-金門醫院黃1路小黃公車之後,推出烈嶼鄉內「黃南、黃北」路線小黃公車,增加鄉親旅客得以「隨招隨停」及「電話預約叫車」的貼心服務。

今日試營運啟用儀式由觀光處長李銘培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主持,包括縣議員洪成發、烈嶼鄉長洪若珊、金門監理站長何宗霖、烈嶼鄉民代表會主席林長耕、副主席吳福全、代表洪健中、方駿洋、林宜蘭、林長征及村長等各界貴賓均蒞臨到場,一同見證小黃公車與路網升級服務前進烈嶼。

李銘培表示,人本為交通政策的核心理念,讓各地區的鄉親均有良好的運輸系統便利出行是縣府相當關切的議題,期勉車船處回歸到鄉親的需求來思考,除落實運輸平權,還需提供兼具人性化及便捷性的公共運輸服務品質,並使投入的資源效益強化,期許透過路網2.0及小黃公車的規劃試辦及後續的滾動檢討,以多元的系統讓運輸服務更臻完善,精確滿足鄉親行的需要,造福鄉親。

洪成發指出,車船處肩負縣內大眾運輸任務,全力貫徹縣府照顧交通族群的理念,開源節流為施政重要的考量點值得肯定,但仍需以鄉親服務需要為優先,新政策試辦上路後鄉親所提建議,請車船處研議優化調整,以建構友善的交通環境。

洪若珊表示,在路網2.0及小黃公車試營運方案推出前,吳處長率領車船處同仁已造訪烈嶼鄉數次進行會勘或請益行程,感謝縣府及車船處團隊的重視與擘劃。自大橋開通後,陸運公共運輸的重要性及需求性顯著提升,公部門當傾聽民意,鄉公所也會與車船處合作持續了解地方運輸需要,並請車船處檢討修正提供符合鄉親期望的有感大眾運輸服務。

車船處長吳志偉表示,自金門大橋開通後,處內即成立工作小組持續審視路網營運成效,透過票證系統統計分析烈嶼各行車路線旅運數據,廣納民眾意見回饋,諸如多數鄉親所反映往返大小金轉乘意願不高、公車行駛路線要平均繞行烈嶼鄉內各聚落等議題,通盤檢討原金烈公車路網,逐步針對路線及班次精進調整;並至當地舉辦公車路網調整說明會及拜會烈嶼鄉民代表會,提出報告進行廣泛交流,力求方案推展能有效照顧乘客民行權益兼顧降低營運成本,後續試營運期間車船處會實際檢視上路成效,作後續的滾動檢討,針對未盡周延之處檢討妥處。

車船處說明,原金烈15A(經后頭)及15B(經青岐)公車,一天僅有2-3班,均需先至西路及西方主幹線上轉乘15路公車,鄉親反映有不便之處。經檢討後增加15A及15B營運班次,路線改由金城車站發車至烈嶼環繞一圈再駛回金城車站,完整繞駛服務每一個村莊的候車站點;至山烈線36路(經金寧)醫療專車經檢討先繞行南線並經由后頭方向出島、35路(經金城)維持行駛九井路主幹線,如此35路及36路二線相互涵蓋烈嶼各公車站點,擴大服務面向。

烈嶼黃南、黃北小黃公車均於九宮碼頭發車,分別以順、逆時鐘繞行南線、北線站點,且運用計程車靈活特性,鄉親只要在既定路線上,小黃公車可「隨招隨停」,年長或行動不便的鄉親無須至公車站牌候車,同時可就近將鄉親載送至站牌附近之住家下車。又為提高服務層次,亦導入「電話預約」服務,在公車站牌附近的民眾可於發車前10分鐘來電九宮碼頭公車站預約,小黃公車將會深入至站牌附近的住家進行接送服務,增進鄉親搭乘可及性,落實在地化且溫暖的運輸服務。

此外,車船處進一步表示,經處內進行方案營運成本分析估算,相較使用公車出勤烈嶼鄉南北線,以小黃公車運具替代每日可節省約41%的營運成本;且烈嶼公車路網2.0版上路後,公車總里程數已有相當程度縮減,每日所需駕駛人力、油料等費用相應減少,相比原路網營運1年亦可節省約1,300萬元,但載客服務不打折扣更趨完善,兼顧節流之效。

