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中正紀念堂

拼布藝術之美 台北展覽

劉佩蕾老師與作品

台灣新聞雲 記者 林君韋/台北報導

「台灣手藝設計協會」慶祝拼布藝術在台灣推廣32年,本次特別聚集17位光喬體系資歷二十多餘年的拼布藝術家們,將其畢生經典之創作,於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一樓藝廊)拼布藝術作品展出,展出日期111年11月19日~12月4日,開幕式於11/ 19日(六)上午11時舉行,誠摰邀請各界好友前來共襄盛舉。

拼布製成的包

「台灣手藝設計協會」是由一群熱愛拼布創作藝術指導講師們所組織而成的協會,多年來不遺餘力的將台灣許多優秀藝術家們的拼布作品,呈現於台灣以及世界各地藝術接軌 ( 曾在:日本、韓國、印尼、俄羅斯、中國 )…等各國家展出,讓台灣的拼布藝術品能展現於國際舞台上,促進國際藝術文化交流。本次在中正紀念堂所展出的拼布作品分有: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古老中國民俗圖騰風格及現代摩登迷人風采的特色創意、人物寫真、大自然風景…等等多元化的藝術創作設計,讓來參觀者能觀賞到每一幅作品無窮的魅力之美!

作品 十二生肖

拼布藝術所以之美,是由創作者在每一幅作品上,對藝術不同的審美觀念,以及在作品上注入了想像空間,透過拼布的技法將自己人生理念的故事情節以各種布料一針一線的縫縫拼拼組合,並運用個人喜愛的色彩搭配及巧思變化,來表現出作品上的視覺效果及華麗之感,讓每一幅作品都充滿豐富多彩魅力無可言喻。

拼布的起源

希望透過這一次的拼布展覽,能讓大眾更認識這個古老的拼布藝術,您可以透過本次展覽觀賞之後,開始著手將身邊舊的衣物及布料,透過拼湊縫貼出您人生美好的回憶記錄於拼布作品上,讓生活更充滿了樂趣。

35間宮廟匯聚臺北一同祈福 首創移動神壇 迎接全臺義民爺!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君韋/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臺灣最盛大的客家活動將於10月22日至24日在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藝文廣場盛大登場,繼去年因疫情影響縮小辦理規模,今年特別以「義民35.客+潮」為活動主軸,結合新潮與傳統擴大舉辦,帶領市民朋友一起邁向35週年,一同向義民爺祈福,今年擴大舉辦特恭迎35間宮廟匯聚臺北一同祈福,展開為期三天的迎神遶境、祭祀典禮、挑擔奉飯、創意踩街及客家藝文展演及客莊攤位等活動。

移動神壇莊嚴啟動,出發迎接義民爺!

今年是臺北市辦理義民祭典第35年,活動擴大舉辦,恭迎全臺35間宮廟義民爺駐駕臺北市,為此特別打造[移動神壇]至全臺迎接義民爺,今(20)日上午8時揭匾起駕,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祭祀科儀,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徐世勲主任委員擔任正獻官進行揭匾儀式,將「褒忠匾」入神龕,敲響鳴鑼,正式啟程,祈求一路平安、市民安康,同時也為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揭開序幕。

[移動神壇]將會一路往南,依序前往臺中市和平烏寶宮、彰化縣芬園忠義廟、南投縣國姓乾溝義民祠、南投縣國姓碧雲宮、南投縣埔里南村義民祠、南投縣埔里廣福宮、桃園市南崁褒忠亭,於10月21日回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園區。為迎接神壇凱旋歸來,邀請中華世界婦女協會真善美大鼓班、桃園同鄉會桃園大鼓班、臺北市客家崇正會祥鳳太鼓班及忠義胡琴班進行演出,共同向義民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徐世勲主任委員表示,今年義民嘉年華這麼盛大及隆重,是期望信仰文化的延續,傳承客家義民信仰的精神及價值,以及在疫情下的第三年,透過義民爺的保佑,為全世界祈福,迎接全新的一年。

今年活動規劃一系列精采豐富節目,以「義民35.客+潮」為主題,除傳統「迎神遶境」、「安座大典」、「挑擔踩街」、「主祭大典」及「送神大典」重現客家民俗,另規劃適合年輕人及親子參與的活動,著重於客家文化傳承,特別打造活動主題曲「承蒙臺北」,透過客家當代歌曲與舞步,帶領大家走入客家,體驗都會客家的新風貌。

中正紀念堂10月22日及23日現場有客家文化體驗活動與主題裝置藝術,包含趣味手作、近百攤客莊市集、打卡抽好禮及精彩的藝文展演等活動,歡迎週末假日一家大小蒞臨現場感受更多客家文化內涵!更多活動資訊及詳情,歡迎上「臺北客家」FB粉絲專頁查看,並掌握最新活動動態。

