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編輯整理
由於第一波的熊好券推出大受歡迎,臺北市政府3日進行第二波熊好券抽獎,由臺北市長柯文哲以電腦隨機方式抽出。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第一波熊好券,有96萬人登記,幾乎人人有獎,大家都說簡單、方便、好用,第二波登記的有156萬人,中獎率只有約三分之一。不過他強調,防疫、紓困、振興、轉型,最重要的還是產業轉型。要利用每一次的危機,危機就是轉機,希望在處理疫情的過程中,把臺北市的產業朝向數位轉型的方向前進。
柯文哲接著說,熊好券的好處就是不用印紙本,收取的商家只要把QR Code貼在結帳處即可。他自己用過一次,一下子幾張就刷掉了,非常方便。熊好券優勢在於:第一,不用紙張省下很多行政成本;第二,可以很精確地補助需要補貼的產業;最後就是因為熊好券受歡迎,臺北通會員數已突破235萬人。臺北市要建立一個「一卡一通一付」的環境,以臺北通要綁悠遊卡、悠遊付。目前全世界的疫情還是在爆發中,臺北市的邊境防守基本功要做好,除第三劑疫苗儘量打滿外,實聯制要更簡單好用,以臺北通綁定不記名的悠遊卡就可以發揮記名的效果,如果有疫情狀況,要找到人很容易,也可讓臺北市成為數位轉型的城市。
柯文哲在抽獎後接受媒體聯訪,記者詢問剛剛市府官網當機,柯市長剛剛拿手機出來掃有成功嗎?柯文哲表示,數位轉型愈來愈厲害,資安是很大的問題,既然我們要走向數位轉型,基礎建設就要做好。最近臺北市的計畫有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買不到晶片,所以晶片是全世界缺貨,簡單說就是臺北市的數位基礎建設還要再加強。
媒體關注近期北市防疫旅館疑似發生群聚感染事件,並詢問其中一間中正區防疫旅館中有三例Omicron個案是否屬群聚感染、傳染途徑為何?柯文哲表示,因近期境外移入個案數激增,北市府已將精準疫調調查範圍納入「個案居住過之防疫旅館」。如此一來,只要對照個案確診時間,查詢個案彼此的「時」、「空」是否有重疊,就比較容易提早發現疑似旅館群聚的情況。但柯文哲也強調,偶爾會有未經查證的內容就發布,以近期為例,目前北市疑似群聚感染家數為1家,另外2家尚在調查釐清中。目前這3間北市都已主動對外說明,並非許多媒體報導的6間之多。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補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到目前僅定義近期幾起案例為「疑似」防疫旅館群聚感染,但並未拍板確定。且這幾起案例目前仍被列為「境外移入」個案,與去年桃園諾富特飯店群聚事件中,個案改列為本土個案的作法皆有極大差異。此外,黃珊珊也指出,目前受國際疫情變化影響,民眾自境外返臺後、被檢測為Covid-19境外移入個案的比例並不低。加上北市原本就擁有全臺最大比例的防疫旅館家數/房間供應數,因此黃珊珊呼籲,不能單看旅館中有數名境外移入個案、就草率輕易認定有旅館群聚,不但容易造成報導與事實不符、也引起民眾不必要之恐慌。
媒體詢問有關這3間北市防疫旅館情形,黃珊珊回答說,其中一間A防疫旅館因曾有2名確診個案都居住過該旅館、恐有疑似群聚疑慮後,12月15日即已完成清空。且同時期入住的相關檢疫旅客、員工等相關擴大採檢同仁至今都未再有新增案例。也就是說,該A防疫旅館實際上並沒有發生群聚感染、亦無擴大感染之情事。此外,有關近期因有3例境外感染個案曾入住、傳出疑似有群聚疑慮的中正區某B防疫旅館,目前3位個案的Omicron基因定序都各自不同、且中央並沒有將此3個案改列為旅館內群聚感染案例,也並未改列為本土個案。至於與昨日市府公布之境外移入個案17181有關的中山區某C防疫旅館,目前仍在等待該個案與其他入住過該旅館的確診個案的基因定序出爐。黃珊珊強調,有關中正區某B防疫旅館、及中山區某C防疫旅館目前都尚在調查釐清是否有館內群聚感染中。黃珊珊說,現在是3家,另外有關聯性的話,市府還會進一步的查證,這些每一天都有跟中央再確認。
