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防疫生活

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產學合作開發牛樟芝滴丸 增添生技產業新版圖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國立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研發能力長期獲致各界高度肯定,日前該學系教授賴盈璋在中央部會經費補助下與國家生技科學園區-生物科技公司共同發表「牛樟芝滴丸」產品。賴盈璋表示該產品為一種具有學理基礎依據之全天然免疫支持產品,旨在提供強效而綜合的免疫系統保健,推出後獲得廣大試用者與師生好評。

牛樟芝作為一種中醫傳統的寶貴資源,是台灣特有種藥用真菌,在全球範圍內,野生的牛樟芝只生長於臺灣特有的珍貴樹種牛樟樹之心材上,有著臺灣「森林紅寶石」美名。校方表示,結合金大的學術能量與產業合作,可將珍貴草藥資源,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將傳統一級產業加值成二級產業,進而結合食療保健及休閒觀光,為引領金門生物科技產業之趨勢。

賴盈璋指出,牛樟芝已有很長的食用歷史,早期台灣原住民經常在山林間活動,意外發現牛樟芝具有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甚至改善因飲酒引起的肝部問題等神奇功效,經過深入研究和精心開發後已是很安全的保健食品,並沒有特別的禁忌,國人只要遵守食用方法,適量食用就好。

賴盈璋進一步指出,牛樟芝被譽為「長生不老」的神奇草藥,被認為具有強大免疫調節、抗炎、抗氧化機能以及關鍵的「三萜類」,該校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和古老智慧,將牛樟芝的強大能量凝縮於每一顆滴丸中,通過牛樟芝滴丸的持續食用,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調整體質、滋補強身及增強體力,牛樟芝滴丸便於攜帶和使用,每日建議劑量經過精心研究,確保最佳效果。

金大表示,該項研發產品由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璀璨雙星計畫」、「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及國科會「台金鏈結之農食檢測技服平台」共同支持,並由國科會輔導成立之校級生物科技暨健康產業研究中心以科學專業提升產業價值為目標,未來在金門推廣牛樟芝產品,期待未來能為金門食品生技產業增添新的版圖。

金門消防局莒光湖救溺演練 強化水域救援能力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夏季防汛期到來,為提升轄區水域安全及避免民眾溺水意外發生,金門縣消防局第一大隊於日前假莒光湖辦理聯合水域救援組合演練,模擬岸際救生、水上救生及水下搜索作業,並結合大隊指揮體系等方式,進行各式救援演練,共計出動各式救援車輛船艇7輛及職義消20餘人參演,演練過程逼真確實,引起一旁路過民眾圍觀目光。

本次演練模擬4名學生相繼於莒光湖溺水,1名於靠近岸邊約10公尺處溺水,另2名在湖中央載浮載沉,最後1名則是沉入湖底不見蹤影,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接獲報案後,迅速派遣第一大隊、金城分隊、金寧分隊及烈嶼分隊各式救援車輛船艇7輛及人員20餘名出勤,並通知義消單位協助救援。由初期指揮官蔡智成指揮岸際及湖面的救溺工作,隨後,大隊指揮官戴紹恩率大隊幕僚抵達現場,初期指揮官將指揮權轉移至大隊指揮官,啟動大隊指揮體系,提供安全、情報等幕僚工作,並進行水下搜索作業。

此次演練以岸際救生、水上救生及水下搜索作業為主軸:岸際救生部分,消防人員操作「拋繩袋」及「活餌救援」,先是使用拋繩袋對接近岸際的第1名溺者以「側拋」方式進行救援,接著使用繩索鉤住救援人員救生衣上的活餌鉤,再以攻擊式泳姿接近第2名溺者將其救回。水上救生則是以IRB(充氣式橡皮艇),透過消防人員精準的操控船體,以安全和快捷的接近第3名溺者並將其救援上艇。

為找尋最後1名已沉入水底的溺者,大隊指揮官下令啟動「潛水救援工作」,並依據現場目擊者描述、水域特性及天氣狀況等各項因素指揮救援人員進行「浮球定標」,以縮小搜索範圍後,再由潛水人員潛至水下搜救,搭配岸上及水上同步指揮監控,順利將最後1名溺水民眾救起,並由救護車送醫治療,演練過程逼真確實。

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陳叁奇特別感謝義消人員參與協助演練,並呼籲夏季水域高峰期間,請民眾提高水域安全概念,選擇合法水域活動,熟記「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划」,遵守「防溺十招」,做好防溺安全措施,以減少發生溺水意外的可能性,都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后湖昭應廟醮慶 王四川獻爐敬祈祝居民平安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金寧鄉后湖昭應廟供奉池王爺、六姓府、廣澤尊王等神明,為村落守護神,今(26)日舉辦池府王爺、蘇府王爺、李府王爺醮慶,金寧鄉團隊向神明拈香祝禱,祈求闔境居民平安、百業振興。

