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鄭文燦

桃園航空城計畫重建特別補償加發20% 張市長:中央地方一條心讓居民順利搬遷

[台灣新聞雲]記者 黃營光/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日上午前往大園區,陪同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視察航空城安置住宅工程。張市長表示,航空城安置住宅工程在鄭文燦前市長任內打下非常好的基礎,現任市府承接工程後也持續往下推動,而在航空城計畫搬遷過程中,無論前任及現任市府都非常注重民眾感受。張市長特別感謝中央支持市府加碼航空城重建特別補償金,相信中央及地方一條心,必能順利推動航空城安置街廓及安置住宅,讓航空城所有居民都能順利搬遷。

張市長說明,由於桃園航空城計畫是國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在中央與地方密切配合之下,目前市府住宅處正積極督促趕工,預計今(112)年6月將舉辦說明會,依序辦理申請、抽籤、看屋、選屋及房屋簽約作業,明(113)年10月起陸續辦理驗、交屋工作。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由於營建指數提高、物價通膨,桃園市政府研擬提高補償措施,經交通部跟行政院召開專案會議,研擬由市府跟交通部就區段徵收建物特別加發20%重建補助,讓居民重建獲得保障;而後續需要市府協助的部分,包括建照取得、管線安排等,將再進行細部協商,期盼市府與中央團隊持續合作。

都發局表示,在安置土地方面,安置土地第一到第四階段,共分配3,278個安置單元,在112年4月28日完成安置土地共四階段抽籤配地作業,其中第一、二階段已完成分配結果公告,預計112年5月至6月陸續交付權狀;第三、四階段預計112年6月至7月陸續交付權狀;而航空城區徵工程也進入施工階段,預計下半年陸續交付土地予民眾自建。

此外,在安置住宅方面,為市府統一興建,範圍包含蛋黃、蛋白地區,安置住宅共1,925戶,坪型分別有25坪、35坪、40坪及55坪等4種類型,房型規劃有2房、大2房、3房、大3房等,另外中央及市府,後續也將提供多項購置減輕方案,將以低於周邊地區行情價格讓售,以實惠優質安置住宅,讓拆遷戶可以安心成家。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黃世杰、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政務委員吳澤成、交通部長王國材、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長林國顯、市議員徐其萬、涂權吉、游吾和、劉勝全、市府秘書長詹榮鋒、都發局長江南志、地政局副局長黃建華、新聞處長羅楚東、住宅處長莊敬權、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等均一同視察。

鴻海進駐亞灣3年投資250億 陳其邁:高雄是佈局智慧城市最佳夥伴

[台灣新聞雲]記者 林慶堂/高雄報導

鴻海集團看好高雄、加碼投資!今(9)日於高雄軟體園區鴻海大樓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宣布進駐亞洲新灣區設立南區總部中心,未來3年將投資250億元,創造至少2,000個就業機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擔任見證人,陳其邁感謝鴻海投資高雄,選擇成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全球佈局的最佳夥伴,相信高雄絕對是最有效率可靠的工作夥伴,期待高雄經驗能輸出全世界,高雄市政府將會提供百分之百的協助,透過政策對接及補助方案,全力支持電動車產業發展。

陳其邁表示,「高雄的雄心壯志與鴻海一樣,不只著眼於此,相信我們一定是最有效率、最可靠且最值得信賴的工作夥伴。」他說,近日高雄十分熱鬧,多組海內外藝人選擇在高雄舉辦演唱會,他以五月天為例,以往散場多需2小時,市府利用大數據的解決方案,使交通疏散大幅縮短一半時間,他認為快速發展的科技,能夠使地球永續,並提高生活品質。

陳其邁表示,高雄亞灣5G AIoT園區,兩年來在行政院的大力支持下,產值已達327億。隨科技發展迅速,原先佈局需有所調整以應對城市發展,因此推出高雄亞灣2.0計畫,期盼藉由大帶小力量,或結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系統整合商,提供最完整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他相信在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虛實整合科技發展,高雄絕對是最好的合作夥伴,也會是大廠最佳的試驗夥伴及商業服務模式驗證最佳的地點。他大力感謝鴻海選擇高雄,也不忘祝賀劉董事長獲頒陽明交通大學名譽博士。