記者詢問柯市長之前有提到關於第三劑的期程可以縮短?有針對高風險族群到可以縮短到什麼時候施打?如果沒有打有哪些罰則?柯文哲表示,歐盟是第二劑打滿6個月,我們現在是第二劑打滿5個月,事實上是比歐盟更早打。有8類的人被認為是免疫低下,他們是第二劑打滿4周就可以打第三劑,然後再過5個月再打第四劑。還是要按照中央專家的專業意見,這樣問題就不大。他重申,如果大家都按部就班施打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現在問題是疫情趨緩,大家就比較沒有危機意識,像今天早上開放第三劑預約,疫苗預約系統的預約人數也才1,000多人,但是臺北市符合施打資格的有10萬人。他還是呼籲大家趕快把第三劑疫苗打滿。
媒體詢問,有關防疫旅館有民眾檢疫期滿14天又碰到群聚案再被隔離14天的人數有多少?怎麼解決民眾情緒問題?這批感染的都是境外?沒有相關連結或是其他感染?黃珊珊表示,最近因為懷疑旅館內有可能有群聚感染,所以初步已經先清空同一樓層,清空後,當然要回到原來的檢疫期,有一些被認為比較有關連的則是又列為居隔,這樣判斷後的確會超過原本的檢疫期。後半部的居家隔離的部分,如果是在臺北市的居隔旅館,我們北市府會出相關費用。這種檢疫期重新計算的個案其實都有,像也有全家從國外回來的,其中一名家人被驗出陽性,那因為檢疫期間家人都在一起,所以一位確診之後,大家的檢疫期也都要重新再計算,這都是會發生的狀況。
黃珊珊表示,目前為止,防疫旅館裡面的三例都是已經中央確認且公布的案例,目前都還沒有改列本土,現在同一個旅館如果發生2例以上的案例,市府會進一步去看他們的硬體、接觸,以及工作人員的交叉感染性,才會去判定是否有關聯,所以不是說有2例就一定是群聚感染,希望大家能夠經過求證,因為實際上確實會造成社會上不必要的恐慌,在臺北市的每個個案,市府都會調查清楚,因為個別的資訊並不是那麼完整,有一些人住臺北市的防疫旅館,但是他的戶籍與居住地可能在新竹,市府就看不到這個資料,很多都必須經過中央通報才得知確診者是住在臺北市的防疫旅館。
這些都必須靠中央把通報系統整合在一起才會發現,的確會有發生狀況時,中央通報臺北市政府後,市府才會知道,所以市府與中央都會保持完整的聯絡,同一個防疫旅館,市府都會高度警戒。
黃珊珊說,目前臺北市防疫旅館中大約有7至8位有居家隔離滿14天後因家人確診,要再隔離14天的情形,因具有感染的風險,被居家隔離的民眾都還能配合與體諒。柯文哲也表示,目前臺北市醫院確診80幾個個案,但這些直到目前為止都不是社區感染,是入境到防疫旅館後被攔下來的。確診者在醫院,因大家都會有危機意識,但這80幾個都是從防疫旅館來的,旅館人員畢竟不是醫護人員,誰感染、誰沒感染也不清楚,敵人(病毒)不清楚反而難辦,所以他覺得防疫旅館比醫院還危險,因為敵軍(病毒)不明,也沒有正規醫護人員處理。現在市府正在進行幾項改進措施:第一,要求防疫旅館工作人員,打滿2劑疫苗是基本,第2劑滿5個月一定要接種第三劑疫苗並造冊,預計1月底接種率可以達到50%;第二,請之前招募來的天使隊(退休醫護人員),負責將防疫旅館的員工再訓練一遍,以加強其防疫觀念;另外也會將SOP再修一遍,將乾淨區與污染區劃分得更清楚;再來就是委請空調冷凍工會將防疫旅館的調通風再檢測一遍,如果有不合格的,就要求該旅館退出防疫旅館的名單,希望藉此能把防疫戰線守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