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產業轉型

金門特色產業輔導及品質提升行銷計畫 建設處歡迎參加2月14日說明會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延續過去幾年為美食業者推出的輔導及品質提升行銷計畫,獲得上百家業者熱烈參與及輔導,今年度為使更多特色產業業者可以參與,推出「金門特色產業輔導及品質提升行銷計畫」,參與對象為餐飲業者、美食伴手禮及烘焙糕餅業者,補助金額為400萬元整,歡迎金門地區美食業者踴躍申請。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推出「金門特色產業輔導及品質提升行銷計畫」,參與對象為餐飲業者、美食伴手禮及烘焙糕餅業者,補助金額為400萬元整,歡迎金門地區美食業者踴躍申請。攝影/特派記者陳森照

縣府建設處表示,為協助業者再升級,今年預計輔導至少12家業者(2家補助各50萬、10家補助各30萬元),針對金門縣內合法經營,願意接受輔導之業者,推動產業輔導升級,透過顧問協助與指導,以進行輔導補助申請與改善,依營業需求針對營業環境提升、科技應用導入、包裝設計、品牌設計、故事行銷、動線指引等,由專家顧問團隊協助提供客製化輔導,補助業者經費總計400萬元整(業者自籌款至少20%)。

cloth with artistic design
Photo by Frank Cone on Pexels.com

說明會預計於2月14日(二)下午14:00-16:00在金門產業創新中心金門產業創新中心2樓(原商業會2樓)辦理,說明今年度特色產業計畫輔導補助、海外商品媒合及行銷活動內容,同時邀請縣府及中央相關計畫資源執行單位,到場向特色產業業者說明具體方案,希望金門地區的特色產業業者踴躍參與,申請今年度縣府提供的輔導補助方案,協助業者轉型與優化!

本案計畫受理申請報名至3月1日下午5:30止,補助計畫報名相關文件請至https://reurl.cc/emVlbM下載或至金門縣政府建設處下載(下載入徑:便民服務-民眾申辦案件表格-工商科-「金門產業輔導及品質提升計畫」申請須知(含申請文件)。詳情請至「金門美食讚」官網臉書或縣府建設處臉書瞭解詳情,如有任何疑問可於週一至週五上班時間(08:00-12:00,13:30-17:30)撥打服務專線:02-23918249#8249/0922-167293陳先生或縣府建設處(082)318823#62396陳先生,將有專人為您說明。

高市積極招商引資 近3年工資成長率為六都第一

[台灣新聞雲]記者 楊睿榮/高雄報導

根據勞動部111年8月薪資行情勞工退休金新制提繳統計數據,高雄市近3年工資成長率8.91%為六都第一。探究主要原因為高雄市近兩年積極推動產業轉型、招商引資有成,除有台積電、5G產業於本市設廠外,亦帶動相關產業之衛星廠商進駐,帶動薪資成長及勞動條件優化,進而促進本市平均提繳工資提升。

勞工局長周登春表示,勞工局將持續落實陳其邁市長加速產業轉型、增加就業的優先政策。除運用各項就業促進工具積極媒合民眾就業、提供職業訓練之外,並配合本市產業發展政策提供各項就業服務,同時強力維護職場勞動權益,以協助勞工朋友於本市樂業安居。

強化半導體產業競爭力 高市府成立半導體S廊帶大聯盟

[台灣新聞雲]記者 楊睿榮/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中央合作打造南部半導體S廊帶,為營造最佳投資環境、完備產業鏈,並提供投資廠商最有效率服務,高市府串聯近百家進駐廠商及15所大專院校,今(31)宣布成立「半導體S廊帶產學大聯盟」,市長陳其邁並與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共同為「半導體S廊帶服務中心」揭牌,後續將由高市府經發局提供有意投資廠商單一窗口服務,扮演企業最強後盾。

今日「半導體S廊帶產學大聯盟」在高雄舉行成立大會,匯聚半導體相關產學研及中央、地方政府,其中半導體重要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廠商包括群聯、台積電、華邦電、穩懋、恩智浦、日月光、穎崴、華泰等,以及成大、中山、高大、高科大、高師大、義守、正修、輔英、樹德等大學,加上工研院、金屬中心等也都出席參與,展現高市府推動完善半導體產業鏈決心。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致詞時首先感謝高市府在市長陳其邁帶領下成立半導體S廊帶產學大聯盟,帶動高雄產業發展。他指出,總統蔡英文今年國慶時提到國家發展重要目標是將台灣打造為更強韌的國家,其中強化經濟產業的韌性部分政府要加速發展5加2產業創新與6大核心戰略,持續鞏固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的優勢與能量。

