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建設

陳福海率隊爭取中央支持重大建設計畫及陸客赴金旅遊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為爭取中央強化基礎建設經費,並爭取開放陸客赴金旅遊,金門縣長陳福海昨(11)日率縣府工務處及文化局團隊,赴立法院與陸委會與立法委員陳歐珀委員、陸委會李麗珍副主委、及內政部營建署謝偉松組長等就地區道路、太湖湖畔綠蔭遊憩、太武山文化園區劃設、爭取陸客赴金旅遊等重要計畫與議題,爭取中央支持。

陳福海為了平衡地區城鄉發展以及爭取基礎建設經費,親赴行政院拜會張景森政委與內政部營建署吳欣修署長,就地區重大道路、太湖湖畔綠蔭遊憩、太武山風貌改善等建設爭取中央支持與協助,並經張政委與吳署長表示肯定與支持。為持續爭取建設經費支持與計畫之推動,縣長陳福海特於昨(11)日再率縣府工務處處長黃儒新及文化局科長顧孝偉,赴立法院拜會陳歐珀委員,與內政部營建署研討後續計畫提報之細節,營建署也指派謝偉松組長率公園組、道路組及都計組等同仁與會討論。

縣長陳福海在會中指出,金湖鎮中正公園位於大、小太湖周邊,且鄰近市鎮具交通休憩之便利性,計畫以此綠色廊帶為核心,結合大小太湖與國家公園周邊景點,打造東半島適合各族群鄉親及遊客之共融遊憩公園,提供運動休閒、親子互動、生態景觀等多種功能的遊憩場所,並以「太湖湖畔綠蔭遊憩升級計畫」為規劃主軸,串接周邊景點及遊憩升級,採整體空間規劃的思維分區分期來建構,希望中央能來支持,並挹注計畫所需預算。同時,縣長也說明烈嶼鄉在金門大橋通車後,為當地帶來便利性,但車流量的增加也對烈嶼地區的交通造成了一定的衝擊,是以,為改善地區交通,並因應國民旅遊需求多元、健康及環保的意識提升,符合推動減碳或零碳運輸的世界趨勢,將視現況於道路增設人行自行車道,貫穿烈嶼鄉中軸線主要道路並連接環島路及金門大橋周邊道路,以落實交通安全、減少意外事故發生,同時提升居民生活及旅遊品質。

營建署組長謝偉松組長表示,營建署對於縣府提出的太湖湖畔綠蔭遊憩升級與道路建設計畫將依之前與吳署長會商方向持續給予支持,同時就地區道路建設過程中針對行人庇護、路口行人公共通行改善作為提醒可多加注意;另外於整體計畫經費配置、期程與計畫豐富性等提出規畫建議,期讓整體計畫能更臻成熟。另外就太武山文化園區劃設評估案,與會代表表示基於文化保存及服務設施優化,建議縣府與營建署、金管處溝通確認計畫及範圍,後續將協助提報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審議,以符地方需求。陳歐珀委員對縣長戮力推動金門建設表示感動與佩服,並請營建署對於金門縣政府所提計畫案件應全力給予支持與協助。

之後縣長陳福海再趕陸委會拜會李麗珍副主委,就開放陸客赴金旅遊議題與陸委會進行溝通協調。縣長於會談中表示金門觀光產業對陸客需求立基與台灣本島不同,於客觀條件下開放陸客赴金旅遊相對單純,為紓解地區觀光旅遊業者困境,希望中央能及早給金門政策支持,開放陸客赴金旅遊。李麗珍副主委也表示能深切體會金門民眾的需求與心聲,將就開放陸客赴金旅遊的議題與交通部、內政部等單位溝通合作,朝先期開放陸客赴金旅遊的目標努力。

金門縣長陳福海就職100天專題報導系列3—建設篇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落實「青年住宅」 實現「住有所居」願景
陳福海於上任後,為加強照顧弱勢族群,期許青年住宅政策,不但要滿足居住的需求,更期待青年在地生根。在青年自建住宅政策確定將比照戰地政務時期金門地區國宅處理模式推動後,金門縣政府積極盤點縣有地資源,作為青年住宅開發基地,一方面活化縣產、地盡其利,另一方面要協助減輕青年朋友的負擔,使其能夠達成擁有自有住宅的夢想。

陳縣長相當重視青年住宅政策,就任後多次率領地政、工務、財政、建設等各單位主官管及五鄉鎮長現勘多處縣有土地,盼能進一步讓此一政策多點開花,均衡各鄉鎮發展。在3月24日金門縣政府縣務會議上,陳縣長經與五鄉鎮長及主官管們逐條討論後,順利審議通過「金門縣青年住宅自建土地讓售作業要點」,讓後續土地讓售作業有所依據,也讓青年自建住宅政策的里程又再往前邁進一步。

