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台東

金門陳氏大宗祠春季祭祖 湖前股輪值 祭典隆重盛大緬懷祖德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春季祭祖大典」祭祖典禮,於今(8)日上午十時在後浦陳氏宗祠舉行,來自地區「十三股」的宗親代表們齊聚於金城鎮莒光路的陳氏大宗祠,參與這一年一度,重要的春季祭祖典禮,縣長陳福海也前往現場參加儀式,並向宗親們致意,宗親會理監事以及陳氏各股宗親代表暨返金門謁祖的宗親,共同向祖先表達追思之情。

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春季祭祖大典」祭祖典禮在後浦陳氏宗祠舉行。攝影/特派記者 陳森照

每年農曆正月十八日,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依循慣例舉行「春季祭祖大典」,由當值長老湖前股陳國才理事長擔任主祭官,率領地區「十三陳」的各股宗親代表、長老、宗親會顧問等人,遵循古禮儀式,虔誠的向祖先祭拜,眾人虔敬之心也顯現宗族的凝聚力量,並彰顯了緬懷祖德,宗親們飲水思源以及崇祖敬宗的傳統美德。

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春季祭祖大典」由當值湖前股陳國才理事長擔任主祭官。攝影/特派記者 陳森照

今日的春季祭祖大典,遵循著傳統的古禮來進行,儀式首先由金門縣陳福海縣長擔任主祭官祭拜文昌帝君,接著由輪值湖前股長老陳仲贊祭拜福德正神,隨即進行隆重的大三獻祭祖儀式,今年由輪值的湖前股當值,陳國才理事長擔任主祭官,敬獻牲果,祭祖的儀式十分地莊嚴且隆重,充分顯現陳氏子孫後代團結一致,追本溯源、宏揚祖德的敬意。

金門縣長陳福海虔誠祭拜陳氏祖先。攝影/特派記者陳森照

財團法人台南中洲陳桂記大宗祠陳裕榮董事長、台中銀同碧湖陳氏宗親會陳彥伯理事長、高雄市中洲陳桂記大宗祠宗親會陳文明理事長、台東中洲陳桂記大宗祠宗親會陳溢壽理事長、陳坑八郎公派下竹北陳氏宗親、馬來西亞麻六甲僑領準拿督陳為寶、財團法人陳德星堂陳春銅董事長,宗親等一行200餘人,趁著疫情稍緩,分別組織返鄉祭祖團隊,返回金門參與祭典,慎終追遠淵源流長。

金門潁川堂陳氏宗親會陳進源理事長(中),主持輪值交接,湖前股陳國才理事長(右)交棒給碧山股陳順德理事長(左)。攝影/特派記者陳森照

祭祖是金門民眾最為重視的大事,金門縣潁川堂陳氏宗親會理事長陳進源指出,金門陳氏大宗祠自建祠即將散居地區各處的陳氏宗親分為十三股,輪流籌辦宗祠祭祖事宜,大家雖然是分居在金門的各鄉鎮村里,但彼此都是屬於一脈相承。而陳氏大宗祠每年都會有固定兩次的重要祭祖儀典,分別是定於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八日以及農曆十月十八日這兩天來舉行,而各股的春秋兩祭則定在清明節與冬至,因此與各股不牴觸。而今日農曆正月十八日,春祭大典由全金門各股大宗代表出席參與,由宗長率子孫向先人膜拜,除了表達慎終追遠的無盡孝思外,也藉此機會增進宗族情感交流,促進團結互助合作的精神。

陳福海縣長全程參與祭祖大典,並向宗親致意。攝影/特派記者陳森照
陳氏宗親會陳進源理事長(右)歡迎金門縣議會洪允典議長(左)前來祝賀。攝影/特派記者陳森照

祭祖大典結束之後,依循慣例舉行聯誼餐會,今年輪值湖前股也將明113年輪值任務交接給碧山股,由陳順德理事長代表接受,餐會由地區「十三股」的陳氏宗親們齊聚一堂,也依往例邀請許氏宗親會以及蔡氏宗親會成員代表共同餐會聯誼,藉此增進不同姓氏宗族之間的情感,金門縣議會洪允典議長、立法委員陳玉珍也親自前來祝賀。把酒言歡,彼此聯絡感情,氣氛熱絡而溫馨。