車船處提醒,小黃公車車身貼有專屬路線資訊貼紙,比照一般公車收費標準,鄉親使用縣民卡即可免費搭乘;另小黃公車載客人數有限,若出現需求人數過多的情況,站務人員將視情況立即調派中巴因應,小黃公車預約服務專線為:(082)362428,歡迎鄉親朋友多加利用。另該處近期已派員前往車站及烈嶼各社區派發烈嶼公車路網2.0版及小黃公車宣導文宣,同時於烈嶼鄉公所提供搭車諮詢駐點服務,相關路線資訊亦可前往車船處粉絲專頁查詢。

112年花蓮縣美育交流學會會員聯展

[台灣新聞雲]記者 鄭淑惠/花蓮報導

花蓮縣美育交流學會成立於111年2月,集結多元藝文人士。本次展覽作品包含書法、國畫、攝影、油畫、水彩、多媒體、西畫、烙畫、棉紙撕畫、押花、纏花、拼布、糕點、手工皂、植物(藍)染等,內容琳瑯滿目,共有80餘件作品,是一場呈現多元藝術品的精彩展出。經典佳作讓大自然的美,透過藝術賦予多元的內涵來呈現,本次展覽以每位藝術家專長提供佳作,令人激賞。

展出者不乏在地吉安鄉藝術家,如退而不休校長賴世豪,其精通書法、國畫、水彩等,仍從事藝術教學且桃李滿天下。西畫家馬雅麗來自湖南,定居吉安鄉二十餘年,以花蓮人自居,其彩筆畫盡花蓮本地風情人物。二度榮獲洄瀾獎大師黃玉英,擅長寫意花鳥山水等國畫,四十年來創作無數從未間斷。土生土長的理事長彭榮美,擅長押花藝術及手工藝。本次展出的創作者亦不乏各懷專才的吉安鄉民。

另邀請96歲書法名家劉鳴岐展出大作、書法家:姜秀琴、邱群祐、古皓文等各有風格。還有前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長林閒書畫大作、前花蓮縣攝影學會理事長邱文顯攝影大作,並邀請榮譽會員烙畫大師翁瑞崇及棉紙撕畫名師許澄江老師共襄盛舉。

每位展出者的精心之作不勝枚舉。值一提的展覽創舉,會員黃湘涵今年五月下旬於韓國參加翻糖作品比賽,榮穫金牌獎,也於本次展出,因食品有保存性,欲一賭丰采者儘快近期來參觀,這是一場精彩可期的展出。本次展覽除實體展覽外,並於FB、粉絲專業網路展覽。

花蓮縣美育交流學會創立宗旨是培育藝術人材,今年度已開辦了木玫瑰創作、棉紙撕畫、國畫、素描與粉彩、水彩畫課程,將陸續開辦烙畫、押花、纏花等課程,歡迎大家一起來共學,推廣「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概念,落實生活美學普遍化。

本次會員聯展於6月2日在花蓮縣吉安鄉好客藝術村吉野藝文館展出;上午9點筆會、10點隆重開幕,理事長彭榮美敬邀各界嘉賓蒞臨參觀指導。

指導單位:花蓮縣吉安鄉公所、花蓮縣政府
主辦單位:花蓮縣美育交流學會
展覽時間:112年6月1日 至112年6月28日
展出地點:好客藝術村吉野藝文館
展出地址:花蓮縣吉安鄉中山路三段477號

響應世界水獺日 守護慈湖水獺棲地與獺共存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為響應一年一度「世界水獺日」活動,金門縣政府攜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日前在慈堤海岸舉辦淨灘活動,以「獺淨海灣!與獺共存」為主題,喚起大眾對水獺棲息環境議題的關注,實際感受環境污染問題,同時更要付諸行動。

歐亞水獺是唯一一種棲息在台灣的水獺,過去在台灣本島有零星的發現紀錄,但目前僅能在金門見到牠的蹤跡,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歐亞水獺喜歡棲息在坡度較缓的水岸植生帶,金門地區溪河、湖庫與海岸相連的特性,正適合水獺於不同棲地間穿梭,我們關注水獺,透過淨灘等等保護水獺棲地的具體行動,聚沙成獺,將乾淨美麗的海岸棲地與野生動物共同分享!

