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由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及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兼主任劉名峰教授,聯合申請推薦的金門民間口傳文學耆老許金印老先生,今年已將近百歲,經由金門縣文化局評審委員通過為第八屆金門文化獎。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表示,4、50年代的金門,坊間幾乎人人都可隨口唸唱出許多地方歌謠、諺語、名言…等等。相較於今日,用傳統金門腔閩南語會唱會唸的幾乎很少見,由此可見金門民間口傳文學是新傳播時代被遺忘和流失中的無形文化資產。時代變遷中隨著自然與人文環境變化和耆老衰亡民間口傳文學正大量流失中。實應該保存與傳承。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指出,許金印老先生出生於民國16年,歷經日軍佔據金門8年期間,國共內戰期間金門的古寧頭戰役、九三戰役及八二三戰役等等,從戒嚴到解嚴,可說是走過金門重要歷史歲月的見證者。其獨特的記憶力將其所處環境下之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敘事長詩、勸世歌、神話、傳說、民間諺語、俗語、俚語、謎語、童謠、兒歌等多種題材常於生活中常脫口而出。由於深具使命感使然,常於許多公眾場合或文教團體說唱民間故事、歌謠、諺語…等等。

其女許梓恬目前就讀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學程,多年隨行記錄許金印的唱誦文學,非常認真且傳神。

許金印老先生頗受金門文化界推崇,1999年退休金城國中校長許維民,曾帶學生來拜訪許金印老先生,採錄刊登於金門縣立金城國中校刊「晨風」。再則在2005年金門文學家洪春柳也曾專訪許金印老先生並記載於金門民間故事集。還有2017年在圓山飯店舉辦的台灣金門同鄉總海內外聯誼大會許金印老先生現場說唱搖榕樹、冬瓜詩、白鷺鷥…等等。於2017清明節及重陽節分別受邀到金門縣文化園區說唱清明節與重陽節相關的傳統歌謠。於2019/06/04更受邀到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華語文學系講述金門傳統歌謠,這些傳統歌謠都是用很獨特的金門腔閩南語娓娓道來,相當精彩動人,這些歌謠諺語也是了解早期金門人生活的活字典。

金門民間口傳文學達人許金印,金門后湖人,生於民國16年,現年96歲,以獨特的記憶力將所處環境下之民間故事、民間歌謠、勸世歌、神話、傳說、民間諺語、俗語、俚語童謠…等多種題材於生活中常脫口而出。除了教化子女外,也曾於重大場合受邀講述,對民間文學有興趣的文史工作者都曾前來跟許金印老先生採錄。2017年曾在海內外聯誼會應邀上台說唱:搖榕樹、冬瓜詩以及白鷺鷥等歌謠。以「用金門腔講古」曾刊載於金門日報。透過許金印老先生這部活字典將此無形文化資產化為有形,同時為我們金門之民間口傳文學注入新生命。(照片提供/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