沈榮津表示,南部半導體S廊帶促進產業發展,帶動高雄經濟繁榮與促進台灣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在中央與地方努力下一年培育一萬名半導體人才,而中山和成大成立半導體學院是最重要後盾,「中央支持高雄發展,包括經費預算及行政作業,讓各項工作如期如質完成,相信高雄的發展會繼續飛躍前進!」

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時感謝今所有出席業界先進及成大、中山、工研院及金屬中心等產學出席,高市府這兩年推動半導體生態系,打造完整與強韌生態系,面對地緣政治改變,讓半導體產業面對挑戰時能更即時應對降低風險,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包括人才、技術創新與研發、育成等各方面,聯盟成立打團體戰。

陳其邁表示,半導體S廊帶成型後有更多半導體廠商落地生根,讓供應鏈所短與因應國際局勢變化有更堅強韌性。歡迎今天有台積電、日月光等老朋友與ASML、台灣應材、南亞科等新的未來夥伴,宣示高雄市政府會扮演最即時、最有效率的夥伴。他指出,時間就是風險,如何縮短時間意謂把風險降低,試過高雄的服務就都知道,未來服務中心成立後包括人才培育、土地及相關行政程序等都會盡最好的服務!

此外,因應廠商投資需求熱烈,高市府與中央合作設置「半導體S廊帶服務中心」,今也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市長陳其邁,以及有意加入聯盟的南亞科技、世界先進、ASML、台灣應用材料、科林研發、台灣帆宣及補丁科技多家企業共同為中心揭牌,後續將由經發局單一窗口服務投資廠商當企業最強後盾。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說明,半導體S廊帶產學大聯盟成立宗旨是專業人才培育、產業空間佈局、新創育成、國際合作、技術研發及永續發展,集結產業鏈上13個園區、97家廠商及15所大專院校,透過公私協力強化產業、人才、空間及國際等四大連結,邁向轉型讓高雄起飛。其中產業連結從IC設計、晶圓製造到封裝測試,包括材料與設備來完備S半導體廊帶產業鏈,可望吸引電子零組件、智慧機械等關聯產業成為供應商,同時帶動5G AIoT、航太及醫材等應用產業。

由於聯盟關注半導體專業人才培育,為提升潛在投資廠商進駐意願,成立大會上特別由中山大學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院長黃義佑、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副院長許渭州,分別針對半導體產業人才佈局與展望為題進行報告,強調南部因台南科學園區及亞灣發展快速,近年半導體上中下游各類徵才年增幅都達3成5至5成,南部工作機會占比增加4.7%,兩校在中央支持下以創新專法與產業合作,培育半導體產業高階人才,推動下世代半導體產業永續發展。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今市府成立「半導體S廊帶產學大聯盟」可見有更多看到高雄整體半導體產業聚落逐漸成形的業者加入,未來聯盟將協助企業土地、人才等媒合,促進半導體企業產業鏈研發合作,服務中心作為平台將串接各方面資源,提供企業最好的服務。

陳其邁赴議會進行施政報告 高市府兩年拚四年繳出13個「六都第一」亮眼成績

[台灣新聞雲]記者 張聿萱/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八次定期大會今(8)日進行施政報告與質詢,高雄市長陳其邁感性表示,人民有需要的地方,服務就在那裡,高雄是我們的故鄉,建設不分藍綠超越黨派,上任即將屆滿兩年,各項施政與時間賽跑,兩年拚四年,市府以4+3施政主軸「產業轉型」、「增加就業」、「交通建設」、「改善空污」及「顧教育」、「好生活」、「顧安全」等面向持續努力,在面對國際疫情的嚴峻考驗下,高雄團結防疫,感謝議會及市民朋友大力支持,市府團隊也會虛心檢討,對於做得不好的地方繼續努力,讓家鄉更好。

