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楊文科

歡慶婦女節 全國傑出婦女齊聚竹縣接受表揚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3月8日婦女節即將到來,中華民國婦女會總會今(2日)在新竹縣政府大禮堂辦理112年婦女節「Top Women 齊心守護˙綻放「她」力量」慶祝表揚大會,表揚來自全國各縣市模範婆媳及績優村里鄰小組召集人,新竹縣長楊文科也偕副縣長陳見賢、立委林思銘、立委楊瓊瓔及多位竹縣議員參與,感謝各方傑出婦女在社會、家庭與工作的貢獻,祝福全天下女性38婦女節快樂!

楊文科特別向獲獎人員鞠躬,同時向全國婦女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與感謝,在社會、家庭中撐起半邊天。他表示,今年難得由新竹縣婦女會舉辦全國婦女節表揚大會,縣府也全力協助辦理,透過表揚傑出女性楷模,號召各界一起來落實各項婦女權益保障。同時今年縣府也透過公私協力方式,安排系列婦女節活動,包含與竹北國民運動中心合作,推出「ladies night淑女之夜」活動,在每個月第二及第四個禮拜的週五晚上,提供女性朋友體適能中心免費入場運動、在竹北或者書店舉辦「讀出好時光,閱讀女力好書」活動,歡迎所有婦女朋友踴躍參加活動!

受表揚的全國22對模範婆媳皆同住10年以上,婆媳相處融洽,相互扶持,共同經營幸福和諧美滿的家庭,最長同住時間逾43年,亦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其中新竹縣婆婆王郭鳳蘭與媳婦林月育婆媳,婆媳如同母女的關係,更是一段佳話,王郭鳳蘭在婚後育有一女三子,年老退休由林月育照顧生活起居,並在她107年不慎摔斷腿後,養傷期間經過林月育親自照料,讓傷口迅速痊癒,傷後可以靠助行器行動自如,林月育更對婆婆的飲食細心照料,食材調配都能營養充足,讓滿頭白髮已高齡94歲的婆婆還能長出健康黑髮,顯現媳婦用心與孝心。

同時大會頒發38位績優村里鄰小組召集人,每一位獲獎婦女皆在全國各鄉鎮市區從事基層婦女服務超過10年以上,其中最高服務年資為逾45年苗栗縣溫葉銀妹,多年對於兒少之家參訪慰問、推展長者送餐、敬老愛幼慈善活動,以及輔導新住民婦女,更快速地融入在地生活,在基層無私地奉獻,嘉惠眾多婦女。

桃竹竹苗生活圈通勤月票籌備會今舉辦 竹縣府與桃竹苗攜手爭取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桃竹竹苗生活圈通勤月票」籌備會議今天(3月1日)在新竹市政府舉辦,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代表新竹縣長楊文科與會,將與桃園市、新竹市、苗栗縣共同爭取行政院「公共運輸月票補助方案」,由於4縣市為共同生活圈,期望透過通勤月票,能降低學生、通勤工作者、往來就醫民眾的負擔。

「桃竹竹苗生活圈通勤月票」籌備會議討論爭取範圍,包含公車、客運、台鐵、公共自行車等,均在預計爭取補助的範圍內。會中4縣市達成共識,依據交通部公布的補助方案,初步提出單一月票、城際運輸加價購方案,預計向中央爭取補助逾5億元,初估台鐵通勤、通學的民眾會是最大受惠者。

此外,由於4縣市通勤通學旅次特性不同,為了符合民眾實際需求,並訂定合理月票票價,會中也請票證公司提供刷卡資料,以便深入分析民眾旅次特性,進而推出月票方案。

受到疫情影響,公共運輸旅次流失將近4成,根據票證公司提供資料,111年10月桃竹竹苗公共運輸乘車情形,台鐵占7成、公車占近3成。由於桃竹竹苗通勤、通學的民眾搭乘的交通工具各有不同,在新竹縣政府設置Youbike後,亦有縣市通學、通勤民眾採用Youbike或搭配公車,或是居住在縣市交會地帶的民眾,搭乘公車前往鄰近縣市就醫、就學。

「桃竹竹苗生活圈通勤月票」籌備會議將委託顧問公司研擬可能方案,再召開第2次籌備會議,由4縣市共同決策月票方案。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日前邀請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舉辦「園、縣、市共好高峰會」,該會議亦有共識,攜手爭取行政院「公共運輸月票補助方案」,除了桃竹竹苗4縣市共同生活圈外,也期望透過通勤月票,紓解往返園區的交通車潮。

