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記者謝志明/花蓮報導
花蓮市松園園區的環山木棧道更新完成才兩年多,最近竟全數遭到文化局拆除,當地里民質疑有浪費公帑之嫌,逕向縣議員張美慧及胡仁順陳情,經會勘結果認為棧道仍堪用就挖除,經費沒有花用在刀口上,且事前溝通說明不足,引發爭議,文化局應檢討,避免再有類似狀況發生。

縣議員張美慧指出,松園園區環山仿木棧道,三年前,經由前縣長陳清水提出,在她以及十多位議員的小型工程款聯合挹注之下,鋪設完成,全長 150公尺,耗資 100多萬元,被稱為是花蓮市的小秘境,園區鄰近的花花草草是由在地的民生里認養,民生里里長吳明崇接獲里民陳情反映,完工不久的仿木棧道竟被全數挖除,而質疑是否有浪費公帑之嫌?

張美慧、胡仁順議員特別就此邀會勘,釐清工程爭議內容;文化局承辦人員表示,此工程是內政部城鄉風貌計畫補助的「美崙溪畔廊帶串連計畫」的工項之一,全案分四個工區施作,總經費 5千2百多萬元,此環山步道占約560萬元經費,步道會配合地勢,前段平鋪於地,後段往台九線出口,保留50公尺長度採鋼樑架高。

張美慧認為,拆除下來,散落在地面的仿木棧條,仍完好堪用,是否有需要全數打掉重來?不能先強化木棧道下的支撐鋼樑嗎?即便是中央的經費,也應花用在刀口上,以及縱使是整體規劃,也應考量有部分範圍完工才不久,設備也仍堪用,就此打除毀掉,難道不是浪費公帑嗎?

胡仁順議員認為,文化局未與在地里民妥善溝通說明,引發爭議,造成困擾,必須檢討改進,希望以後不會再有類似狀況發生,因為每一筆經費的來源,都是人民的納稅錢,以及環山步道要銜接新興路的尾端路段,卻仍有一小段未列入改善範圍,非常可惜,文化局既已爭取到經費,卻漏一段,該做未做,該留不留,非常可惜,胡仁順強調:他會在縣議會持續追蹤此案的進度,為民把關經費支用情形。

文化局隨即發新聞稿澄清,表示原中廣下方環山步道,三年前由十多位議員的小型工程款聯合挹注之下,緊急修復仿木棧道,其工項包含木棧道的鋪面、欄杆及部分步道基座補強。因該區邊坡有自然滲水,遇大雨滲水也會變大,沖刷邊坡、棧道基礎,也造成鋼構材鏽蝕,影響步道行走安全,惟徹底改善所需經費高,這兩年持續尋求財源希望全段整建。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