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橋梁

高雄鳳山頂庄一街 銜接寶陽路橋梁新建工程通車

[台灣新聞雲]記者 楊睿榮/高雄報導

鳳山區頂庄一街銜接寶陽路橋梁新建工程於今(10)日通車,高雄市長陳其邁在通車典禮上表示,當地的南成里與過埤里是鳳山新興的生活區,近年人口大幅成長,這座連結兩個里的橋梁可便利居民往來並改善交通安全,感謝中央補助大概9,000萬元經費及議員的支持。

市府工務局表示,過埤里與南成里緊鄰五甲商圈,為串聯住宅及商業區的交通要道,通勤民眾常行駛88快速道路下方,車流量多影響行車安全,為此興建跨越鳳山溪的人行、車行橋,可完善鳳山溪兩岸交通路網,改善安全。此外,該工程除鋼構橋外,亦配置照明路燈及橋側投射燈景觀工程,以圓拱搭配鋼纜吊索造型,呼應建置完成的鳳山溪水環境生態營造成果,建置友善人本環境。

工務局指出,這座橋梁全長約58.2公尺、寬12公尺,設置雙向混合車道,完工後與原有保成一路及溪濱一街串聯,健全周邊路網,橋面上兩側更設置寬2.5公尺人行道,利於民眾親近鳳山溪河岸環境,提昇周邊生活環境品質,工程經費約1億1,367萬元。

雲嘉往返更便利 新善諸橋落成祈福典禮

[台灣新聞雲]記者 吳允顥/嘉義報導

善諸橋位於石龜溪上,是嘉義縣大林鎮與雲林縣大埤鄉民眾往來的重要聯絡橋梁,因橋樑老舊及寬度不足,103年12月風災侵襲導致橋面下陷,考量行車安全封閉橋梁,經雲林縣政府、嘉義縣政府、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等人合作,於去年五月動土,今日正式舉行通車祈福儀式,日後大林鎮與大埤鄉民往來將更加便利。

善諸橋自103年風災侵襲後,因考量通行安全而在同年12月封橋,大埤鄉與大林鎮居民往來需額外繞道,從2.2公里外的西結橋通行。後來由雲林縣補助大埤鄉公所委託設計橋樑,經雲林縣、嘉義縣歷屆縣長、議員、鄉長及地方士紳等人協助,向嘉義市嘉邑行善團提出建設請求,最終由嘉邑行善團協助改建橋梁。

行善團理事長徐文志說,新善諸橋是行善團在大埤鄉施工的第27座橋,也是在雲林縣完成的第175座橋梁,感謝大埤鄉長林森寶的各地奔波,也感謝雲林縣政府及嘉義縣政府的協助,這次施工是公私部門合作的典範。

設計單位與嘉邑行善團召開多次設計會議,最終決議在原橋址上游改建,由85米增長為105米,寬度由5.4米增寬為7米,為了配合橋梁改建,嘉義縣政府編列2,200萬元實施南引道工程,多次修正增加引道長度;嘉邑行善團支出橋梁建造費約3,400萬元;雲林縣政府負擔北引道工程費用及橋梁設計監造費約1,600萬元,整體工程費用合計近7,200萬元。

桃市府舉辦里長職前工作講習 鄭市長期許里長扮演橋梁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3)日上午前往市府B2大禮堂,出席「桃園市第3屆里長職前工作講習」。鄭市長首先恭喜連任及新科里長,獲得市民肯定,因此得以站在第一線來服務里民,扮演最好的溝通橋梁。

鄭市長談到,此次里長職前工作講習新增「國民法官制度宣導」,國民法官制度作為「參審制」與「陪審制」的折衷方案,期許里長對此多些瞭解;此外,由於過去有少數里長因不瞭解規範,造成違法或違規的情況,本次講習也透過「里長權利義務簡介」及「公務員違法案例分析」等課程,協助里長當選人瞭解相關規定。

鄭市長表示,擔任里長是人生中難得的經驗,第一線工作包括地方建設、社會福利、防災救災、社區營造、環保志工及守望相助隊經營,乃至於地方文化活動、宗教慶典、急難救助、爭取建設及關懷據點經營,也包括治水、動物保護及低碳環境營造等多元面向。

鄭市長進一步提到,里長的工作類型相當多元,未來各里可透過區公所平台,瞭解市府各局處及中央預算分配情形,亦可導入社會民間資源,包括社會局急難救助及「近貧家庭」等服務。除了法定的低收、中低收入戶,民眾若有臨時特殊需求,亦可透過社政系統,申請急難救助或安家實物銀行等服務,相信充分運用政府及社會資源,必定能將里長角色扮演得很好。

民政局長陳靜航表示,桃園市原有504個里,今(111)年3月1日起因轄里編組調整,共計增加12個里,全市達516個里,新增的里分別為「桃園區」新增經國里、檜樂里、寶民里;「中壢區」新增青溪里、復興里、興福里;「八德區」新增福元里、福德里、興中里;「龍潭區」新增渴望里;「大園區」新增青峰里、青山里,均於本屆里長選舉順利選出首任新里長。

陳局長談到,本屆當選的516位里長,其中350位由原任里長連任,比例達67.8%,代表市府深入鄰里為民服務,獲得市民肯定;而在166位新科里長中,有5位為八年級生,也為地方注入年輕活力,期盼在第一線接觸基層的里長,持續透過活動及關懷等方式,凝聚鄰里間的民力及向心力,營造桃園成為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