蕭如松百歲冥誕巡迴展亞美館登場 盧秀燕、楊文科共同見證

[台灣新聞雲]記者 白峻峰/台中報導

橫跨百年時空的藝術盛宴!新竹縣代表畫家蕭如松,為台灣美術史上極為重要的水彩畫家之一。2022年適逢蕭如松百歲冥誕,為感念他對台灣美術界的貢獻,新竹縣政府與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合作,舉辦「蕭如松百年冥誕亞大紀念巡迴展」,展出蕭如松百餘件畫作、手稿及昔日文物,展現一生的藝術軌跡。新竹縣長楊文科今(24)日在台中市長盧秀燕的陪同下參訪亞美館,雙方對蕭如松獨樹一格的創作風格留下深刻印象,也盼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能帶動更多交流。

盧市長表示,蕭如松一生最棒的展覽即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進行展出,讓中部縣市民眾得以就近參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今天早上就覺得很幸福!」盧市長強調,很高興有如此交流,未來八縣市會更密集的參訪互助,把八縣市的餅做大,進行各方面的資源共享,讓八縣市的民眾加倍幸福。

楊縣長則表示,很高興新竹縣的本土畫家蕭如松百年冥誕畫展在亞洲大學美術館舉行,亞美館非常知名,在此展出與有榮焉。「蕭如松若地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

亞洲大學暨附屬醫院創辦人蔡長海說,感謝楊縣長及盧市長參訪,將新竹縣水彩大師的作品於亞大美術館展出。對於台中市推動綠美圖及大巨蛋很有感,讚許盧市長將台中市打造成美學幸福的城市。

廣播專訪產業展望 楊文科:為產業發展盡最大力量!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新竹市長高虹安與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日前攜手接受IC之音電台「IC部落格」專訪,今(20日)播出第3集,討論新竹縣、市產業發展的展望。楊文科指出,新竹縣規劃1000公頃土地,供未來產業發展使用,也推動AI智慧園區,「新竹縣產業發展得好,就是新竹縣鄉親最幸福的時刻」。

節目中談論到新竹縣、市產業發展的展望,楊文科說,在縣、市良好聯繫下,現在是很好的機會,雙方都願意為產業發展努力。產業政策是中央制定,發展靠廠商本身,而地方政府要協助的就是水、電、土地和人才。新竹縣為了產業發展,規劃1000公頃土地要供產業發展使用,並推動AI智慧園區,且廠商和研發人才都陸續進駐,加上新竹縣不斷地有人口遷入,出生率也不斷提高,在這樣環境下,地方首長要有決心和魄力,為產業發展盡最大力量,「新竹縣產業發展地好,就是新竹縣鄉親最幸福的時刻」。

宣明智則認為,所謂新竹科學園區的產業帶動傳統產業,但他認為只有進步和不進步的產業,並沒有傳統產業,只要不斷進步就不會被淘汰。當竹科產業逐步成長,從不只做IC,而是IC應用和利用IC發展的系統與產品也都陸續出現,所謂概念中的傳統產業就會連帶的被要求要進步。

IC製造和封測已經很進步,下一階段是IC設計,台灣因為這個優勢,所有數位產業都會順勢發展,例如數位醫療等創新產品,過去台灣沒有自己的市場,只能從海外引進,現在台灣自己會做了,概念就不一樣,新產品有快速內循環驗證後,可以全球發光發熱,將來新竹地區可以變成經營環境,非常多好產品可以在這裡被認證,新竹地區變成全球最創新、最好、最快速的產業基地。

高虹安則認為,產業需要的是人才,新竹市有很好的大學城,是新竹市的優勢,要讓學生在學期間就能有技能訓練,探索興趣和專長,當然也希望學生畢業後都能留在新竹服務。半導體產業不是只有高階研發人才,而是像金字塔一樣,人才需求非常大,現在將半導體產業視為國家重點培育產業,新竹市未來在這領域的人才就會更多,但政府不是主導產業,做產業需要做的事,而是要做產業的推手。

收聽節目,請上https://reurl.cc/vknkzN、https://reurl.cc/MR7Rem、https://reurl.cc/mldlN7

印台協會首拜會 楊文科允加深交流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印度台北協會會長戴國瀾(Mr. Gourangalal Das)昨(15日)偕同副會長甘泉(Ms. Aparna Ganesan)拜會新竹縣長楊文科,雙方首次見面,針對印度在台服務的專業人士等相關議題交換意見,楊文科更展現友好,強調印台協會乃至於印度在台人士,若在新竹縣有任何問題或需求,隨時都可聯繫縣府。

楊文科表示,竹縣人口已達58萬人,其中0歲至14歲的幼年人口佔全縣總人口數約16%,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13%,顯示新竹縣人口結構年輕、老化情形和緩。除了科技產業發達外,竹縣也有青創基地等青年政策,扶植年輕人發展新創產業。此外,新竹縣有絕美山景及完善的旅遊規畫,能吸引許多民眾造訪山林、親近自然以及帶動農特產品的產銷。

戴國瀾則表示,印度現在也有愈來愈多專業人士到新竹科學園區工作,他也希望和新竹縣能夠有愈來愈密切的往來,包括印度人士在新竹縣的子女教育、文化交流等等。

中台灣八縣市首長齊聚 再創台灣區域合作新典範!