鄭文燦則強調「投資高雄就趁現在」,錯失高雄未來一定後悔,他說,高雄去年宣布亞灣2.0計畫啟動,許多大廠紛紛有意進駐投資、合作,包括營運、研發或訓練中心;高雄的企圖心在於落實數位轉型跟淨零轉型兩大挑戰,行政院百分百支持,他認為台鐵高雄港站是處好基地,他將請交通部協助納入,讓亞灣2.0共27.8公頃的土地擴充至30公頃。

鄭文燦肯定陳其邁市長緊緊緊的做事風格,與鴻海簽立智慧城市投資意向,未來定會是台灣推動智慧城市的典範,讓智慧城市不只是目標,而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服務。陳市長也相當有眼光,盼將高雄打造成為電動車生態系基地,鴻海全方位投資三電,以高雄佈局電動車產業,行政院也研議將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加入產創範圍;他相信高雄是電動車輸出更多國家很好的起點,「未來的智慧城市就在高雄」,今日合作是遠大夢想行動的開始,行政院會給予最大支持,歡迎年輕夥伴帶著夢想來到高雄。

劉揚偉受訪時提到選擇投資高雄的三項主要原因,首先是他對於陳市長、市府團隊在智慧城市上相關理念、積極程度,令人感到敬佩;其次,高雄有港口、機場、腹地相當廣大,相關建設能讓智慧城市做到完整,加上亞灣5G AIoT計畫已推行一段時間;再者,高雄也是首個採用鴻海Model T電動公車的城市,受到公司重視,因此放心將資源投入高雄。

鴻海集團於前年起陸續進駐橋頭科學園區、和發園區打造電動巴士、電池生產基地,上午於高軟園區鴻海大樓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宣布將進駐亞灣七號倉庫及棧5、棧6,設立台灣總部南部服務中心及國際研訓中心,由副市長羅達生、鴻海集團資訊長龔培元代表雙方簽署,鴻海將與市府及合作夥伴,攜手打造智慧城市典範,以高雄為南向基地,整城輸出到國際。

會後,眾人也體驗搭乘鴻海電動巴士,鄭文燦乘坐後感到十分舒適平穩,加速、減速或轉彎都不會不舒適,代表系統整合很好、成熟,台灣電動車產業具競爭力,也是市民搭乘公車最佳的選擇;陳其邁則大讚電巴內部空間明亮、便捷又聰明,盼未來加上高雄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將技術與經驗輸出到全世界。市府也將透過政策對接與補助方案,全力支持電動車產業在高雄發展。

桃園市第三屆市長暨一級機關首長聯合宣誓就職典禮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黃營光/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今(25)日上午在市府B2大禮堂,舉辦「桃園市第三屆市長暨一級機關首長聯合宣誓就職典禮」,並由數位發展部長唐鳳擔任監誓(交)人。市長張善政表示,他將與新的市政團隊全力以赴,用最好的政績回報桃園市民的託付,市政團隊必須看到市民的需要、解決市民的問題,也要堅守法治精神、積極興利除弊,打造桃園成為安全、宜居、文化和經濟並進的新都會。張市長強調,新的市政團隊今天上任後,桃園市政將不斷進步,期盼所有市民朋友繼續為桃園團隊加油,讓桃園成為一個更不一樣的城市。

張市長指出,非常感謝桃園市民在選舉期間認同他對桃園發展的願景,讓他有機會承擔市長的重任,用最好的政績回報桃園市民的託付。張市長指出,桃園未來的願景將在歷任縣市長的好政績上繼續前進,他也感謝鄭文燦前市長,在交接過程中督促市政團隊盡力協助,讓本次交接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在雙方的努力下,桃園的進步沒有因為交接而耽誤或停滯。