建設處長張瑞心表示,依日前審議通過的讓售作業要點,在申請資格方面以在地青年族群為主,基本條件為年滿25歲至45歲或未滿25歲但已結婚成家之縣籍居民。未來青年朋友取得土地後,將有興建期程的規範限制,同時相對的,青年朋友若能在移轉土地後半年內取得建造執照,縣府也將給予相應的請照費用獎勵,確保地盡其利。後續在居住使用上,亦參照臺灣其他案例之執行經驗,有防制轉售及套利行為之機制,其目的均是為了協助真正有需要的在地青年族群圓一個成家的夢。

有關青年購地自建住宅的基地位置,在陳福海與縣府團隊多次現地勘查後,首辦的青年自建住宅計畫優先選定金沙鎮陽宅自然村周邊,該處不但緊鄰聚落,公共設施資源得以共享,附近也有超商,生活機能相對完備,現正進行規劃評估及土地預劃分之行政作業,將趕在年底前完成陳縣長要求的首批土地讓售青年的作業。

此外,在陳福海密集的招開會議與實地勘察後,金湖、金城、金寧及烈嶼也都進入了選址評估作業中,預計採多點並行的方式,除了更能滿足廣大青年朋友成家安居的需求,還能兼顧成家青年朋友就近照顧原生家庭的社會面及情感面問題。建設處長張瑞心表示,在各鄉鎮辦理規劃評估作業期間,縣政府也將一一舉辦說明會,屆時歡迎各界鄉親蒞臨指導,讓政策推行更能貼近民意,落實青年自建住宅的居住需求。

有關公辦住宅案,在考量本縣財政負擔後,縣長陳福海也於3月14日特別偕同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林秉勳,現勘尚義社會住宅基地,就中央與地方合作興辦社會住宅事宜進行溝通協調,達成第一期由中央出資興辦的初步共識,讓初出社會、經濟相對弱勢,暫時還買不起也蓋不起住宅的族群可以用比較優惠的租金入住,提供鄉親在人生過渡期間安穩居住的環境。

陳福海表示,青年朋友的發展,攸關金門的未來。相信青年居住問題的解決,不僅能照顧弱勢,更能讓青年朋友專注個人事業的發展與人生的自我實現,當這些未來社會中堅分子穩定了,就能帶動金門整體發展,也讓幼有所長、老有所依的理念有了穩固的基礎,加速土地農地重劃,活化土地,改善農耕環境
農地重劃係將一定區域內不合經濟利用的農地加以重新整理,予以交換分合,區劃整理成一定標準切塊,並同時施作工程,增設農水路,使每一坵塊農地均能直接臨路、直接排水,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擴大農場規模,增進農地利用的一種綜合性土地改良事業。

陳福海就任後,為加速啟辦新農地重劃案,活化土地利用,交由地政局積極盤點,並就各鄉鎮公所先前提報擬農地重劃區,經「金門縣農地重勘選小組」現勘評估篩選較宜辦理重劃之區段後,為求慎重及聽取各公所意見,陳福海特於3月3日親自主持召開「金門縣各鄉鎮農地重劃勘選及推動研商會議」,並邀集各鄉鎮長及公所、建設處、工務處等單位與會商討。

在縣長陳福海與地政局長許鴻志就金寧鄉西山農地重劃推動模式做說明溝通後。各鄉鎮均有意願循西山農地重劃模式參與協力推動。目前已有金沙鎮公所函報榮湖段、烈嶼鄉公所函報楊厝測段。本府未來將以「一鄉鎮一區」為目標,按法定程序辦理正式初勘、召開地主宣導說明會及調查地主同意參與重劃願意與面積過半後,報請內政部現地複勘及經檢討同意後,納入農地重劃先期規劃作業,循序推動。

有了政策方向,接下來就是要掌握執行進度,因此陳福海要求地政局掌握契機抓緊進度,讓無水無路的荒林荒地變成良田,為鄉親營造更優質的土地環境資源,以西山農地重劃區為例,陳福海期許相關單位能在今年底辦理西山重劃區的工程開工、114年底完成重劃工程並交土地予地主,期望能逐步推動金門農地資源與農作生產可用場域面積的提升。

縣長王惠美:現在不做 未來會後悔

[台灣新聞雲]記者 吳孟冷/彰化報導

彰化縣長王惠美就職,對於未來四年推動縣政建設,昨日(2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有些建設,「現在不做,未來會後悔」,有些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的到成效,像是產業關心的二林精密機械園區,她也利用時間,在經濟部長王美花來彰化時,把握機會向王部長反映彰化的二林精密園區亟需推動,還有彰化捷運、彰化市鐵路高架化的計畫,縣府都將持續推動,加快速度來完成,希望未來的大計畫能夠有所突破。

