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記者劉鳴龍/花蓮報導
吉安鄉各界今天盛大辦理「桐心廣場」啟用典禮,親臨現場的行政院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公開讚揚「鐵人鄉長」游淑貞將爭取經發揮五倍的使用效益,吉安鄉更是宜花東地區,連續三年獲得客家文化重點發展佳等獎的唯一鄉鎮,施政成果深獲好評與肯定。

「桐心廣場」係經吉安鄉公所109年提案申請,獲客家委員會「客群社區環境營造-禾埕專案計畫」補助興建,縣府挹注地方自籌經費配合,在吉安國小校區興建膜構大傘的風雨場域作品,是由日本技師親自來台技術指導興建,首創結合社區、部落與學校休閒運動、社會教育及藝文活動等多功能使用空間。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致詞時表示:「鐵人鄉長」游淑貞將每一塊錢的經費,發揮五倍的使用效益,除了連續三年獲得客家文化重點發展佳等獎項,更獲客家委員會年年評為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成效評核績優單位;「桐心廣場」結合校園與社區共榮使用,也相應「禾埕專案計畫」主要重點,期盼桐心成為客家、原住民、閩南族群多功能共榮的生活場域,發揮客家「禾埕」的好客精神,呈現中央、縣府、公所、學校通力合作符合全民需求的百年建設。

代表會邱美雲主席表示,「桐心廣場」總經費3877萬8365元,獲客家委員會補助2970萬,縣政府挹注363萬,後續因工程需求增加預算費用,獲多位議員撥352萬議員款支持,代表會亦通過公所192萬8365元自籌預算,過程中副主席黃金發、村長田秀鳳、校長孫承偉日夜監管,讓品質守護到位,以符合學生與村民優質的休閒使用空間。

游淑貞鄉長指出:「桐心廣場」建築設計以綻放不謝的桐花盛開,「桐心」也取其「童心」寓意,盼吉安學子綿延綻放與快樂成長,更賦予社區鄉親樂活運動的寬廣場域、部落也增添無分陰晴隨時可運用的文化祭儀場域。藉此計畫執行兼具週邊以客家煙樓的建築語匯駁廁所、親子無障礙設備全面更新,流線型舞台、看臺、背板樣樣俱全,隨時提供學童表演、社團舉辦活動。

游淑貞強調:桐花大傘兼備風雨無阻的籃球運動場設施,另外也進行場域植栽整合景觀優化,規劃便利性的停車空間與安全廊道,達成「校園社區化、社區校園化」高使用的多元運行量能,後續將撥交吉安國小管養維護,成為中央、地方團結共力,無縫接軌的最佳建設。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