張市長提到,桃園的進步需要府會和諧,期盼所有議員朋友不分黨派,齊心為桃園的未來一起打拚,相信只要府會和諧、放下政治立場,桃園的進步就會指日可待,這也是所有桃園市民的期待。在過去這段期間,除了市政交接工作,他也積極組建一個有專業、有操守的市政團隊,在不斷的努力之下,新市政團隊都是在各項專業領域成就顯著、卓然有成的專業人士,期盼團隊成員合作無間,發揮最大的團隊戰力為市民服務,也期盼大家支持市政團隊、做最堅強的後盾。

張市長同時勉勵市政團隊秉持謙虛態度,隨時改善及優化,不負所有市民的期待,成為最棒的團隊。

市長鄭文燦出席「2022桃園聖誕嘉年華-聖誕傳說」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4)日下午前往桃園區向陽公園,出席「2022桃園聖誕嘉年華-聖誕傳說」活動。鄭市長表示,今日活動邀請原子彈舞團展現精彩舞蹈,也邀請兒童團體進行舞蹈及太鼓表演,並有多組藝人帶來精彩表演,活動現場更有各式文創市集,陪伴市民朋友歡度平安夜。鄭市長也表示,今日是他市長任期的最後一天,8年來始終抱持著感動跟感謝的心情,一步一腳印、有始有終地推動市政,雖然任期有結束的一天,但那份對桃園的愛並未結束、也不會改變。聖誕節代表了平安與希望,祝福所有市民朋友聖誕節平安快樂。

鄭市長進一步說明,擔任市長8年來桃園新增約22萬人口,是全台灣年輕指標最高的城市,許多的家庭選擇在桃園工作、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今日活動由桃園新生命小組教會主辦,該教會是桃園在地深耕的教會,創立26年來關心各年齡層族群,近年來也在校園中推動新世代青年城市論壇,期待青年學子為城市發展提出創新的意見。鄭市長感謝桃園新生命小組教會的團隊及志工們的用心付出,邀請眾多家庭參加聖誕嘉年華活動,一起感受平安夜的美好。

「2022 聖誕嘉年華-聖誕傳說」活動,從12月24 日至12月25 日一連兩天在向陽公園舉辦,包括伯利恆之星舞台、千人共創薑餅城、親子共學禮物盒、聖誕五新潮市集、聖誕瘋狂遊樂園、聖誕亂鬥紅綠擂台、美味的聖誕餐車、青少年奇蹟小舞台、天使祝福心願牆、公益攜手愛無限、潮流科技主題館等十大亮點,歡迎市民朋友親子同遊,一起參加深具特色的聖誕主題樂園。

中壢「大時鐘市場」嶄新開幕!鄭市長:中壢蛻變的象徵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3)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開幕活動。鄭市長表示,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原為傳統型市場,因當時中壢獅子會捐贈大時鐘而成為地標,被稱為「大時鐘市場」。自他上任後,接續原中壢市的市場活化構想,歷經5年時間,投入7億579萬元,重建為地下4層、地上6層,兼具停車場、店鋪、社福單位、客家文化中心的綜合商場,外觀除保留大時鐘設計,更進一步打造夜間科技燈光秀,重現中壢人記憶之外,也代表新中壢的未來,更將帶動站前商圈的發展。

鄭市長表示,「大時鐘市場」改建歷經波折,而市府團隊積極克服挑戰,包括建築量體擴大、因應周圍機場捷運線做施工工法調整,以及協調原有攤商遷移、退場等,讓市場得以完整營運。目前市場地下1至4層為停車場,提供119個汽車停車位及100個機車停車位;地上1至3樓委由專業商場經營業者管理營運,引進日藥本舖、壽司郎、21世紀風味館等知名店家進駐;4樓提供給市府社會局相關單位使用;5至6樓將作為客家文化中心。目前停車場和商場已營運開放,4至6樓預計於112年對外開放,戶外廣場則可作為舉辦藝文活動等多元運用。

議長邱奕勝表示,大時鐘市場是中壢在地人兒時常來的地方,在市府團隊努力之下,有了新的風貌、新的開始,大時鐘市場鄰近中壢火車站,將成為中平商圈新的亮點,未來在營運單位努力之下,一定能再創輝煌的成績。