王縣長表示,這些彰化要推動的重大建設希望能儘快得到中央的支持,也希望彰化選區的立委,也能不分黨派,一起幫彰化爭取建設與資源,縣府也會與中央部會來做相關溝通,希望得到更多資源挹注,為彰化這塊土地來發展。

臺南市長黃偉哲推動公私協力深耕災防 10年特優傲視全國

[台灣新聞雲]記者 吳允顥/台南報導

臺南市長黃偉哲上任後就將災害防救工作列為市政建設的首要項目之一,不僅延續本臺南市災防工作多年成果,各項全國性業務訪評、災防演習及國家防災日活動等,深耕民間災防,推動公私協力成效有目共睹,獲獎連連並深受中央肯定。

內政部今(16)日於南投消防訓練中心辦理「111年政府科技計畫暨科技防救災成果展」,併同辦理「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總成果展」發表,由內政部消防署蕭煥章署長代表頒發績優獎座來慰勉110年辦理災害防救業務經評定特優、優等之直轄市、縣(市)政府績優單位辛勞,同時表彰韌性社區、防災士以及企業防災代表,藉以提升參與者之榮譽心並激勵各級承辦人員士氣。

臺南政府消防局長李明峰表示,臺南市於深耕3期評鑑中屢創佳績,除災害防救深耕5年中程及第3期計畫前後共10年,皆榮獲內政部評鑑「特優」的創舉之外,歸仁區公所、安平區公所更以積極推動區韌性社區自主防災、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工作,健全防災體制,有效提升社區防災能力而獲績優區公所榮譽;新營區中營韌性社區、歸仁區七甲韌性社區及永康區復國里許建國及歸仁區七甲里郭世文先生則是以自身熱心於鄰里防震、住警器等防災宣導工作獲績優韌性社區、績優防災士表揚。

承載20年的夢實現了! 台中市「清水車站人行跨越橋」完成吊裝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黃靖賀/台中報導

市長盧秀燕大力推動海線多項建設,為提升民眾交通便利性,改善清水車站周邊交通,上任後編列「清水車站人行跨站天橋」預算、設計及施工,台中市政府建設局表示,在建設局積極努力下,昨(21)晚將跨越清水車站主梁及底板吊裝完成,整體工程預計明年1月底完工,承載在地居民20年的夢,終於實現。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清水區清水車站無後站設計,以致前、後站往來居民皆須繞路遠行,為實現清水區居民多年期盼,盧市長上任後編列經費,規劃橋長46公尺、寬2.3公尺,總工程費達7,617萬元,完工後將節省超過20分鐘繞道步行時間,提供清水車站使用者更便利的通行,從此不用再因趕車於前後站奔波繞行。

此外,橋體以「雙拱曲線」設計,形塑出「牛罵頭文化」意象,夜間橋體增加投射燈光,夜空中呈現「清水之眼」,未來將成為區域重要地標,提升觀光形象,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發展。

陳局長說,此工程跨越鐵道,除施工困難度高外,臨鐵路工程更需以高規格的安全管理因應,昨日夜間施工協調台灣鐵路管理局配合夜間鐵路斷電與封鎖施工,以大型吊車辦理前、後站橋塔吊裝,因人行橋梁施工會跨越清水車站鐵路,並緊鄰鐵路上方二萬五千伏特電車線,建設局於施工階段皆妥善規劃工序及工程介面銜接予鐵路局配合施工,終於安全及順利的完成吊裝作業。

觀光首都秀成績 林明溱期許產業新都

[台灣新聞雲]記者 祝寶貝/南投報導

即將御任的南投縣長林明溱9日表示,近幾年來他努力建設南投成為觀光首都,這項目標已完成階段任務,期許南投未來發展產業新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發展。

林明溱應南投縣總工會邀請,參加企業界、職業工會理事長暨會務人員勞工政策研討會,並在會中專題演講,說明南投縣這些年來建設成果。

林明溱表示,他到任縣府時,南投縣負債167億,縣長任內減債75億元,減債排名全國第二名,僅次於台北市;南投縣債務減少,為民服務做得更多,建設更是持續推動,一點都不打折。

林明溱細數任內觀光建設,興建清境高空觀景步道、信義鄉雙龍瀑布七彩吊橋,整修竹山瑞龍瀑布,舉辦南投燈會等等,帶來一波波觀光客,南投的觀光真的很熱,各界也給予很高評價,包括網路介紹南投旅遊景點等等,也都有很高點閱率。

