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金門新聞

小金門美食風味盡在浯師父金食堂 烈嶼五寶等你來品嚐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跨越大小金門的金烈大橋開通,烈嶼觀光旅遊已成為金門新遊趣。最近,位於八達樓子旁全家便利超商隔壁的浯師父金食堂開業,成為遊客必去的美食小吃店。

浯師父金食堂提供了多種金門傳統小吃和美食,其中包括卷海麵線,這是一道由小卷、海蚵和小腸煮成的金門傳統麵線,十分美味。此外,還有用小金門芋頭熬煮的鹹粥,味道獨特,讓人回味無窮。烈嶼傳統小吃五寶更是不容錯過,包括炸芋頭、海蚵餅、五香雞卷、土豆肉絲和木耳菜湯等,還有滷肉飯,每一種都值得細細品嚐。

浯師父金食堂不僅菜品豐富,價格也非常實惠,是遊客們在金門享受美食的最佳選擇。此外,位於八達樓子旁的地理位置也十分方便,遊客們可以在品嚐美食的同時欣賞烈嶼的風光。

浯師父金食堂的開業,將為金門觀光旅遊帶來全新的體驗和風味。遊客們可以在烈嶼品嚐各種美食小吃,感受金門的獨特文化和風情。

金城消防深耕金門高中 加強校園防火防災觀念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為強化校園師生的防火、防災知識,金城消防分隊結合轄區義勇消防分隊、鳳凰志工隊及防火宣導隊等志工於3月24日辦理金門高中校園消防體驗活動,內容包含防溺宣導、消防車射水及雲梯車體驗等,利用多元化學習,以寓教於樂方式,期能將最新、最正確的防火防災觀念傳達給金門高中的師生們。

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陳叁奇也親自到場關心宣導活動辦理狀況,校長許自佑更表達了對消防局的感謝,整場活動順利圓滿,全體師生體驗一日消防工作,均熱烈迴響,直呼意猶未盡。

金城消防分隊每年都會針對各級學校規劃校園消防體驗活動,讓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寓教於樂之中,體驗消防人員工作生活的點滴,將各種消防安全知識深植於學生心中。

金城消防分隊分隊長蔡智成在本次「校園消防體驗活動」中特別設計了四大關卡,第一關「消防智多星」,著重於防火、防溺及CPR宣導,並讓學生動手製作居家逃生計畫。第二關「濃煙迷宮」:指導學生小火快逃,濃煙關門之觀念,並實際模擬低姿勢逃生。第三關「消防神射手」,介紹消防車各項功能及瞄子射水體驗。第四關「平步青雲」,讓學生了解雲梯車功能並親自搭乘體驗。

本次由金城消防分隊、義勇分隊、鳳凰志工隊及防火宣導隊等志工群們辦理校園消防體驗活動,總計參與師生共計約500人,校長許自佑希望藉由此次活動介紹火災發生緊急應變、闖關宣導,讓每位學生體驗一日消防員大作戰,除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外、也能強化自我防火及防災觀念。

金門縣消防局第一大隊大隊長陳叁奇表示,宣導社會大眾明瞭且具備防火防災的知識與觀念,已為當前刻不容緩之工作,而對於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基礎防災教育,更需重視與關注。另外,鑒於清明節將至,也提醒各位同學及鄉親,清明掃墓慎終追遠,都要牢記「四不二記得」口訣:「不」任意燒雜草、「不」隨意丟煙蒂、「不」讓冥紙飛揚、「不」放爆竹煙火、「記得」撲滅餘燼、「記得」隨手收拾垃圾,讓人人都能有個平安的清明假期。