經發局長郭裕信指出,「大時鐘市場」為嶄新的綜合商場地標,具有節能、廢物減量、水資源再利用及智慧整合系統平台等功能,是一座黃金級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更榮獲2018年「國家卓越建設獎」、2022年「中華建築金石獎」肯定。開幕期間(111年12月23日至112年1月8日)更有消費滿額抽獎活動,活動期間當日累計消費滿1仟元,就有機會參加抽獎將iphone14等大獎帶回家,歡迎民眾前來參與。

桃園市楊梅區公所行政大樓 預計112年1月竣工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2)日上午前往楊梅區,出席「楊梅區公所行政大樓暨停車場興建工程竣工前視察」。鄭市長表示,舊楊梅區公所已使用超過60年,考量建築物老舊及耐震係數不足,以及近年楊梅區人口成長,已超過17萬人口,使原有的辦公及停車空間明顯不足,因此市府規劃原地重建新的楊梅區公所行政大樓,打造地下3層停車場、地上6層多功能使用空間的智慧型綠建築,此案工程經費約新臺幣7億8,416萬元,由內政部補助1億元、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約1億1,373萬元,將於明(112)年1月竣工及取得使用執照,相信啟用後,除可提升民眾洽公便利性外,鄰近的大成商圈、楊梅市場也有更充裕的停車空間。

鄭市長說,由於楊梅地區屬淺山地形,因此「桃園市楊梅區公所行政大樓暨停車場興建工程」設計構想呼應基地高低差的建築優勢,打造1、2樓層雙入口,1樓主要出入口位於西側大成路方向,2樓主要出入口則規劃於南側中山路方向。鄭市長也指出,新的楊梅區公所行政大樓,三面退縮創造廣場與舒適人行空間,讓戶外廣場可與1樓室內大廳結合成為都市大客廳。地下停車場則提供250席汽車及145席機車停放,讓無論是來洽公或舉辦小市集、活動都相當方便。

鄭市長表示,本案建築以深淺灰色系列的材料為主軸,另搭配溫暖的清水紅磚牆,喚起楊梅老市街的記憶與展現客家特色。內部規劃部分,1至4樓為主要辦公及洽公空間,5樓為會議室及可容納600人的活動中心,頂樓則打造為空中花園;此外,在空間設計上,2至4樓採挑空設計,串聯各樓層辦公空間,打破樓層關係,不僅創造視覺通透性,也兼具通風、採光等功能。

桃市府政務首長總辭 鄭市長:感謝團隊這8年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1)日上午於市政會議,主持桃園市政府副市長與政務首長總辭儀式。鄭市長表示,衷心感謝市府團隊8年來完成許多重大建設,使升格後的桃園展現潛力及發展願景,市民的認同感、城市的幸福感不斷提升,希望市府團隊8年所建立的好基礎,讓桃園站在新的起跑點、往前邁進,期盼珍愛的桃園未來能夠發展得更好,持續落實城市的幸福感。

鄭市長提到,桃園處於發展的關鍵時刻,市府政務官及第一線同仁在2,900多個日子裡,致力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亞洲・矽谷計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三心六線軌道建設、桃園鐵路地下化及龍潭科學園區三期計畫等重要政策,提升桃園的競爭力,並廣受媒體民調機構的肯定,包括遠見雜誌、天下雜誌、今周刊等城市指標評比,桃園屢次獲得好成績,他也多次獲得五星市長等殊榮,直到最後一年卸任前,市民朋友滿意度仍高達75%,顯見市府團隊的努力是相當值得的。

鄭市長提到,感謝市府團隊過去8年的努力及付出,各局處首長不論任期長短,都有一致的共同目標,並共同承擔責任、分享榮耀,締造公務生涯相當難忘的記憶,相信8年的努力值得大家共同珍惜。

鄭市長也衷心祝福下一任張善政市長及其領導的市府團隊,落實政見、承載市民的期待,持續完成重大建設計畫。

桃園市立圖書新總館開館試營運 鄭市長:克服挑戰成為桃園文化新地標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7)日上午前往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出席「新總館開館試營運記者會」時表示,市民等待很久、期盼很久,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終於克服所有挑戰,於今日開館,建築以「生命樹」為概念,採用節能採光通風井、綠色螺旋、環保外皮等綠色低碳設計,軟體則引進RFID技術、自動還書及預約座位系統、多媒體中心、VR沉浸式體驗等內容,打造一座嶄新、高標準的圖書館,獲得2018「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及2022「公共工程金質獎」肯定,將成為桃園的文化地標、文化綠洲。