創新旅遊 東河大風吹 成功人.事 東海岸觀光圈

台灣新聞雲 記者 林君韋/台東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東河大風吹」、「成功人.事」2區域舉辦旅遊踩線行程,活動除體驗台東縣東河鄉在地業者合作開發的創新遊程,也走訪成功鎮上特色業者及全新開幕的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有間惦熱炒餐酒館

此次位於東河的「祥銓農創」、「有間惦熱炒餐酒館」以及「髒孩子工作室」,突破以往業者獨自經營的模式,以「山海新青年」為號召,串聯三家業者的優勢,結合美食、體驗、海邊野餐的全新風格,為在地旅遊品牌「東河大風吹」增添新型旅遊模式,來到東河的遊客除原有「東河旅遊問診站」的小鎮漫遊方式,更多了新的旅遊路線。

海廢咖啡LULU

位於東河台九線上的「海廢咖啡」,更以環保永續為經營理念,店內皆無使用一次性餐具,也呼籲客人外帶自備容器。烘焙料理則以在地食材入味,希望透過蛋糕、咖啡,讓遊客能在東河街上尋找一處靜謐的休息區域。

有別於東河鄉的旅遊風格,今年七月份在成功鎮上重新開幕的「成功海洋環境教室」,不僅將屬於「成功人.事」的海洋文化搬到館內,透過導覽員精彩的解說及透明魚DIY體驗,強調海洋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此外,成功海洋環境教室也與晉領號合作,開發成功漁港的遊港體驗,搭配船長的解說,讓遊客以不同的視角感受成功鎮的魅力。

還走訪了位於成功鎮上的「足跡再現」複合式餐廳,結合海港美景與足療按摩,放鬆身心的同時,還能一邊享用充滿異國風的無菜單料理。東部海岸觀光圈致力於與在地業者攜手合作,希望能持續探索多元的深度旅遊與體驗新玩法,未來更將持續擴大品牌經營以及觀光旅遊的推廣,提供全國旅人盡情享受專屬東海岸旅遊新風格。

Taitung Organic 臺東 我給你嗑!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陳維玠/台東報導

為讓臺北消費者能近距離體驗臺東風情跟優質農產品,臺東縣政府特別以「Taitung Organic 臺東 我給你嗑!」為主題,將自10月14日至16日下午1點至晚間8點在臺北心中山線形公園(臺北市南京西路16號或捷運中山站4號出口),盛大舉辦「2022臺東有機農產展售推廣活動」,除了有來自臺東最新鮮的農產品及舞臺表演外,並推出「好嗑袋回家」限量抽抽樂,有多項好禮送給您,歡迎北部民眾踴躍共襄盛舉。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有別於傳統慣行農業拚量策略,注重農產品安全且兼顧環境永續的有機農業,是上任後致力推行的農業政策,透過種植安全無毒農產品,結合臺東壯闊美景讓農業與觀光共榮,走出專屬臺東農業的藍海策略,經過這幾年努力,臺東縣有機驗證及友善耕作面積從上任前未達1千公頃,到如今已突破2千公頃,全國面積排名第三,農戶數超過8百戶。

饒慶鈴提到,受近期地震影響,東部鐵路幹線部分受損,影響旅客來臺東遊玩,為讓臺北的消費者能近距離體驗臺東風情跟優質農產品,特別與臺北捷運公司合作,並指示以「熱氣球」串燈佈置展場,讓消費者彷彿置身臺東市知名景點「鐵花新聚落」,不僅展場佈置費盡巧思,更從臺東超過8百位從事有機驗證及友善耕作農戶中,精選30家優質農友、業者,組成臺東有機隊,將臺東尚青的有機農特產品,新鮮直送臺北,讓民眾買得安心、吃得放心,逛得開心。

農業處長許家豪說明,為符合「養生X有機」主題風格,首次與臺北知名養生火鍋天香回味以及法式餐廳拾穗Bakery & Kitchen串連,運用臺東有機食材融入原有的料理菜單之中,於10月限量推出「臺東特色主題套餐」,讓北部的饕客們不用遠到臺東也能享用臺東天然的好食材。