陳其邁說,市府團隊加緊腳步秉持兩年拚四年,高雄動起來的精神,帶領局處共同推動市政,希望讓高雄轉型,增加就業機會,減輕年輕人的負擔,除了擴大招商引資、產業轉型,包括台積電設廠、國際大廠投資高雄,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外,也同步加速社會住宅興建、特色公園闢建,以及擴大租金補貼、增加公托幼教供給數量及品質,讓市民生活能夠過得更好,帶動城市前進,盼府會攜手讓高雄的未來更加進步。

在防疫方面,依據目前國際疫情來看,下一階段以邊境防堵為主,包括港口、機場、社區醫療診所主動監測,因應Omicron流感化、輕症化,加速疫苗施打及提高覆蓋率,其中高雄COVID-19第3劑接種率為六都第一,並進行醫療量能整備、開設社區篩檢站等,也感謝基層醫師及市民朋友的配合,市府努力在防疫手段與市民正常生活中取得平衡。

在財政紀律方面,各業別銷售總額突破歷史新高,從4.52兆增加到5.57兆,增加1.05兆元,成長率23.28%,六都第一。市府團隊也遵守財政紀律,達成110年度零舉借,收支結餘2800萬元;112年淨舉借數較去年下降1億元,為57.94億。

在產業轉型方面,楠梓產業園區已經動土,合計可創造1,576億年產值及1,500個工作機會;橋頭科學園區進駐指標廠商有日月光、國巨及鴻海;園區工程、廠商建廠提前至今年9月同步施工;仁武產業園區釋出13坵塊出租,計有60組廠商申租,登記率高達461%;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產業群聚形成,進駐廠商共近80家,新增投資超過8億元,創造超過1,300個就業機會,微軟、CISCO、遠傳、仁寶、緯創等近70家大廠已進駐,同時國家級研究學院進駐,半導體學院共有中山、成大2處、國際金融學院有中山1處;打造電動車產業基地,結合了高雄金屬材料及精密加工產業基礎,舉辦和發產業園區台灣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典禮,宣布投資60億元新建1.2萬坪廠房,預計113年第一季量產。

在招商促參方面,團隊上任後年平均招商1,451億元,增加658億元,成長83%,加上台商三大方案2,502億元,總投資高雄金額達5,187億元;110-111年促參與聯合開發,民間投資金額共874億元,較108-109年增加792.68億元,成長9.7倍,而今年上半年財政部認列民間投資金額620億元,位居全國之冠。

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增加青年就業機會25,000個,較110年成長169%,包括緯創集團、穩懋、日月光、三井、國巨、臻鼎、默克集團等;並設立青年創業基金,輔導青創事業從152家擴增至逾13,000家、撥發經費擴增至3.64億元,帶動民間投資擴增至逾104億元,並藉由「雄挺利」利息補貼計畫,高雄晉身百億青創城市,績效全國第一;青年失業率從六都最高(13.9%)進步到六都最低(9.5%),高雄整體失業率,自110年上半年起,失業率持續下降,從4.0%降至3.7%;工資成長率六都第一,勞退平均提繳工資為3萬7746元,成長率8.63%。

在交通建設方面,軌道建設四箭齊發,宣布輕軌復工、加速美術館路段通車、112年底大順路段完工通車,輕軌成圓;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2A階段動土,預計116年完工通車、2B通過環評、黃線預計今年底動工,117年底通車、小港林園線可行性報告綜規通過交通部審查與環評,預計今年底動工,119年完工通車;同時加速聯外道路推行,新台17線北段今年6月通車;南段今年8月啟動規劃設計,預計115年3月完工。國道1號增設岡山第二交流道,預計113年動工,117年完工。

在改善空污方面,制定淨零城市自治條例,明定減量目標、落實淨零轉型,宣示2050淨零目標,高雄減碳績效為全國第一,2020年淨排放量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了19.4%,提前超越國家2025年10%目標:同時減碳1,283萬噸相當於台北全年淨排放量;111年1-7月空氣品質良率(AQI≦100) 85.2%,為歷年最高,空氣品質良率更是連續3年突破8成。