金門縣政府3/28表揚公部門績優勞工激勵士氣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政府112年公部門模範勞工表揚活動,將於本(3)月28日上午10時和本(112)年度績優社政、社工人員表揚活動聯合舉辦,並邀家屬與所屬主官參加以表隆重,另配合防疫政策,活動過程也將遵照各項中央發布之最新措施辦理。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葉媚媚表示,陳縣長非常重視勞工權益,特囑咐社會處延續辦理「金門縣政府51勞動節表揚公部門模範勞工實施計畫」,今年度已邁入第四年辦理,表達對所屬勞工之關懷,並達到多元激勵員工士氣,使任職於公部門具勞工身分之員工,盡忠職守及工作敬業之精神能被眾人看見,彰顯公部門模範勞工之殊榮。

獲獎是在單位表現優異的象徵,是所有同仁的表率,更代表著公務同仁努力創新、堅持不懈為民服務的精神,今年共選拔38位公部門模範勞工,皆是在工作崗位上有傑出表現,並足為所有公部門同仁之表率。

112年度金門縣政府暨所屬單位、鄉鎮公所推薦獲選年度模範勞工人員如下:蔡祥瑞(金門縣政府財政處)、魏秀宏(金門縣政府建設處)、翁嘉蓉(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李自長(金門縣立金湖國民中學)、陳蘭慧(賢庵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許育傑(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蔡建河(金門縣政府社會處)、張毓倫(金門縣政府社會處)、何秀姿(金門縣政府觀光處)、盛莉(金門縣政府觀光處)、蘇金麗(金門縣政府行政處)、黃鴻凱(金門縣政府人事處)、王志雄(金門縣警察局)、翁瑜翎(金門縣衛生局)、游明鳳(金門縣衛生局)、趙如虹(金湖鎮衛生所)、呂月如(金門縣環保局)、李毓玲(金門縣文化局)、楊天詩(金門縣地政局)、陳世帛(金門縣消防局)、蔡雯君(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張文宏(金門縣農業試驗所)、陳西村(金門縣林務所)、羅瑞婷(金門縣大同之家)、吳志豪(金門縣殯葬管理所)、薛少騰(金門縣港務處)、邵國團(金門縣養護工程所)、王雅娟(金門縣金沙鎮戶政事務所)、陳泰均(金城鎮公所)、董碧霞(金城鎮公所)、蔡德生(金湖鎮公所)、楊月蓉(金湖鎮公所)、林文展(金沙鎮公所)、蔡宏達(金沙鎮公所)、翁詠芸(金寧鄉公所)、翁志祥(金寧鄉公所)、林楷倫(烈嶼鄉公所)、林家儀(烈嶼鄉公所)。

金門縣林務所技工陳西村(左1)今年獲模範勞工表揚。 相片/陳西村臉書

金門縣政府指出,這次獲得表揚的人員,都是由縣府各單位及所屬機關、鄉鎮公所推薦的優秀人員,並經過資格審查評選產生。本次得獎人員涵蓋教育、衛生、社會、建設、文化及觀光等多項領域,顯示縣府對各領域之重視。其中林務所技工陳西村先生,自民國72年1月1日進入金門縣林務工作已逾40載,現擔任金門植物園班長,長期砥礪學養,負責盡職,並利用工作閒睱從事金門地區植物、老樹、昆蟲、鳥類、民俗與文化之基礎調查,資料蒐集與文獻研究,推動金門生態保育、環境教育與文化保存,更發現金門獨有之「金門水韭」,曾榮獲行政院環保署「環保志工優等獎」、行政院教育部「社教公益獎」、金門縣政府「環境教育特優獎」等,對單位及地區貢獻無數。同時不斷自我進修,取得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曾著有金門植物調查圖鑑、金門行道樹、浯洲芳草展風華、金門紅樹林………等數十本書籍及圖鑑,著作等,為金門地區植物生態領域權威,足為典範。

陳福海也對這次38位獲選為公部門模範勞工表示肯定與祝賀,感謝其在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每個人的事蹟都是值得肯定與學習,能夠受到表揚實至名歸,縣府也與有榮焉,亦期盼得獎者豎立標竿,激勵同仁正向成長,讓金門越來越好。