農業處指出,現場不只能購買優質有機農產品,同時精選身懷絕技的有機職人,連三天安排不同食農教育課程,讓消費者能親身體驗臺東好茶及精品咖啡。此外舞臺區還安排街頭戲法、魔術秀、小丑雜耍等表演,並推出「好嗑袋回家」限量抽抽樂,只要在臺東有機攤位消費滿100元即可獲得一點,累積5點即可參加抽抽樂乙次,有機會抽到「Taitung Organic」紀念帆布包、天香回味鍋現金折價券、拾穗餐廳麵包券、活動消費券等獎項,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喔!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民進黨聯合大看板宣示 新台東戰隊全壘打 一起造好新台東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陳維玠/台東報導

近日,在台東市中心的中山路新生路口掛上民進黨縣長、市長、議員候選人聯合大看板,展現團結合作氣勢,宣示新台東戰隊全壘打,一起造好新台東。

劉櫂豪表示,良好的競爭才會為台東帶來進步,民進黨過去在台東縣未曾執政過,也常被稱為艱困選區,但再這怎麼艱困,總有人堅持奮勇向前,就算是沙漠,只要有一群人不斷不斷的挖地打井,總有一天沙漠也會湧出豐沛的水源,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劉櫂豪表示,今年底大選第一選區有4位,全縣共有6位議員候選人,台東市有具備中央歷練深耕台東的洪宗楷市長候選人,以及努力不懈,帶領大家一起造好新台東的劉櫂豪,謝謝志同道合的黨員同志,堅守民主自由的價值,在公共事務上付出心力,讓我們的心愛的台東能夠愈來愈好!

劉櫂豪懇請大家支持新台東戰隊,力拼議會組黨團,議員6席全壘打,縣長市長都要上,一起讓台東更好。

台東縣府與故宮聯名 推明清國寶底蘊紅烏龍茶點禮盒

[台灣新聞雲]記者 談柌萱/台北報導

全台首次由縣政府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聯名商品「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今日(14)上午在台北萬豪酒店,由臺東縣長饒慶鈴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徐孝德處長共同發表。以「鹿」為媒介,將故宮國寶結合臺東茶文化,透過精緻的禮盒包裝設計及紅烏龍迷人的茶滋味,展現中華文化與臺東茶文化底蘊之美,塑造「台東紅烏龍」的不同面貌,提升品牌形象與話題性,並深化臺東價值,種種精彩巧思設計也讓禮盒更添收藏價值,成為各種場合最好的送禮選擇!

台東縣長饒慶鈴(左四)、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徐孝德處長(左三)等, 推出「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記者談柌萱攝)

縣長饒慶鈴表示,紅烏龍是臺東最具特色的產業之一,此次臺東縣府與故宮合力打造的「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不僅符合現代人茶飲的特性,可隨時隨地立即享用臺東專屬滋味的紅烏龍,迷人的琥珀茶色,更增添品茶的舒心與視覺饗宴。藉由視覺、嗅覺及味覺,建構品牌獨特的慢生活體驗,推廣品茶靜心的慢文化,讓更多人透過茶感受臺東山海的靜謐。禮盒也將化作誠摯好禮,使收禮人細膩品嚐文化情懷與純粹自然的好味道。

台東縣長饒慶鈴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徐孝德處長,共同站在大型茶禮盒前,推薦「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記者談柌萱攝)
台東縣長饒慶鈴推薦迷人的琥珀茗茶精品「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記者談柌萱攝)

徐孝德處長指出,故宮過去幾年在文創產業不遺餘力,實體通路成長70%以上,網路商城成長20%以上,致力協助台灣廠家將商品精緻化,並賦予更豐厚的文化內涵,推向國際舞台。此次和臺東縣政府合作的台東紅烏龍,琥珀色的茶湯令人驚艷,相信是自用、送禮皆相宜的優質伴手禮。

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包裝古典、精緻,以鹿為介,以茶會友,是優質伴手禮。(記者談柌萱攝)

臺東財政及經濟發展處章正文處長說,與故宮聯名,期透過不同管道來推廣「台東紅烏龍」。禮盒的設計理念為「以鹿為介,以茶會友」,將臺東鹿野過去為群鹿奔馳的歷史背景,連結國立故宮博物院寶物「明-萬曆五彩百鹿尊」以及「清-康熙宜興胎畫琺瑯萬壽長春海棠式壺」,由「鹿」搭起台東紅烏龍與故宮的橋樑,透過「茶」拉近距離,探尋彼此歷史文化內涵的相契,體現古代文人雅士「以茶會友」的情懷。禮盒內含滋味醇厚圓滑的「台東紅烏龍茶」,以及採用紅烏龍茶混和台灣米,佐以花生、芝麻和麥芽香製成的「台東紅烏龍茶米香餅」,茶香四溢且不甜膩的口感令人愛不釋手。

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創意發想源自故宮兩件國寶(記者談柌萱攝)

「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將會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實體通路故宮精品網路商城、以及購夠台東限量販售,歡迎各界預購,品味文化茶香,更歡迎到台東鹿野,來一趟文化茶香之旅!

