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小麥與高粱是金門主要的農作物,在春季更是小麥的豐收季節,烈嶼國中特別邀請園藝專業教師謝柏昇進到校園,帶領烈嶼國中師生共同學習體驗手作小麥花束。

國際教育是國中教育課程中加深國際化及在地化的課程,本學期烈嶼國中國際主題要讓學生認識在地植物「小麥」,並利用「小麥」為主要素材學習花束包裝設計。
課程在3/22-3/23為為期兩日,以工作坊的形式進行授課。課程中透過認識採集植物,讓學生接近大自然,以季節感的小麥為主題,搭配校園植物,學習花束綑綁技巧,還有配色的包裝設計,讓學生發揮創意展現個人獨特的「小麥花束」作品。

謝柏昇老師表示,金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課程設計就是要讓學生更認識在地作物小麥,讓學生知道小麥除了加工釀酒和製成麵粉外,還可以透過手作花束的設計,讓農產品有更多加值的可能,讓植物與文創結合打開學生更多的想像空間。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好奇心探索校園的植物,在課程中嘗試與「小麥」搭配,在色彩、造型、植物質感上進行排列組合,再透過包裝紙包裝技巧,完成獨具個人特色的「小麥花束」作品。

烈嶼國中表示這次的手作「小麥花束」課程,讓全校學生有手作花束的體驗,學生高度參與度,也很熱情的向老師學習,這次小麥花束作品也會留在學校展覽,並利用國際教育課程與國外學校連線分享小麥花束的學習成果。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