后湖昭應廟主祀池府王爺等神明,為后湖當地信仰中心,廟方建醮慶祝神明聖誕,金寧鄉團隊由主任秘書王四川、民政課長楊雅芳、社會課長李煜翔、鄉親服務室主任許國泰等同仁前往該廟祭祀,表示崇敬之意。

在昭應宮廟方主委等人陪同祭祀下,行獻禮儀上香、獻爵、獻牲禮、獻鮮花、獻福果、獻香茗、獻金帛、行禮,並敬獻爐敬金,除了向眾神明獻上崇敬之意,祈求人民平安康順。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黃偉哲呼籲市民朋友踴躍進行疫苗預約接種

[台灣新聞雲]記者 吳允顥/台南報導

因應防疫降階與口罩措施鬆綁,近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有升溫趨勢,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本市自今年5月24日起至6月30日止,提供尚未接種基礎劑、基礎加強劑或第1次追加劑COVID-19疫苗之65歲以上長者500元禮券。此外,也加碼延長即日起至6月30日期間,至本市合約院所接種COVID-19疫苗的民眾(不限廠牌、不限劑次、不限年齡),可領家用快篩5劑。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前往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新冠肺炎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5%,且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及未接種滿3劑疫苗。為降低長者感染COVID-19後重症和死亡風險,鼓勵長者儘速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本市自今年5月24日起至6月30日止,提供尚未接種基礎劑、基礎加強劑或第1次追加劑COVID-19疫苗之65歲以上長者500元禮券。此外,本市加碼延長即日起至6月30日期間,至本市合約院所接種COVID-19疫苗的民眾(不限廠牌、不限劑次、不限年齡),可領家用快篩5劑。請民眾於接種完成後持「身分證、印章、健保卡、接種紀錄卡」於合約院所或接種區的衛生所(上班時間內)領取快篩或禮券。

黃偉哲市長呼籲今年尚未完成基礎劑、未接種任何一劑疫苗者、以及今年1月1日起未接種過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的民眾,可至「台南打疫苗」系統預約接種(https://health-reservation.tainan.gov.tw/)。

衛生局提醒民眾應維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落實咳嗽禮節、勤洗手,並留意健康情形,雖目前政策採取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但建議快篩陽性之輕症民眾,有症狀時仍在家中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並注意自身健康狀況,若有併發重症之風險因子【如:65歲以上、孕婦、產婦(產後六週內)、具慢性病(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等,吸菸或已戒菸者需同時具有任一其他風險因子)】或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之民眾,應儘速就醫並經醫師評估後開立COVID-19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以免併發成為中重症個案。本市COVID-19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合約院所名冊可至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https://gov.tw/ETj)。

此外,若出現重症警示症狀,如: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請立即前往本市醫院就醫。

台南防疫專線退場 1193天逾42萬通服務量 黃偉哲感謝第一線辛勞安定人心

[台灣新聞雲]記者 吳允顥/台南報導

因應中央調降防疫等級,台南市防疫專線將於5月31日正式退場,南市府今(18)日舉辦感恩茶會,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感謝三年來投入防疫的每一位夥伴。他表示防疫專線是防疫重要的一環,疫情期間台南市能創下全國確診率、病例數最低的紀錄,有賴於防疫專線、專責醫院等防疫最前線,眾人攜手合作得來的成果,每個人都是防疫的英雄。

黃偉哲表示,回顧三年來,從防疫之初口罩國家隊開始,南市府就努力幫忙調度資源、協調人力,接下來台南首創的打疫苗預約平台,也發揮作用降低醫護人員接線壓力;而防疫專線的設置,也讓許多市民在面對疫情時,能即時獲得解答,穩定不安的心。

黃偉哲說,在防疫過程中因為許多無名英雄的努力,守護了市民的健康,也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同時也不讓醫療物資被浪費,避免衛生行政系統被癱瘓,現在疫情降溫了,所有人終於能回歸到正常生活,他要感謝中央對地方的協助,也感謝身處第一線及中央決策圈的所有英雄。