[台灣新聞雲]記者 白峻峰/台中報導

八縣市合體,再創台灣區域合作新典範!重視區域合作帶來的力量與效果,台中巿長盧秀燕積極推動「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擴大合作,不僅上任後將原本的四縣市擴大至七縣市合作,更於今(16)日啟動平台合作擴大大會,新竹市正式加入,包括嘉義市長黃敏惠、雲林縣長張麗善、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許淑華、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市長高虹安、新竹縣長楊文科皆親自與會,啟動儀式以「棒球」為主軸,象徵「八強合作,好球連線」。

「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啟動儀式」今日於台灣大道市政大樓惠中樓舉行,盧市長宣布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正式成立。「排除萬難、全員到齊,這代表參與和團結的決心!」盧市長強調,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成立有二個意義,第一,在橫向方面,就是「緊密合作,擴大幸福」,因八縣市屬同一個區域,櫛比鱗次,民眾的生活高度連動,不管是空氣、交通、環保、經濟、教育文化等,因此必須把餅做大、資源共享,唯有八縣市緊密合作,700萬民眾才能享有1×8的方便和幸福。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雲林縣是上一屆最大受惠者,謝謝南投縣前縣長林明溱針對149乙線髮夾彎,進行路面的重新鋪設;此外,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常麻煩盧市長,一起為農產品來行銷,甚至金馬獎第58屆、59屆也聯合送給貴賓伴手禮,此為台中市和雲林縣的共同合作,期盼未來環保、農產品促銷、交通建設等,得以透過此平台得到最好的溝通。

新竹縣長楊文科則讚許盧市長擴大成立區域治理平台,讓新竹縣受益很多,尤其遇到疫情期間疫苗不夠時,也曾與台中市借過疫苗,再還給台中市,度過很多難關。過去中央重北輕南或重南輕北,忘了中部,由於盧市長站出來登高一呼,將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擴大成立,希望未來向北、向南或向東部做最好的連結,並期許8縣市「強強聯手,創造奇蹟」。

情人節好溫馨! 楊文科夫婦暖送新人祝福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情人節好溫馨!新竹縣長楊文科與夫人甘秀美今(14日)早現身竹北市戶政事務所,特地向今天西洋情人節辦理結婚登記的新人們送上溫暖祝福,也贈送結婚小禮物巧克力及金鏟子,祝福他們永浴愛河、早生貴子,在場新人直呼:好幸運!

「大聲說我愛你」楊文科說,在情人節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各位記得跟自己心愛的伴侶說聲「我愛你」,要把對方永遠放在心中。他很高興看到竹北市戶政事務所來了很多年輕的新人朋友,選在今天登記結婚,他特別來祝福大家,也送上金鏟子,祝他們早生貴子,生越多越好。同時祝福全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情人節快樂!

楊文科與太太甘秀美結褵40多年,他也和新人們分享和太太的愛情保鮮劑。他說,夫妻相處之道就是要有三好政策:「老婆說什麼都好,老婆做什麼都好,老婆買什麼都好」只好做好這幾點,做任何事都很平順。太太娶進門是來疼惜的,對太太的呵護就是家庭幸福的保證!

竹北市戶政事務所指出,竹北市是新竹縣年齡層最年輕的鄉鎮市,相較於傳統文化來說,年輕人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新人們登記結婚通常會挑選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如週年紀念日或9月9日(天長地久)等,情人節也是熱門選擇。而今天不但是西洋情人節,也是傳統上宜婚嫁的好日子,因此相較於以往農民曆好日子來登記結婚的新人多了3倍左右。截至今天中午12時前結婚登記對數就有12對。

楊文科、高虹安、宣明智受訪 談垃圾問題擬簽MOU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新竹報導

新竹縣市身為共同生活圈,新竹縣長楊文科與新竹市長高虹安,在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的牽線下,選前達成跨縣市合作共識,並在就職後迅速成立建立跨域合作平台。近日,楊文科、高虹安及宣明智三人接受廣播IC之音IC部落格主持人謝美芳專訪,針對新竹縣市迫切需要解決的垃圾、交通等跨區域合作議題討論,提出實際合作內容。

