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新聞人 台北市新聞記者協會不遺餘力

[台灣新聞雲]記者 謝志明/報導

臺北市新聞記者協會培訓「自媒體」人才,舉辦實體課與線上教育課程,讓所有參與者瞭解台灣媒體生態,及新聞採訪寫作技巧,令每位學員獲益良多。

近年來,網路新聞與社交平台影響力,儼然成為新媒體!例如,館長陳之漢或是毆打立委高嘉瑜的林秉樞,他們可稱為「媒體記者」嗎?更甚者,他們的「話語」影響力,已經超越「廣播」或「第四台新聞」。

記者協會理事長劉湘仕說,以前「大明星」是從「電視」或「電影院」產生,或給人敬仰的「大記者」來自平面報紙。不過,自從網路(移動互聯網)誕生之後,不僅平面報紙陸續熄燈,三台新聞也很少人再看見。

為了提供從事媒體新聞工作者,有一個入門捷徑的學習管道,記者協會不定期舉辦自媒體培訓,分為一日實體課程與多日線上教學課程。此次10月10日的實體課程在大直典華上課,有二十位學員參與上課,記者協會也頒發課程結訓證書,肯定每位學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