蔣萬安: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偉志/台北報導

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惹爭議!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拋出新概念,建議把中正紀念堂歷史定位,改名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紀念過去70年,台灣各個族群、世代,努力貢獻的成果。

蔣萬安表示,兩位蔣總統在「保衛中華民國、推動台灣發展」的歷史軌跡上,有不可磨滅的貢獻。過去在「冷戰「世界架構下,兩蔣肩負起建設台灣、壯大台灣、保衛台灣的使命,相信這也是現在台灣不分黨派,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蔣萬安說,我們應該用更高視野、一個未來性觀點,來看待中正紀念堂的歷史地位,應可以朝向升級為「台灣建設紀念館」。

蔣萬安表示,這絕對不是任何一個人、一個家族,而是多個族群、多個世代共同努力付出,才有今天的果實,以「台灣建設紀念館」來紀念過去所有每一位台灣民眾對這片土地的付出貢獻,以及彰顯過去他們達到的成果。

蔣萬安希望,正視過去70年台灣民眾對這片土地的付出,以及過去70年來的正向力量;也只有正視過去這段時間,大家放眼未來、攜手向前,才能迎接一個新世代。

跟著書車走!2021「慢讀之森」巡迴最終站 北市圖行動書車12月場次出爐

台灣新聞雲/編輯整理

2021年進入尾聲,臺北市立圖書館行動書車將持續載著好書巡迴臺北市各大景點,邀請所有大小朋友一同加入行動書車的行列,愛看書的熊讚將陪伴森林小夥伴與讀者一起踏上充滿驚喜的閱讀探險之旅,為溫馨夢幻的12月點綴更多的閱讀好時光!

12月4日至5日書車要出發前往中正區中正紀念堂參加一年一度的臺灣閱讀節啦!北市圖「慢讀之森」行動書車將於「鴻圖大展—行動書車展示」亮麗登場,全國7臺各具特色的行動書車將停駐在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上,提醒各位書車迷千萬不要錯過這難得的機會!5日上午由小栗子老師帶來「建築走踏X城市速寫」課程,讓我們一起描繪生活點滴,記錄城市之美。除了行動書車大展,臺灣閱讀節「歡樂閱讀嘉年華」還有「旅圖小徑」、「書香大市集」、「圖書館陪你怡情」、「博物嬉遊島」等20多個充滿趣味的主題展區,等著大小朋友一起來參與這場閱讀盛典。

12月11日至12日書車初登場松山區台北偶戲館與臺北市民相見,11日午後不僅將進行館舍導覽,更有創意偶戲表演,由臺北木偶劇團帶來《聰明的土地婆》故事演出, 各式各樣的戲偶,帶領市民深入了解偶戲藝術的精華。

書車人氣活動「好書換換」今年升級為「好書換換Plus」,以書會友,持續傳遞閱讀能量,歡迎大小朋友攜帶家中書籍到現場交換,今年也將每季不定期推出「禮物書」,用關鍵字挑選自己的命定之書。

此外,書車現場小活動還有:「行動借閱X集章抽獎」,活動集滿5點可兌換年度紀念方巾1條;「行動策展mix尋書解謎」結合線上社群出題,線下尋書找答案,解謎完成即可獲得書車造型口罩1片;「書の化妝師aka全新圖書改造王」有3款紙書衣樣式可幫心愛的書本換新衣,送禮自用兩相宜;而深受讀者歡迎的書車紙模型,今年度也推出新款造型,只要參觀行動書車後到Facebook粉絲專頁按讚或追蹤行動書車Instagram即可索取,打卡再加碼將限量造型貼紙帶回家喔!

而本年度全新推出的活動「捕捉書車身影」,書車將快閃於城市角落,巡迴路線串聯臺北市區各分館,走過路過只要拍下書車巡迴身影並上傳至「臺北市圖行動書車Facebook粉絲專頁」,即可參與抽獎,我們將於12月中抽出一位大獎得主贈送iPad 1臺。

活動詳情及報名資訊請上北市圖網頁「110年行動書車閱讀活動─慢讀之森:一本書一棵樹,慢慢讀成一座森林」查詢,或在臉書和IG搜尋「臺北市圖行動書車」和「tpe_book_bus」。

為了提供讀者安心閱讀的優質環境,行動書車及周邊環境皆會消毒和清潔,現場亦提供酒精供讀者使用,為了保護您,也請讀者在行動書車活動期間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進行實名制登記及體溫量測,預祝您有段美好的慢讀之森探險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