鄭市長巡視總館各樓層設施及一樓蔦屋書店,並至服務台借書及體驗智慧自助還書系統。他也指出,新市圖總館為地下2層、地上8層建築,佔地面積5萬1,600平方公尺,館藏近百萬冊圖書,是地方政府層級最大的圖書館。新總館1-7樓是分齡分眾的閱讀空間,8樓則是行政辦公室,除圖書館外,新總館也結合商業空間,形成複合式文創基地,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圖書館;包括一樓由蔦屋書店及星巴克咖啡進駐,其中「蔦屋書店」已取得室內裝修許可,於今日同步開放營運,而與「圖書館棟」相鄰共構的「電影院棟」正在進行室內裝修準備,預計明(112)年啟用。

鄭市長說明,新總館建築外牆設計「綠色螺旋」的立體綠化步道,可從地面公園通往頂樓花園,所在的藝文廣場也重新營造整理,讓整體景觀更加融合;藝文廣場左邊為「鐵玫瑰」造型的桃園展演中心,右邊則是「生命樹」造型的圖書館新總館,兩大場館對稱呼應,未來捷運綠線通車後,藝文廣場設有桃園展演中心G11站、大興西路G10站,不論是借書閱讀、看表演、看電影,搭乘捷運前來都非常方便。

桃園市112年度總預算案三讀通過 鄭市長:市政無縫接軌、桃園進步不停歇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5)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25次臨時會列席備詢,明(112)年度總預算案經桃園市議會二讀及三讀程序,順利完成審議。鄭市長表示,112年度預算是今(111)年8月由市政府編訂完成後送議會審議,整個市府的常態運作,基本上都已反映在此預算規劃中,未來只要順利執行,將有助於既有建設成果的發展,未來新任市長若要實現政策承諾,上任後可辦理追加減預算進行調整。鄭市長希望市政工作無縫接軌,讓桃園發展得更好,未來桃園的進步腳步不要停歇。

市府主計處長林世杰表示,112年度總預算案審議結果,公務預算部分:歲入原列1,327億4,000萬元,審議結果全數通過,較111年度增加50億7,900萬元;歲出原列1,429億9,100萬元,審議結果刪減14萬9千元,核列1,429億9,085萬1千元,較111年度增加19億3,985萬1千元;以上歲入歲出相抵差短102億5,085萬1千元。附屬單位預算部分:總收入(基金來源)原列766億4,098萬元,審議結果全數通過,總支出(基金用途)原列677億2,490萬元,審議結果全數通過,盈(賸)餘89億1,608萬元。

林處長指出,112年度重要預算包括:軌道建設方面,捷運綠線、鐵路地下化、機捷延伸線、捷運棕線等計54億2,540萬元;交通建設方面,路平及開瓶計畫、人行道改善、騎樓整平、停車場工程等計48億7,858萬元;水環境建設方面,河川整治、污水及雨水下水道系統工程等計41億5,894萬元;桃園航空城計畫202億8,894萬元;智慧城市治理方面,天羅地網監視錄影系統、科技執法、桃園市民卡及LED智能路燈等計11億675萬元。

在住宅政策上,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住宅租金補貼等計41億1,143萬元;在文化地標上,興建圖書館總館及分館、美術館等計16億1,403萬元;充實體育休閒設施方面,興建國民運動中心、體育園區、球場及主題共融式公園等計7億7,233萬元。

教育投資方面,新設學校、校舍增修建、擴大布建公共化幼兒園、生生用平板、營養午餐、幼兒就學補助等計116億8,836萬元;幼兒托育方面,育兒津貼、托育補助、布建公共托育設施及親子館等計40億6,364萬元;長者福利政策上,三節禮金、重陽敬老金、長者假牙及健保、敬老愛心卡、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長照服務等計81億2,69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