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生活館「絲絲入扣」開幕茶會 歡迎鄉親與愛好藝術的朋友踴躍前往參觀指教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花蓮報導
花蓮縣玉里鎮公所11月4日上午10時,假客家生活館展出舉行「絲絲入扣」開幕茶會,代理鎮長詹秀葱、鎮民代表吳新文及南區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志源一同到場共襄盛舉。此次展出作品約30幅,展出者為陳美合,展出期間為112年11月3日至11月30日,歡迎鄉親與愛好藝術的朋友踴躍前往參觀指教。

陳美合博士目前於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擔任專任助理教授,不僅是學界的學者,也是實踐中的藝術家,她在藝術領域投入了三十年的心血。曾在法國進修藝術12年的她,熱衷於全球文化遺產的保存工作,包括自然遺產、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本次展覽「絲絲入扣」,展示了陳教授藝術創作過程中四個不同階段的代表作:
1.法國啟蒙期:展出她在羅浮宮以及凡爾賽高等藝術學院學習期間的作品。
2.公共藝術時期:展示台中市烏日東女慈聖宮四媽聖像以及朝陽科技大學景觀牆「朝宇觀陽」的馬賽克鑲嵌藝術作品。
3.染織藝術創作:包括在美國紐約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獲獎的作品,以及於總統府藝廊展出的纖維藝術。
4.彩墨藝術:專注於自然、環保和淨零碳排放的藝術作品。
該展覽融合東西方美學,強調人文關懷和地方創新的概念。她的「海洋悲歌」系列旨在提醒人們,華麗服裝背後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即人造纖維和有害化學物質最終會污染農田和水生生態系。通過對顏料和染料的深入研究,陳教授成功地表達了自然顏色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使她的藝術創作更加貼近生活美學。作品如「帝王的色彩-骨螺紫」、「揭開傳統綠的神秘面紗」和「仙人掌上的紅色奇蹟」等,都是試圖捕捉那些如同天堂般美麗的顏色。
陳教授認為,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與創作主題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對她來說,中心主題一直是「布」,這促使她探究了紡織、編織、刺繡和染色等多種相關技能,將這些工藝與藝術中的基本元素——點、線、面——連接起來。我們誠摯邀請大家來體驗「布」在陳美合教授筆下如何變幻,並賦予觀眾無窮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