回顧過去三年,防疫專線人員24小時堅守崗位,協助市民排解各類疑難問題,包含隔離檢疫、就醫採檢、居家隔離單、快篩領取、疫苗接種等疫情相關問題的諮詢。疫情初期曾經有某位長期旅居國外之民眾,因母親重病匆忙返台探親,返台後透過防疫專線安排採檢、防疫計程車接送及聯繫醫院探視等事宜,最後,終於順利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後續民眾也致電感謝專線人員的安排與協助;防疫專線不只是接聽電話,而是協助市民朋友解決問題的好夥伴。另外,曾經在某天深夜確診者家屬緊急進線,「女兒現在呼吸很喘、昏睡叫不醒…」,電話那端媽媽急促的哽咽聲讓人不忍又心急,於是專線人員一邊安撫媽媽情緒、一邊詢問孩子相關病史及相關資料後,以最快速度派遣防疫計程車就近送至醫院,回程媽媽主動進線表示孩子狀況好轉,謝謝專線的陪伴與協助。

南市府表示,因應自5月1日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_19)」將自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步解編,防疫專線也完成階段性任務,感謝防疫專線的接線人員陪伴市民走過1,193天,共42萬6962通進線量,防疫專線撫平了市民們在疫情期間的恐懼和不安,是一股穩定市民心理的重要力量。

今日感恩茶會參與者眾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也專程南下參加,市議員李啟維、陳皇宇,以及台南市各家醫院、市府消防局、交通局、環保局、民政局等都派代表前來。

宣導正確勤洗手防腸病毒 謝國樑籲落實5個洗手時機

[台灣新聞雲]記者 游元宏/基隆報導

基隆市長謝國樑今(18)日前往仁愛國小附設幼兒園,透過有獎徵答等互動方式,增進幼童對於健康衛生之預防認知,並提醒幼童應落實「洗手五時機,正確勤洗手」,才能有效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謝國樑市長指出,近來腸病毒有攀升趨勢,看到孩子落實洗手五步驟時非常感動,強調不僅要遵照「濕、搓、沖、捧、擦」步驟正確洗手,更希望透過「吃東西前、接觸小寶寶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等五個重要的洗手時機,降低交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衛生局張賢政局長表示,自疫情解封後,群眾接觸機會增多,腸病毒有攀升之趨勢,而該病毒不像新冠病毒會被酒精破壞,需透過肥皂等正確洗手方式,才能有效降低重症產生之風險。若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已就學之幼童應請假在家休養,並請家長應留意幼兒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儘速就醫掌握治療時機。

基隆市衛生局表示,依疾管署公布國內腸病毒就診人數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基隆雖尚無腸病毒71型或重症個案發生,但截至5月15日止,基隆醫療院所通報疑似腸病毒個案,已累計有1,370例(其中手足口病270案,佔19.71%、疱疹性咽唊炎1,100案,佔80.29%),已超過前三年(109〜111年)同期感染人數。

基隆市衛生局今年規劃在社區辦理「腸病毒防治-勤洗手」宣導,目前已進行8場次,計有254人參加,衛生局並於學校開學前,全面完成學校洗手設施及學童洗手認知查核,而因為腸病毒停課之幼兒園,皆已陸續恢復上課,市府期盼透過清潔及衛教宣導,有效降低校園發生腸病毒爆發之風險。

金門縣政府疏散撤離通報訓練 強化防救災技能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政府為強化防災人員之災情通報機制,確保縣民生命財產安全,於昨(16)日上午假金寧鄉公所4樓簡報室舉辦「112年度疏散撤離通報講習訓練」,邀集金門縣各鄉鎮公所災害防救承辦課長、承辦人、村里長及村里幹事參加。

本次講習由民政處處長陳世保代表縣長陳福海主持,期透過講習凝聚大家力量,提升災害應變能力。處長陳世保表示,感謝村里長長期為地方鄉親熱心服務及無私奉獻,期望透過本次講習,強化村里長面對各類災害之應變處置效率,提升各項防災知能,以降低災害風險與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此次講習訓練,邀請金門縣消防局代理副局長林俊主講「疏散撤離與避難收容實務運作」、「社區防(救)災知能及自救」,強調「防災重於救災,教育取代教訓」的觀念,達全民防災之目的,充分運用政府及民間力量,落實縣府與鄉鎮間相互支援與合作策略,將災害防救工作做得更好。同時透過與會人員之間意見交流與互動,分享各鄉鎮防救災之技能,強化未來面對災害時,能迅速整備、應變與復原等措施。

民政處表示,「災害防救法」制定目的為健全災害防救體制,強化災害防救功能,以確保人民生命、身體、財產之安全及國土之保全。當災害來臨時,疏散撤離就是與時間賽跑,因此,其藉此講習提升村里長在災害時能有效且迅速傳遞訊息,並協助民眾疏散之作用,俾利建立永續防災家園。