令林明溱感到自豪的是,縣府近年開發南投旺來等產業園區,還有埔里福興農場溫泉造鎮,已經看到產業新都的願景。他說,縣府開發埔里福興溫泉農場,目的是為了安置廬山溫泉業者,曾有議員不看好,還質疑開發過程,最後不但挖到溫泉,水質達到標準,土地出售還替公庫賺了10億元。他並看好草屯手工業園區,土地收益估算至少40億元。

另外,南投市旺來園區土地售完,民間投資廠商正在進行廠房施工,未來準備進駐;埔里微型產業園區已完成開發,並出售土地等等。

林明溱表示,縣府目前開發這些園區,其實正是為南投產業發展舖路。他舉例,因為當年林洋港老縣長,所以有南崗工業區,南崗工業區為南投人帶來很多工作機會,他認為,縣府開發這幾處產業區,未來也將帶來產業發展契機,並增進地方就業。

水環境建設接軌零碳臺北 台灣國際水週展亮點

[台灣新聞雲]記者 談柌萱/台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以「智慧.生態.水臺北」為主軸,參與111年10月13日至15日經濟部水利署、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於台北世貿一館辦理之「2022台灣國際水週(TIWW)- 水利產業主題館」,藉由本次的展覽,展現暨推廣近年來市府工務局暨所屬工程處與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的公共建設亮點成果,期望市民朋友共襄盛舉踴躍觀展,以進一步瞭解水環境建設在臺北市的前瞻樣貌。

經濟部水利署於本次展覽成立水利產業主題館,以「智慧水務」、「科技造水」及「永續技術」為三大主題,臺北市政府於「智慧水務」主題區中以「智慧.生態.水臺北」作為核心,並由市府相關機關展出市政建設成果,包括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智慧監控管理、智慧水表與服務」、工務局「創新研究.展望未來」、新建工程處「人行道鋪面透水及保水設計」、水利工程處「抽水站自動化監控系統」、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水泥叢林中的綠洲」、衛生下水道工程處「智慧取供.永續再生.水」、大地工程處「永春陂及雙溪濕地公園工程」等,充分展現市府對於水環境建設的重視與成果。

臺北市政府持續以海綿城市理念,致力推動透水保水、水循環再利用、提高都市暴雨保護標準並持續朝韌性、永續、智慧、宜居的城市邁進以接軌零碳臺北。相信2022臺灣國際水週將會是公私部門、學研界、產業界與全球人才、技術、市場交流媒合的最佳機會,亦將促使我國的水環境政策、技術與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議員關心三大建設進度 盼臺中躍升國際化都市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黃靖賀/台中報導

臺中是藝文之都,同時也是臺灣第二大城市,市議員陳成添於27日總質詢上關心疫情會不會影響臺中綠美圖、國際會展中心及巨蛋體育館這三大建設的進度。

陳成添首先感謝盧市長對臺中三大建設的重視,『未開工的,讓它開工;已動工的,讓它完工。』,正是盧市長承諾。陳議員接著詢問,目前等了十年的綠美圖已於108年動工,預計2025年完工;國際會展中心於108年開工,預計2024年完工;而巨蛋體育館則是預定今年下半年動工,這三大建設目前進度如何?

盧秀燕市長也感謝陳議員及其他議會同仁對三大建設的支持,表示臺中未來目標是成為國際化的都市,而邁向國際化的三大要素:大型室內場館、世貿會展中心及大型市立圖書館、美術館,這三樣要素臺中過去二、三十年都沒有,因此自己任內首要之務就是力拚這三大建設的開工、完工。

市長接著說明,目前三大建設中的綠美圖在5/11舉行上樑典禮,預計明年初完成硬體工程後進行第二階段的內裝工程;會展中心則是7月第一期主體工程展覽棟會上樑,一樣明年初完成主體工程後進行內裝工程;剩下的巨蛋體育館有幸請到設計東京奧運主場館的知名設計師來為我們進行設計,經歷調整、籌措預算後現進行發包,預計今年開工。

陳成添進一步詢問,為何三大建設會拖這麼久,有碰到什麼問題,能否說明一下讓市民了解?

市長對此說明,這三大建設都是國際級的建設,面積高達幾萬坪,像國際會展中心的貨物進出動線、論壇展廳等安裝工程都十分龐大;綠美圖則是世界級的設施,避震建材都是從義大利進口的,其藝術品、空調、保全、動線等也十分重大;而巨蛋則是要承受萬人以上的聲音、跳動,其防音震、逃生動線、燈光音響都是國際水準的,相對地興建時程也較長。而這幾年發生疫情同時也是興建期,所有工程都沒有怠慢,設計、開工、上樑的進度都算順利,對此也要感謝主政機關、議會、經發、建設、文化、運動等局努力,才能讓這三大建設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