清明掃墓遵守「4不2記得」慎終追遠保平安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民眾掃墓祭祖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稍有不慎即引燃雜草,甚或有民眾為清除墓園雜草而故意引火燃燒,很容易造成火災,消防局在此呼籲民眾,清明掃墓要遵守「4不2記得」原則,即「雜草不亂燒、菸蒂不亂丟、冥紙不飛揚、爆竹不燃放;記得滅餘燼、記得收垃圾」,保護墓地與山林,也確保自身的安全。

消防局表示,依據消防法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田野引火燃燒非經該管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為之;違反規定者,依據同法第四十一條,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下罰鍰;金門縣政府已於109年1月21日公告「金門縣種植高粱、小麥等作物之土地」為不得申請田野引火燃燒區域;地區已有多起未經許可逕行田野引火燃燒而遭裁罰案例,請鄉親勿心存僥倖。

近日火警頻傳,經統計自112年3月1日迄今,金門已發生24件雜草火警,為降低火災發生率,消防局編排職、義消及防火宣導志工,至各公、私墓地加強防火宣導及巡邏,並透過各公共場所、機關、學校等跑馬燈,播放清明防火宣導資訊,張貼海報及布條等作為,提醒民眾慎防墓地火災發生,而針對人潮眾多的墓地及時常發生田野火警的處所,消防局也會設置金爐、水袋等,供民眾焚燒紙錢與澆熄餘燼使用,呼籲民眾清明掃墓時務必提高警覺,慎防山林田野火警,遵守「4不2記得」原則,慎終追遠保平安。

2023金門縣美術家聯展盛大開幕 展期到4//12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

金門縣美術學會今25日上午10點,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辦2023金門縣美術家聯展開幕,展出近二百件作品,藝術家美不勝收的精彩作品,也為陽春三月的浯島端出一道豐盛的視覺藝術饗宴,美術學會的藝術家們,以創造力和才華,呈現出各種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讓現場觀眾大為驚艷。

開幕前會場已經開始聚滿人潮,很多美術家都已經前來展覽現場觀賞作品,出席的貴賓有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林孫全、青年活動中心總幹事陳林淳、水墨畫協會理事長楊誠國、攝影家協會理事長陳森照、美術學會前理事長吳鼎仁、翁清土,中華民國版畫學會資深成員黃世團,書法學會總幹事張金石、前理事長洪明燦、陳添財,及眾多地區藝文界人士到場共襄盛會。

呂坤和表示,金門縣文化局在他上一任期間,就積極推動,並見證了金門美術家學會的蓬勃發展,所有的作品也更加精進。他代表縣長陳福海向與會的貴賓致意,並對美術學會的藝術家們積極努力推動,表示認可和支持。

立法委員陳玉珍辦公室主任林孫全也上台致詞,代表陳玉珍向出席貴賓及美術家們致意,金門青年活動中心總幹事陳林淳也表達對金門縣美術學會的美術藝術家們的敬意和支持。

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表示,感謝全體會員的全力支持,讓這一次聯展非常順利,圓滿成功。他說, 本次展覽客居台灣各地的在金籍美術工作者以及長期在地區推廣美學教育和有志於各類形創作之各種美術作品,在這次展覽讓金門的藝術家們得到更多的展示和發揮的機會,也讓觀眾欣賞到了更多精彩的藝術作品。

美術學會總幹事盛崧俊表示,金門地區參與人數最多、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深遠的美術盛會,金門藝文人士在追求美學過程中,所呈現階段性年度的成果,包括油畫、水彩、水墨、書法、攝影、陶藝、多媒材等類作品,相信這樣的展覽活動,能夠讓金門的藝術文化更加豐富多彩。金門縣美術學會的藝術家們不斷努力和創新,讓金門的藝術文化不斷繁榮發展。

開幕儀式之後,學會假金城鎮喜悅餐廳召開會議,會員出席近8成,順利完成會員大會的召開,唐敏達理事長感謝會員踴躍參與大會及本次聯展,將近年地區美術所累積的創作能量,疫情過後帶來心靈更豐沛的視覺藝術共鳴與激盪,一起開拓更廣闊的藝術視野。