在運動遊憩方面,規劃設立13處運動中心,涵蓋人口超過200萬人,鳳山、苓雅、大寮、左營、前鎮、美濃、鹽埕陸續營運,楠仔坑、三民、鼓山、岡山、小港、前金動工;並加速特色公園布建,推動共融式特色公園遊戲場,自上任後特色公園增加11座,成長39%,並針對455個公園汰換合法安全遊具。

在社會福利方面,普設社區關懷據點,目標520處,現有474處,達成率91.2%,涵蓋增加率為六都第一;長照據點建構481處C級巷弄站,成長63%;而1學區1日照中心目標,今年預計完成70個學區,成長49%;並完善公共托育,今年底預計設置30區53處公托家園,達成六都第3,並調增公托專業人員薪資4,600元。

在居住正義方面,全方位滿足企業員工、就業青年、經濟或社會弱勢者之居住需求,成立社宅推動整合平台、與中央合作興建12,000戶,並提供首購低利貸款,最長40年、利率最低1.31%起;增額租金補貼,增額補貼1萬戶,共8萬戶,並將囤房稅預估收入3億元,全數用於租金補貼,遏止炒房投機行為。

在農漁產業方面,加碼農業保險補助30%,加辦水稻收入保險,111年投保案件較109年成長15倍;因應中國自今年6月中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政策,養殖業者販售價格每公斤補助20元,建構冷鏈設施,總計畫經費達1億5,145萬元,市府補助6,738萬元;拓展美國、澳洲、南韓、日本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外市場,避免仰賴單一市場。

在兼顧多元族群方面,加速推動原鄉建設,包括茂林區高132線工程完工、溫泉示範區9月試營運、桃源區龍橋、建國橋、寶山特色道路工程完工、梅山、拉芙蘭入口意象及復興故事牆整修、那瑪夏區育兒資源中心成立、達卡努瓦往瑪雅部落替代道路改善、瑪雅聯絡道路改善工程第二期完工、區代表會重建工程完工、都會區屏山風雨球場動土等,並多元傳承客家文化,首創客語沉浸非營利幼兒園、成立鳳山客家文創中心、鼓勵市民取得客語認證。

在強化公共安全方面,成立公共安全督導會報為城市公安把關,完成全市1233棟舊大樓公安稽查,編列1.2億,輔導全市老舊大樓改善公安設備,包含執行老舊大樓防火門補助計畫、8~15樓集合住宅首次辦理公安申報補助、輔導未成立管理組織之公寓大廈、補助消防設備檢修申報費用、三燈二器補強大樓防火安全等;並增編1.13億消防預算,汰換逾齡消防車,消防車汰齡比從108年的25%大幅降至6.45%。

在防洪治水方面,投入16.6億元辦理治水,增設10座滯洪池,總滯洪量達到490萬噸,增加抽水站新建工程7案,同時改善易淹水區域,計有仁武區永宏巷、鳳山區行政中心等14處,共投入經費4.91億元,預計111年底前完成;搭配智慧型監控系統,整建老舊大型雨污水系統設備,提升城市安全,改善既有抽水站設備,汰換或新增抽水機16台、發電機15座等。

在治安維護方面,高雄市槍擊案從六都第二高降為六都最低;另關於暴力犯罪與重大刑案部分,今年上半年與109年同期比較,暴力犯罪減少18件,破獲率110%、重大刑案減少20件,破獲率110%。

在辦理國際級活動方面,2022臺灣文博會首度移師高雄舉辦,會場採雙主場形式,睽違10年的2022台灣設計展也重返高雄,於8月4日-10月30日辦理,展現台灣年輕多元文創的豐富量能。

最後,陳其邁表示,兩年來面臨許多嚴峻挑戰,防疫團隊不分晝夜的辛勞,針對高風險個案的照顧轉介,65歲以上長輩投藥比例高達95%,感謝所有基層同仁默默守護安全,維護城市的運轉,此外,面對中國軍演的文攻武嚇,更是展現團結的時刻,今天是父親節,很多國軍弟兄姊妹堅守在崗位上,加強監控與戒備,也要向駐守前線的官兵弟兄致上最高的敬意,感謝他們全力守護台灣。

產業創新 改變覺醒 宜!蘭新創力競賽開跑 開拓青年創業視野

[台灣新聞雲]記者 潘麗安/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大力推動青年創業輔導,攜手國立宜蘭大學共同舉辦「宜!蘭新創力競賽」,鼓勵青年團隊勇於實踐創新想法,總獎金高達新臺幣 40 萬元,報名期間至 8 月 19 日止,歡迎各界青年踴躍報名。