對於跨縣市合作議題,楊文科表示,他的施政核心目標為將新竹縣打造成為一個幸福、健康、快樂的城市,因此對於垃圾處理等民生問題,迫切需要縣市達成共識解決。楊文科指出,早年根據環保署規定,新竹縣市是共用一個焚化爐處理垃圾,竹縣每日產生約250噸家戶垃圾,苗栗縣代燒100噸,新竹市原代燒150噸,後來降到120噸,當焚化爐歲修時,垃圾甚至不能進場,只能堆積在垃圾場,且在去年新竹縣社區大樓、民間廢棄物清除處理業者接獲竹市通知,今年開始不處理外縣市家戶垃圾,讓竹縣措不及防,鄉親叫苦連天。

楊文科指出,因此他與高虹安在選前,就垃圾處理等民生議題討論,並在上任後成立跨域合作平台,由縣市府秘書長擔任窗口,盼新竹市將待燒量恢復成150噸,如果焚化爐量能充足,代燒量提升至200至250噸。在近日雙方即將正式開會會談,他也將在會議上提出實際方案,未來縣市合作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盼解決新竹縣長久垃圾問題。

「如果縣市不合併的話,難道這些問題就不能解決?」高虹安強調,縣市合併涉及地方制度法修法、國土計畫法、統籌分配款等問題,修法都需要長久時間,因此她認為,縣市可以從合作先開始,因此她在選前與楊縣長交流,雙方就需求攤開來說,也許某些問題對於新竹市是舉手之勞,而相對的,竹市也會需要竹縣來協助的地方,如竹市協助竹縣垃圾處理,而竹市拜託竹縣協助底渣的去化等,達成縣市雙贏。

主持人詢問宣明智在選前牽起楊文科與高虹安的會面的原因。宣明智指出,新竹縣市為一體,園區更是涵蓋縣市,然而任何一個機構不管是企業、政府,最重要的就是領導人,領導人選對了剩下的事就比較容易處理,所以他支持優秀的領導人,楊文科與高虹安都是從科技界斜槓到政治界的人,選前就達成合作的共識,將來一定更好溝通、合作。

想收聽節目,請上https://reurl.cc/vknkzN、https://reurl.cc/MR7Rem、https://reurl.cc/mldlN7

中台灣區域治理擴大為8縣市 盧秀燕預告2/16成立大會

[台灣新聞雲]記者 白峻峰/台中報導

台中巿政府積極推動「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過去4年共達成110項合作提案,其中85項已完成,顯見跨域合作發揮極大效果。市長盧秀燕今(13)日於開學日視察南區樹德國小受訪表示,平台從七縣市擴大為八縣市,預計2月16日召開擴大後的首次成立大會,現正進行整備中。

盧市長表示,「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為全國最大的區域聯合治理平台,去年九合一大選後,部分縣市首長異動,市府擴大推動平台,包括台中市在內,目前徵求從新竹縣市至嘉義市的新任縣市長加入,擴大後的平台,首次大會將先以成立為主,接下來各縣市會就相關聯合治理議題輪流主辦會議,屆時議題將再向大家報告。

盧市長說明,舉例而言,去年遇到新冠疫情、疫苗短缺需要調度時,各縣市透過平台協調支援;中彰投規劃交通協控平台計畫、獲得交通部核定分年補助,將透過智慧化的儀控設施,有效改善鄰近縣市交通;而中部的空品,也在各縣市的共同監督下,創下歷年最佳空氣品質紀錄,而空品的改善,不僅是台中看見成效,鄰近的彰化、南投的空氣品質也變好。
盧市長指出,因此新年度再次擴大合作量能,邀集鄰近縣市共同合作,除了歡迎新竹市的加入、更感謝平台的各縣市,無論新任或連任的縣市長,均相當支持平台持續運作。盧市長強調,中台灣位處台灣的心臟位置,八縣市總人口數逾700萬人,占了台灣總人口數三分之一強,中台灣的各項產業基礎堅強,觀光、文化等領域也深具潛力,透過串連各縣市互助合作、資訊與經驗共享,讓施政更加貼近民眾需求。

台中市政府表示,盧巿長積極推動「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擴大合作,從七縣市擴大到八縣市共同合作,經中市府與平台各縣市政府的積極協商與籌辦,預計於今年2月16日上午於台中市政府台中廳舉辦「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啟動儀式」,屆時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許淑華、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縣長楊文科、雲林縣長張麗善、嘉義市長黃敏惠及新加入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皆將親自與會,宣告中部區域治理邁入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