菸害防制法新制 全面禁電子煙 擴大禁菸場所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行政院公佈菸害防制法修正自3月22日起施行,包含擴大禁菸場所、未滿20歲者禁止吸菸、全面禁止電子煙等類菸品及加重罰則。本次修法重點擴大室內外公共禁菸場所,新增幼兒園、托嬰中心、居家式托育服務場所、大專院校、酒吧及夜店(設有獨立空調及獨立隔間的室內吸菸室除外)。未滿20歲者禁止吸菸。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及指定菸品(加熱菸)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加熱式菸具)予未滿20歲者。菸品不得使用公告禁用之添加物。指定菸品(加熱菸)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加熱式菸具),應經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通過,始可製造、輸入及販售。

全面禁止電子煙,加重罰則業者若製造或輸入、廣告,可處1,000萬元~5,000萬元,業者以外者製造或輸入,可處5萬元至500萬元,如果販賣、展示可處20萬元~100萬元,而供應者可處1萬元~25萬元,使用者可處2,000元~1萬元。菸盒自113年3月22日起警示圖文面積增加為50%。

修法前,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其他供兒童及少年教育或活動為主要目的之場所已納為禁菸場所,為加強保護兒少免於菸害,及因應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20歲,本次擴大禁菸場所範圍包括大專校院全面禁菸,並將提供學齡前兒童教育或照護等服務之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服務場所一併納入禁菸場域。另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指定菸品(加熱菸)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加熱式菸具)予未滿20歲者,亦不得以強迫、引誘或其他方式使孕婦或未滿20歲者吸菸。菸品販賣者有難以辨識消費者年齡時,應要求其出示足資證明年齡之文件;消費者拒絕時,應不予販售,以免受罰。

新法規定,電子煙皆不可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及廣告,民眾若使用電子煙,將處2000元至1萬元罰緩;供應電子煙及其組合元件,處1萬元至25萬元;販賣、展示電子煙,處20萬至100萬元;業者若製造、輸入、廣告電子煙,處1千萬至5千萬元;業者以外者製造或輸入行為,處5萬元至500萬元罰緩。

金門縣衛生局長蔡建鑫提醒鄉親們往返金廈千萬勿購買或攜入電子煙產品及其元件,並請勿販賣、供應、展示、廣告或使用該產品等,以免觸法而遭罰高額罰鍰。另衛生局也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加強進行網路監測暨稽查販售菸品及非法產品,請鄉親們一起來守護你我健康;呼籲有吸菸習慣者儘早力行戒菸行動,可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及攜帶健保卡前往本縣二代戒菸特約院所(如各衛生所、診所、金門醫院、社區藥局等)找醫師或藥師、衛教師提供戒菸服務。

一連二起水獺路殺 籲行車減速保護瀕危動物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3月21日晚間8時接獲通報,民眾於晚間7時59分行經金寧鄉寧湖路時發現有一隻歐亞水獺倒臥馬路旁,協會立即通報金門縣政府,經縣府人員確認該水獺已經無生命跡象,在紀錄案發現場四周環境資訊後,隨即送往金門縣野生動物救傷站進行初步勘驗,判斷該水獺個體為車輛撞擊死亡,而這起已是近期金門第二起水獺路殺事件。

本次案例水獺個體經初步檢驗,頭尾長約75公分,體重約2.1公斤,為雌性水獺幼獸,頭部遭受撞擊且變形,後續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進一步解剖檢查,檢測是否有其他組織病理、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或異常情形。

第一起路殺案件發生於本月3日,在環島北路二段水獺遭到機車撞擊後死亡,屬成年雄性個體,因即時通報處理,該例水獺已送交臺北市立動物園採集新鮮精子保存,供瀕危水獺族群保存生機。