林姿妙縣長表示,為提供青年良好的學習及實踐環境,結合宜蘭縣內外資源、開拓青年創業視野,將創新想法付諸實踐,產出具有「翻轉城鄉」能力之特色商品或服務,期望培植出具發展潛力之新創團隊。

國立宜蘭大學陳威戎副校長表示,宜大創新育成中心協助產業轉型 及培育學生創業已有多年經驗,每年舉辦的校內創業競賽亦獲各系所熱烈響應,新創成果成效蓬勃;本次與縣府合作擴大至邀請全縣具新創能力的青年團隊參賽,相信將進一步提升宜蘭新創動能。

國立宜蘭大學育成中心表示,宜!蘭新創力競賽主題共分為三大類,分別為(1)科技應用類:具有核心技術,應用於如數位經濟、智慧製造、智慧物聯、生技醫療、高附加價值材料、金融科技等產業領域,具產品/服務雛形之創業計畫;(2)創新服務類:以創新服務商品、新興經營模 式、新創技術價值,運用於智慧商務、品牌創意、數位生活、休閒體驗、文創教育等主題,具產品/服務雛形之創業計畫;(3)企業指定類:以宜蘭縣龍德工業區或利澤工業區內觀光工廠為主題,針對其如何提升產業發展、行銷或是串連各家觀光工廠規劃遊程等解決方案。

宜蘭縣政府勞工處表示,宜!蘭新創力競賽現正受理報名中,誠摯邀請有熱情、有理念、有想法的青創團隊報名參與,縣府青年事務科及宜大育成中心將齊力合作,集結業界講師、多元培訓課程及專家輔導等內外部創業資源,提供青年朋友全方位輔導,藉以引領青年創業氛圍,持續推動青年服務,讓青年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 宜!蘭新創力競賽
◆報名簡章下載:https://reurl.cc/DyNEV6
◆如有競賽相關問題,請聯絡執行單位:國立宜蘭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聯絡電話:03-931-7053、03-931-7054、03-931-7055 聯絡信箱:iiic@niu.edu.tw
◎更多青年服務資訊請密切關注宜蘭青年交流中心 FB https://www.facebook.com/yilanyouthhub,或電洽:(03)935-9337

2022智慧港灣全球論壇24日登場 高雄輕軌換新裝迎貴賓

[台灣新聞雲]記者 張聿萱/高雄報導

由高雄市政府創辦、以港灣城市發展為主題的專業國際展會「2022智慧港灣全球論壇」,將於8月24日至25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辦,今年議程以「打造百年智慧港灣」為主軸,預計邀請30位國內外權威專家學者,與基隆、高雄雙港首長及相關機關、企業代表對談交流,擘劃台灣港灣城市藍色經濟與永續發展願景。

主辦單位高市府經發局今(3)指出,為歡迎今年度的智慧港灣全球論壇舉辦,1日起在亞灣奔馳的高雄輕軌列車已換上新裝,以巨型的「K」字設計凸顯高雄,結合海浪意象代表城市轉型如浪花一波接一波,藉由輕軌列車在城市中往來穿梭,為疫情後復辦的論壇活動行銷宣傳,盼能吸引更多企業與民眾參與,進一步了解全球港灣城市未來發展趨勢。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智慧港灣全球論壇是高市府在2016年創辦的重要國際會展活動,藉由兩年一次地舉行與全球重要港灣城市交流對話,活絡經濟、社會、文化、知識和人才等各方面資源,推動港灣城市藍色經濟與永續發展,舉辦至今已與全球25個國家建立夥伴合作關係,原訂前(109)年辦理第三屆,但受COVID-19疫情影響延至今年舉辦。

廖泰翔指出,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與城市發展,但也加速智慧科技應用和產業數位轉型進程,也因此本屆論壇以「打造百年智慧港灣」為主軸,與交通部、海委會共同規劃智慧港口與海洋科技兩大主題,計有7場專題演講及分組座談,邀請3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港灣城市代表深度交流,分享5G AIoT、智慧城市、數位轉型、無人載具的發展趨勢與經驗。