歌手王宏恩出身台東鹿野,是紅烏龍產地,特地到記者會為家鄉茗品獻聲!(記者談柌萱攝)

臺東場舉辦友善環境耕作暨安全用藥技術講習會

[台灣新聞雲]記者 周建芳/台東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於111年6月28日,假東河鄉農會信用部2樓會議室舉辦「友善環境耕作暨安全用藥技術講習會」,對於友善環境栽培管理有興趣的農友約90人熱情參與,臺東縣政府、東河鄉公所及東河鄉農會亦派員出席參加;會中講授友善環境耕作之肥培管理及番荔枝病蟲害整合管理技術供農友參考採行。

臺東場副場長盧柏松表示,推動友善環境耕作為重要農業政策,政府除了提供農友們友善環境相關資材,如國產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資材及生物防治資材補助等資源外,臺東場亦會提供各項農業技術輔導,協助農友瞭解友善環境之栽培管理、合理化施肥及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栽培技術,以減少化學肥料及農藥的使用,讓臺東縣成為友善環境的農業縣。

講習會由張繼中副研究員說明友善環境耕作之肥培管理要領,並提醒農友採集土壤送該場分析,藉由分析結果了解土壤肥力情況,並適時且合理的使用國產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土壤改良資材,減少使用化學肥料。許育慈助理研究員説明番荔枝病蟲害整合管理技術,提供農友病徵辨識方法、最適防治時機,以達正確、合理之安全用藥。

友善環境耕作是當前重要農業政策,臺東場將持續提供友善環境相關之栽培管理技術,並辦理友善環境耕作講習會及觀摩會,協助農友提升生產技術,並落實友善環境的目標。

「我們/women的島嶼之歌—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 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

[台灣新聞雲]記者 周建芳/台東報導

「我們/women的島嶼之歌—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即日起在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今(25)日上午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百老匯廣場舉行開幕式,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出席與會,以行動力挺,支持與鼓勵女性藝術家創作。展覽於臺東生活美學館共有主展覽室及生活工坊兩個展場,主展覽室展期至8月8日止、生活工坊展期至9月12日止。

臺東生活美學館指出,「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系列活動由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策劃,花東知名策展人吳淑倫與王昱心規劃執行,主展覽室為徵件展區,共設置11位女性藝術家的平面繪畫與小型裝置藝術;生活工坊為邀請展區,媒合3個花東在地女性工作坊,以及國內外女性藝術家進行創作,期盼藉由此次展覽,以兼具文化平權和國際性的視角,從中看見花東女性藝術家展現從山海醞釀而出的藝術能量。

藝術祭由女藝會理事長賴純純統籌與各展區策展人精心規劃,將臺東定位為核心基地,以臺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三個藝文機關,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臺東美術館為主展場,串連南迴、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地區在地獨立藝文團隊同步展出,共建一個精彩絕倫的女性藝術大展共享平臺,是一場整合、協調全臺各地、花東在地與世界女藝力的展出。

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臺東生活美學館積極將文化平權實踐在各項藝文活動中,讓女權透過女性藝術力的展現而被落實,讓花東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有更多的機會被看見。這三年來全球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國際文化交流幾乎停滯,國內藝文活動備受影響甚鉅,此時是臺灣與全球併肩面對與疫情共存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女性藝術家們傳遞女性的柔軟、強韌及溫暖的力量,以藝術帶來「愛與希望」,以當代臺灣與國際間女性藝術匯流的行動力宣示告別過去並開啟美好的未來。

「我們/women的島嶼之歌—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
地點: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展覽室、生活工坊
(臺東縣臺東市大同路254號)
時間:即日起至9月12日週一、週三至週日08:30-1200、13:30-17:00(每週二休館)