民安9號演習 金大開設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演練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政府5月11日辦理「112年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民安9號)演習」,透過兵棋推演及綜合實作演練,建構更為完整的戰爭動員準備、防災橫向協調管道及縱向指揮體系,驗證災防應變能量。

參與金門大學執行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開設演練。攝影/記者陳森照

演習上午於太武山北坑口實施兵棋推演,下午則分別在塔山發電廠夏興分廠辦理綜合實作,以及於國立金門大學執行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開設演練,驗證因應戰時市府動員、物資配給配售、緊急醫療、災害救援、疏散撤離、收容救濟安置、傳染病防治、戰時重大災害(難)事件應變機制及支援軍事作戰能力,總計動員縣府、國軍、中央駐金、公民營事業單位、協力機構、民間志工團體等20餘單位、300餘人參演。

行政院動員會報各部會評核官蒞臨會場。攝影/記者陳森照

金門大學執行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有金寧鄉公所任務編組人員、志工、慈濟功德會及衛生局、金門醫院、動植物防疫所、金鼎國小幼兒園、金門紅十字會、金寧鄉轄社區居民、金防部國軍及替代役等也加入操演,協助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各點安置之任務演訓,使民眾瞭解戰場災害應變的景況,本次演練順利圓滿成功。

金門縣紅十字會在災民收容所設立救災站。攝影/記者陳森照

金門大學災民收容所的演練,經濟部曾文生政務次長、行政院動員會報副執行秘書劉泰益、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參議方德勝、統裁部少將副指揮官羅篇洋及各部會評核官蒞臨會場。

災民收容站,於站內規劃各項服務,包含防疫宣導及醫癢救護站、愛心關懷站、弱勢族群特殊照顧服務及婦女嬰幼兒之親子互動服務。攝影/記者陳森照

此次演練以「戰爭災害」為主軸,金門縣於模擬經濟基礎設施遭受破壞,通信、電力、油料、自來水及交通設施都面臨損毀狀況,由相關單位派員搶修搶救。隨推演時間經過,戰爭影響區域及程度越加嚴重,進入全面作戰階段時,發生物資短少、屋毀造成大量傷病患、無家可歸被迫收容等情形,真實模擬戰爭造成的絕境。而縣府各組成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運作,由各單位著重救災資源分配,以「機動彈性」為原則,妥善處理各類狀況,以保有政府運作機能,維持民眾基本生活需求。

災民收容站站內規劃各項服務,包含防疫宣導及醫癢救護站、愛心關懷站、弱勢族群特殊照顧服務及婦女嬰幼兒之親子互動服務。攝影/記者陳森照

金門縣災民收容所共計77處可收容8,892人,若有不足協請軍方提供備用收容所。接獲指示後,指揮輔導金寧鄉公所開設災民收容站,於站內規劃各項服務,包含防疫宣導及醫癢救護站、愛心關懷站、弱勢族群特殊照顧服務及婦女嬰幼兒之親子互動服務。

金大護理學系應用所學和金寧衛生所合辦社區整合式篩檢服務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國立金門大學為培養學生的社區關懷意識,日前該校護理學系和金寧鄉衛生所合辦「社區整合式篩檢」服務,前進安岐村為民眾進行免費健康檢查,執行成效良好。該學系表示,此次活動為護師節系列活動之一,由教授蘇貞瑛與老師陳予修共同帶領學生參與醫療服務,至盼學生們能夠實際應用所學,回饋金門在地鄉親,並提升其社區關懷意識。

金大護理學系主任黃玉苹表示,該學系以培養學生具備基礎生物醫學科學、一般臨床護理技能的專業人才為目標,每年學生考取護理師的及格率近100%,且就業率極高,該系畢業生已為國內護理職場的最愛之一。黃玉苹說,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了解社區民眾的健康需求,並透過篩檢機會,幫助其做好健康維護工作。

本活動指導老師蘇貞瑛指出,此次「社區整合式篩檢」包括多項檢查服務,主要有檢體盒發放、驗尿、女性抹片檢查、口腔癌篩檢、身高體重、腰臀圍測量、視力檢查、測量血壓、抽血、理學等,透過早期發現及治療,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此外,並進行衛教宣導,提供民眾保健資訊和正確醫療觀念。

金寧鄉衛生所主任吳國斌提及,國民健康署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5歲-79歲民眾終身1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請符合資格的民眾別讓您的權益睡著了,可就近至衛生所接受篩檢,金寧鄉衛生所每週一~五上午時間皆可攜帶健保卡及空腹來接受篩檢。

金大護理學系表示,此次活動大受社區民眾的歡迎,學生應用所學幫助每個人,並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能。此外,這些年輕族群也為社區注入青春活力,帶領長者轉變心態,並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