研究團隊透過持續的調查與追蹤,發現慈湖、雙鯉湖濕地的水獺族群曾經多次往來烈嶼之間,為水獺族群在金門西半島重要的連接水域,游泳能力極強的歐亞水獺,習慣於夜間出沒活動,因此海灣上的垃圾、漁網漁具等廢棄物,可能會使牠們受傷及受困,為降低此意外之發生,擇定「慈堤海灣」為本次活動地點,邀請50位民眾一同加入棲地環境保護行動,還給野生動物一個乾淨的棲息地。

因地形及地理位置條件受限,讓海岸垃圾收集與清運極為困難,參與夥伴共同清理出25袋(約142.5公斤)垃圾,其中約11.7公斤屬資源垃圾、約130.8公斤非資源垃圾。非資源垃圾以保麗龍為大宗約20公斤,不乏來自對岸沿海蚵架,及漂洋過來的寶特瓶、利樂包及漁網漁具等廢棄物。

建設處表示,歐亞水獺保育已推行多年,若想對歐亞水獺有更進一步認識,可搜尋獺足金門YOUTUBE頻道,內有許多水獺影像紀錄及知識分享短片,為提倡民眾對保育類野生動物關注,倘民眾有發現傷病之水獺個體並通報縣府前往救援,且經查核確實非蓄意傷害及捕捉行為,將核與5千元獎勵金;另如發現路殺或死亡之水獺,立即通報縣府,將核予優先通報者2千元之水獺死亡通報獎勵金。

金門社區攜手護水獺 警示圖樣換新裝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地區目前共有8處地點設置「水獺出沒!請小心」的警示牌,提醒用路人該路段為水獺可能出沒的活動熱區,行車經過時應特別留意野生動物活動。該圖樣沿用十餘年未曾更換,今日(5月31日)為112年世界水獺日,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與地方團體共同舉辦「社區攜手護水獺 警示圖樣換新裝」活動,一起為降低金門地區水獺意外盡一份心力。

建設處表示,今年金門地區春季降雨充沛,水獺頻繁使用的水域棲地得到水源補充,水獺活動安定,也促使水獺積極探索周邊區域,部分水域工程施作時影響野生動物通行需求,可能因此迫使水獺改穿越道路往來鄰近棲地,增加路殺風險。

本次與水土保持局臺南分局農村亮點計畫團隊,以及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共同合作,以社區參與形式帶領洋山、后沙等聚落民眾,共同修繕並更換水獺出沒警示牌圖樣貼紙,現場由水獺專家團隊解說警示牌設置選址與周邊水獺事件回顧,使民眾理解警示牌的設置原因及效果,並討論未來可行的水獺事件減緩方式,提升社區民眾保育意識。新設計的警示牌圖樣有別於過往的設計理念,採用較為可愛、詼諧的水獺形象,線條也更為鮮明,預計將更能引起用路人的注意,期望持續發揮警示效用,將水獺事件的發生機率降至最低。

建設處今年再度邀請「露恰露恰」擔任水獺保育推廣大使,將於今日晚間10點「Lutralutra Ch. 露恰露恰」Youtube頻道,首度於線上直播觀察歐亞水獺生活樣貌,並與獺足金門水獺研究團隊合作辦理「帶著歐亞水獺遊世界」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金門水獺感熱馬克杯及春魚工作室提供的精美禮品,預計抽出15名幸運觀眾,與我們一同歡慶世界水獺日。

縣府建設處提醒,民眾如有發現傷病或死亡之水獺個體,可通報縣民專線1999、縣府建設處農林科(082-321254)或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082-333587)協助前往救援或處理。

2023紙的藝術─紙藝之美研習營6/1開始報名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由教育部指導,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主辦的「紙要你好看-造紙&手工書研習營」,於6月1日9時起開始網路報名(報名額滿為止),歡迎國小中年級以上縣籍學生踴躍報名共襄盛舉。活動名額:學生40人 (為避免浪費資源,可全程參與者優先錄取)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UrayTHSJpiXgv3mN7

活動時間及地點:112年 7月1日至3日(共3日),每日8時30分至16時30分,在金城國中實驗室辦理,活動當日中午將提供學員便當。活動課程包括:一、手抄紙製作~流程簡介與操作、認識紙張、手抄紙實務操作、手抄紙製作完成。二、紙上談兵(封面設計、摺頁手工書)。三、紙漿造型撲滿設計及製作。

教育處說明,這項研習營旨在推動地方美感教育,豐富文化多元生活體驗,增進社會美學推廣,另外也希望讓學員親自體驗造紙的樂趣,並分享造紙的古老技術,以及親手製作手工書的藝術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