末期乳癌要化療嗎?新型標靶藥物慢性控制

[台灣新聞雲]記者 周建芳/台東報導

一位60歲婦人,去年在台東馬偕切片診斷為乳癌,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已有肺部及骨頭之轉移。經三個月的CDK4/6抑制劑及抗荷爾蒙藥物治療,肺部的轉移病灶近乎消失不見。台東馬偕腫瘤治療科蔡承志醫師表示:乳癌是一種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長出的惡性腫瘤,其癌細胞生長失去控制,因而侵入、破壞鄰近的組織及器官,或經血液、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器官。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年的癌症登記報告,乳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1位,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5.24%。根據乳癌的大小以及淋巴結的轉移,我們可以將乳癌分成四期。在以往認為的癌症第四期所謂的末期被認為是不治之症,但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有些乳癌不一定要接受化療,透過服用口服荷爾蒙以及標靶藥物就可獲得平均兩年的控制。

腫瘤治療科蔡承志醫師進一步說明:乳癌大致分成四種類型。管腔細胞A型、管腔細胞B型、基底細胞型、Her2過度表現型。在我們血液中有雌激素及黃體素,它可透過腫瘤上的雌激素、黃體素受體,促進管腔細胞A型及B1型癌細胞生長。在轉移性第四期的乳癌中,如果為管腔細胞A型及B1型,且腫瘤轉移的情況尚不至於造成立即嚴重的內臟失能,則可使用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加上荷爾蒙抑制藥物來做治療,荷爾蒙抑制藥物可透過阻止激素與受體結合,或者減少雌激素的生成,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案例中60歲婦人就是屬於這類型。據臨床統計使用此治療有一半的患者,病情能獲得至少兩年的控制。

隨著醫療進步,某些第四期的癌症不再像以前所說的絕症一般。如同管腔細胞A型及B1型乳癌,好似高血壓、糖尿病一樣,變成了慢性病在控制。但礙於過去對癌症的印象,以及對化學治療的懼怕,使得有些人甚至不敢及早診斷,而錯失治療良機。因此,腫瘤治療科蔡承志醫師鼓勵大家,每年許多的醫師及科學家都為了癌症而努力,總有新的進步利益許多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將疾病做最好的控制,並有機會受惠於最新的醫療。

展現藝術女力 6/25『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開展!

[台灣新聞雲]記者 周建芳/台東報導

『愛與希望-2022世界女藝匯流藝術祭』展覽開幕式訂於6月25日上午10時於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百老匯廣場舉行,生活工坊展期自6月25日至9月12日止,主展室展期自6月25日至8月8日止,歡迎前來觀賞國內外當代女性藝術家的精彩創作。

「女藝匯流藝術祭」系列活動由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策劃,花東知名策展人吳淑倫與王昱心規劃執行,主展覽室為徵件展區,共設置11位女性藝術家的平面繪畫與小型裝置藝術;生活工坊為邀請展區,共媒合3個花東在地女性工作坊以及國內外女性藝術家進行創作,希望藉由此次展覽,以兼具文化平權和國際性的視角,從中看見花東女性藝術家展現從山海醞釀而出的藝術能量。

女性在職場與家庭之間,經常面臨身分角色轉變及衝突,要努力實踐內心的想望其實不容易,有鑒於此,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積極主動將文化平權實踐在各項藝文活動中,讓女權透過女性藝術力的展現而被落實,更要讓花東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有更多的機會被看見。整個藝術祭由女藝會賴純純理事長統籌與各展區策展人精心規劃,將臺東定位為核心基地,以臺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三個藝文機關,臺東縣立美術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這三個展館為主展場,同時串連南迴、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地區重要的在地獨立藝文團隊同步展出,共建一個精彩絕倫的女性藝術大展共享平臺,這是一場整合、協調全臺各地、花東在地與世界女藝力的展出。

這三年來全球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國際文化交流幾乎停滯,國內藝文活動備受影響甚鉅,此時是臺灣與全球併肩面對與疫情共存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女性藝術家們傳遞女性的柔軟、強韌以及溫暖的力量,以藝術帶來「愛與希望」,也期待能以當代臺灣與國際間女性藝術匯流的行動力宣示告別過去並開啟美好的未來。這條跨越族群和地域的藝術匯流,就像在這片山海間遍地盛開的溫柔花朵般,以一件件作品訴說了一篇篇的生命敘事,為花東這片土地注入更多的「愛與希望」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