建設處說明,每年9月至隔年3月為金門地區的歐亞水獺活躍高峰期,特別在環島北路三段、太湖周圍路段、瓊安路、瓊徑路、瓊義路、高陽路、金沙水庫及榮湖周邊及雙鯉湖、慈湖周邊都常有水獺活動,研究團隊的監測資料也發現多有水獺家族群體出沒。近期金門地區因汛期來臨前準備,多處湖庫或農塘正進行浚深工程作業,在繁殖季節及棲地壓縮的相互作用下,水獺容易因為領域競爭或尋找食物等目的而四處移動,尤其在傍晚後至清晨前水獺的活動均較為頻繁,此時較容易發生路殺等意外事件,徒增憾事。

建設處長張瑞心表示,過去在台灣本島也有零星的水獺發現紀錄,但目前僅存於金門,數量少於200隻,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來縣府委託專業團隊執行水獺生活動態監測作業,針對早期過高或過陡的人工攔截水設施及不友善水域棲地環境等逐步執行改善。除加強設置水獺友善階梯、生態廊道、導引網、告示牌、車燈反射器及減速線等設施,亦強化遊蕩犬貓捕捉及水芙蓉、布袋蓮清除作業,並與在地社區合作共同巡守,維護水獺的生存環境。近年更設立獺足金門YouTube頻道及公民科學回報平台,透過影像資訊傳遞及結合民間力量,讓更多人瞭解水獺保育議題,維繫金門地區歐亞水獺的族群穩定。

回顧111年間金門並未發生任何水獺路殺事件,但很遺憾本月已陸續發生2起水獺因意外死亡,金門縣政府將彙集專家學者與地方意見,共同檢討並釐清路殺可能造成原因,強化機關單位間橫向聯繫,並持續改善水獺棲地環境,評估以生態廊道、警示器、或加設施工圍籬等相關導引友善設施來增加水域棲地的連通性,以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建設處強調,縣府將於近期啟動水獺生態給付機制,民眾如有發現傷病或死亡之水獺個體,並通報1999、縣府及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前往救援或處理,經確認不是蓄意傷害捕捉行為,即核發通報獎勵金。每隻傷病或死亡水獺個體都能提供許多寶貴資訊,以協助相關單位改善棲地環境,並排除歐亞水獺族群及野生動物的危害因素。民眾如需要水獺相關資訊,請拜訪下列網站。「獺足金門」公民科學回報平台:https://otter.tbn.org.tw/「獺足金門」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utraland-km

2023金門縣美術家聯展3/25文化局開幕展出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2023年「金門縣美術家聯展」於3月25日至4月13日在文化局第一、二展場展出,開幕儀式在3月25日上午10時,歡迎地區熱愛藝術的朋友踴躍前往欣賞。

「金門縣美術學會」成立卅多年來,一直引領着地區美術工作的發展,唐敏達理事長表示:來自各地區參展的金門藝術家,在和善的氛圍及相互切磋砥礪下,參展陣容整齊,老中青各擅所長,每位均以各自擅長的作品展出,包括油畫、水彩、水墨、書法、攝影、陶藝、多媒材等類作品,令人印象深刻。透過這次的展覽讓鄉親們看見金門的美學發展和對家鄉的情懷,期盼鄉親能感受到畫作所傳達出來的意義,並喚醒民眾們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熱愛藝術,期待在文化局和縣政團隊的積極推動下,讓生活更加亮麗,讓金門更美麗。

今年金門全縣美術家聯展都特別選在美術節前後舉行饒富歷史意義,源於1937年對日抗戰時期深感美術在戰爭時期面對生命的勇氣和激勵,藉由藝術形式鼓勵人們共體時艱,度過難關;這與金門過去的戰地歲月,軍民各界的美術工作者也對在地的民眾和社會帶來很大的鼓舞作用同具影響力。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本次展覽不僅能欣賞到為數不少的作品同時也可感受到源源不絕的創作力,看到美術工作者帶動藝術創作的努力。展覽內容豐富多元,精彩紛呈,代表者地區美術活動生生不息的精神,今年的展覽更希望調解過去這些年因疫情的苦悶,期望疫情緩和的同時大家都能恢復原先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