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什麼事,田裡的發展」 慢飛天使下田趣

[台灣新聞雲]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委託財團法人瑪利亞基金會承攬金門縣早期療育服務中心,辦理112年度親子活動-「花生什麼事,田裡的發展」,借用金寧鄉西浦頭的農地,於4月15日播種、5月13日除草、8月13日收成、8月14日曝曬,共計四場次,共計115人次參加,活動順利圓滿成功。

金門土地貧瘠,所種植之花生雖然果實小、產量少,但香氣十足。本次舉行一系列活動邀請資深農民莊永福先生解說花生種植過程,示範如何種植、使用農具及用牛犁田,後續讓小朋友光著腳體驗,可以看到興奮的、也有因為很少接觸土地而感到害怕的孩子;第二場次則借用西浦頭社區活動中心,播放影片讓孩子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泥土裡面看不到的,都在影片裡呈現,許多家長都驚訝的表示:「一直以為花生是從根或莖長的,看完才知道『落花生』原來是這樣來的」,也將地瓜、馬鈴薯等同樣生長在土裡的植物與花生作比較,讓孩子比較不同之處。

收成和曝曬的課程的實作,讓學員收成自己幾個月前辛苦種植的花生,也和影片中看到的做對照,一顆一顆花生挽下來,訓練孩子的手部肌力及手眼協調能力,並讓家長帶孩子在中心做曝曬和烹煮,最後將自己付出汗水的花生帶回去品嘗,讓參加的家庭們體驗種植花生的樂趣,有吃又有玩,收穫滿滿。

由於SDGs永續發展概念的興起,金門縣早療中心與金門資深農夫合作,讓孩子觀看黃牛犁田,學習種、收、挽花生的技巧,分辨花生、地瓜和馬鈴薯,並光著腳鴨子親近金門的土地,都是現在孩子比較少接觸到的體驗。

活動能如期舉行及順利圓滿達成,仰賴金門鄉親的支持與協助,其中感謝莊永福先生為了活動特意出借田地空間,並費心指導,讓孩子能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也感謝西浦頭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協會總幹事莊永明先生,無償提供活動中心空間,給參加者們認識花生生長過程的機會。如果想更進一步的了解兒童發展、教養、早療服務內容,歡迎追蹤「金門縣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FB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