經發局表示,2022智慧港灣全球論壇將於8月24、25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辦,現場除有專家分享與交流外,亦邀請超過25個單位與企業規劃出高雄意象館、智慧港口願景館及海洋科技創新專區,展出相關應用與解決方案,歡迎企業與民眾洽「2022智慧港灣全球論壇」官網(https://ghcf.org.tw/)查詢活動資訊,掌握港灣城市產業轉型先機與商機。

高市府與在地大型企業及大專校院 攜手共創產業轉型與智慧城市

[台灣新聞雲]記者 吳俊蓉/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今(30)日舉辦「高雄在地企業與大學人才培育供需座談會」,由羅達生副市長主持,會中邀集如日月光、台積電、鴻海等投資高雄24間大型企業代表、17所高雄地區大專校院代表出席,及本府經發局、勞工局、青年局、教育局、研考會及資訊中心代表列席,針對在地企業人才需求及資安產業化等議題進行座談,聽取業界目前在人才需求上的困難,以及大學端如何來進行課程設計的調整配合,共同找尋解決企業人才缺口的共識。

在探討在地企業人才需求方面,羅副市長表示,市長上任近兩年來,持續推動四大優先政策,尤其在產業轉型方面,市府積極招商引資,累計各產業投資總額逾5,000億元,高雄盈利銷售總額也從109年度的4.52兆到110年的5.57兆,增加1.05兆,成長率23.28%,為六都第一並創歷史新高。青年創、就業情形方面, 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也從109年上半年高點的13.9%,到110年下半年的9.1%,由六都最高進步到六都最低,青年局開辦的「雄挺利」計畫核保金額也達到100億元,都可以看見市府致力產業轉型及力挺青年創就業的決心與成效。

座談會中經發局針對本市產業結構與招商引資現況報告,企業則分享自身人才培訓經驗,各企業代表與大學代表也針對高雄地區大學畢業生於本市就業情形,以及高雄市企業人才缺口現狀進行意見交流,期待大學課程設計能對接在地企業人才需求,提供企業穩定的人才供應。

另外在智慧城市議題上,資訊中心說明目前本市資安需求及人才缺口,並提出資安產官學合作計畫,廣徵創意提案,邀請企業及大學共同參與共創智慧世代與資安人才。羅副市長則強調資訊安全是智慧城市的根本,110年企業遭受網路攻擊數量較前一年增長50%,金管會也正式要求在112年底前上市櫃公司須完成設立資安長與資安專責單位,台灣整體產業將有2萬名以上的資安人才缺口,大學在人才培育上,應積極預備迎接這一波資安產業化的浪潮。

高雄產業轉型正彎道超車,在座業界及學界代表共同針對目前企業缺才與大學人才培育對接事宜,及資安人才缺口進行意見交流,羅副市長邀請高雄在地企業與大學成為市府的最強後盾,三方密切合作,培育企業所需人才,讓年輕人留在高雄,為家鄉貢獻心力,並吸引北部人才南下高雄就業。

高市府加碼2.5億 力求產業升級轉型

台灣新聞雲/編輯整理

高雄市政府110年度總預算案規模1,564億元,歲入歲出短差連10年下降,淨舉債數也減少1.5億元,更是再創新低。在樽節財政、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高市府也增加資源,大力推動產業升級,盼藉由活絡地方經濟,力求達成財政自主的目標。

高市府表示,產業轉型與青年就業,為市長主要的施政目標,不僅成立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更加碼挹注青創基金1億元,加上109年未執行的3億元後,預計將投入共4億元的預算,協助青年創業外,也期待以創新應用,加速產業的轉型。

高市府也加碼1.5億元,推動文化創意、觀光行銷等產業,包括促產基金的5,000萬元,以及文創基金的7,000萬元。在觀光活動方面也將投入3,000萬元,大力協助產業升級。

陳其邁市長在上任3週,即完成110年度總預算案的編列,期盼透過預算的編列,落實競選承諾,力求達成「兩年拚四年」的目標。市府團隊更強力宣示產業轉型的決心,盼推動高雄的產業轉型升級,讓高雄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也讓更多年輕人來高雄找到工作機會並在高雄生根,讓富有包容力的海洋首都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