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823砲戰65週年前夕,由民間響應發起的主流民意大聯盟今(22)日在金門舉行造勢活動,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在會中首度發表《金門和平倡議》,初期投入2千萬美金成立金門和平倡議基金會,逐步落實創設「兩岸和平協商辦公室」、建立「兩岸和平戰略研究院」等8大事項。

以下為郭台銘董事長談話全文:
台銘今年五月十三日在金門發表和平宣言,主張要在「一中各表」的原則基礎上,站穩中華民國的立場,和中國大陸重新展開談判,並以金門作為兩岸新的常設協商地點。金門和平宣言發表以來,廣受海內外關注與討論,台銘在台灣內部進行了一連串的與民請益活動,從南到北,自西往東,也與學者專家、工商業界密集研討;此外並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稍早更親赴美國與東西兩岸智庫學者、媒體重鎮深入研討。
三個多月後,我們迎來了「八二三炮戰」六十五周年紀念,回顧當年的情況,感慨良深。這是一場世界戰史上空前、也可能絕後的戰役,一方面金門短時間內承受了不可思議的砲彈轟擊,另一方面雙方的戰事僅只於互相砲擊,沒有進一步的登陸攻擊行為。

當年中國大陸方面的計劃,是要以密集轟炸癱瘓金門,徹底切斷台灣對金門的補給,逼迫中華民國放棄金門。然而老總統明快地下了決策,絕對不放棄金門,在金門的存糧存彈尚能供給時,就展開海空運補,突破了對岸的炮擊封鎖,證明了中國民國保衛金門的決心與能力。
換句話說,從國共內戰局勢逆轉對國軍不利之後,「八二三炮戰」是國軍對共軍珍貴的一場勝仗,就在這裡,我們澆熄了共軍的野心,推翻了毛澤東的盤算,讓老共最終不得不以「單打雙不打」的做法給自己下台階。
六十五年之後,我要強調:這是中華民國的一頁光榮歷史,這是金門人民和台灣同胞同甘共苦的一段經驗。
站在這裡,我更要嚴正地提醒北京當局: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認清楚持續以武力脅迫台灣接受統一的選項,只會適得其反。台灣最強大的「主流民意」就是兩千三百萬人民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的願望,這也是兩岸未來可以回到互助共榮的基礎。我們絕對不樂於見到這樣的基礎遭受到破壞,讓兩岸持續愈行愈遠,讓親者痛而仇者快。
和平不能停留在想像與口號,需要有穩健的規劃與具體的執行方案。

因此,在發表《金門和平宣言》之後,我要進一步提出「金門和平倡議」,在此宣布成立「金門和平倡議基金會」,初步以二千萬美元做為起始基金,推動以下事項:
一、
建立金門為舉辦兩岸定期對話會議的場所。在金門建立常設「兩岸和平協商辦公室」,以民間立場推動、聯繫兩岸之間以和平為目的的會談與交流事務。
二、
建立「兩岸和平戰略研究院」,延聘學者專家,組成金門和平倡議的智庫機構。和平戰略研究院下設科技論壇、經濟論壇與軍事論壇三個常設研究部門,推動兩岸之間學術研究機構與學者的接觸交流。
三、
建立新媒體平台,蒐集並傳播全球有利推動兩岸和平的訊息。
四、
推動兩岸之間學術研究機構與智庫專家學者的對話,模擬未來推動兩岸和平協商的場景與變數推演。針對議題需要,亦不排除邀請第三方專家學者共同參與。
五、
建立與世界各國和平組織之間的關係與對話,吸收和平協商經驗,爭取國際支持。
六、
在各大學院校捐助設置和平講座課程與獎學金,鼓勵學院與學子投入兩岸和平對話研究。此項目將和金門大學展開固定合作項目,並以金門大學為主推中心。
七、
在美國和日本重要學術院校推動設立「和平講座」,在美國與日本重點研究智庫機構獎勵與推動兩岸和平協商研究,鼓勵美中台日以兩岸和平對話為目的的學術交流。
八、
該基金會兼具民間版「文化總會」的職責,重建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以來,兩岸斷絕的文化交流關係。
台銘在此強調,中華民國的精神,台灣人民的精神,正是因為我們是一個追求和平、追求自由的文明社會。
和平是我們的信仰,《金門和平倡議》將是我們的具體行動。
我,郭台銘,將不畏艱難,將用餘生追求兩岸和平,用兩岸和平帶動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我相信,全世界的民眾,都和我有同樣的信念,我們並不孤單,我們都在為和平盡一份心力。
誠摯邀請在場的所有朋友,以及全體國人,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共同追求我們的理想境地。
謝謝大家!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