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邑陳坑陳氏宗祠112年11/17-18重翬慶成祈安大典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陳森照/金門報導

金門縣成功村北方陳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20年,乾隆26 年落成奠安,原為單進式,民國52年改建成雙落,民國93年經金門縣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嗣後因毀損滲漏,陳坑陳氏族人成立宗祠重建委員會提出修復計畫,整修款1200萬元,經文化局審查後核定補助398萬元,其餘所需款項由族人捐募集資支應,修復工程於民國102年12月完成,經過漫長時日之等待,擇日於今112年11月17日(癸卯年十月初五)舉行奠安慶典,並於11月9日辦理迎主晉主儀式。

金門縣成功村北方陳氏宗祠現況

陳朝福說宗祠奠安是規模最盛大的一種「慶成醮」,動員人力、物力最是可觀。整個醮慶儀典由道士(或法師)主壇,但儒家禮儀的實踐亦藉由「進主」、「進匾」、「迎接姻親」、「迎接宗親」等儀節窺見端倪。由於北方宗祠之地理座向,對奠安大典的大利年選擇須較為講究。在重修完成十年之後,擇於今年十一月十七日(農曆十月初五)舉行奠安,這是成功村的一件盛事。早在數年前,族人就成立奠安委員會,就相關事宜進行籌畫準備,各房祧代表推舉陳炳仁,陳水義擔任榮譽主委及主委,輔導綜理各項事宜,由陳國強擔任總幹事,執行全般事務,並成立各種任務小組,分工合作,鉅細靡遺,管制時程,井然有序。散居各地的子孫,也以喜悅之情期待歡聚。

奠安委員會邀請金門縣長陳福海。

陳德新表示,陳氏宗族聚居於陳坑已八百年,明代洪武開科,首先出仕。清季晚期,因逢南洋殖民地開發,多數族人往南發展,家家有番客,戶戶有洋銀,經商或勞務所得,返鄉建屋置產者有之,如邑內后新厝之興建。民國初年更有陳景蘭,於南洋經營事業有成,所建之洋樓,堪稱金門第一。

奠安委員會依禮向開基祖妣顏氏宗族代表親遞大帖

陳德新進一步表示,陳坑北方祖厝背象山,左鶴右獅,環抱有勢,前有太武重叠為朝案,鍾靈毓秀,建築規格完整,昔有財丁貴之期,俎豆馨香,殊屬難得。惟是穴本天成,福由心造,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在讀書,心田種德心常泰,福地安居福自多,願我輩於茲共勉勵之,方不負先人之所冀。

奠安委員會邀請圍頭陳氏宗親會。

宗祠奠安委員會表示,奠安慶典除了依禮向開基祖妣顏氏宗族代表親遞大帖,也親赴陳氏宗祠(大宗)上香,邀請宗親蒞臨盛典;敦親睦族,禮儀周至,安排十分用心。陳坑陳氏姻親、原鄉圍頭族親、六郎公派下族親、旅新加坡族親、旅台南族親、旅台灣各地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旅外華僑宗親,以及早年移居竹北繁衍宗脈的宗親,也將組團返鄉參與盛典。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三年,如今告緩之際,宗祠奠安讓族親得以歡聚,時機恰好,這一切有如祖先庇佑,上天眷顧。在世道快速變遷,人心紊亂的今天,成功村依然遵循禮教傳統,延續宗祧文化,這樣的禮儀傳承十分可貴,也具有高度意義。

奠安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水義說,處理宗親事務是一種完全的付出與奉獻,任勞任怨,外人難解其辛苦,若無相當之才識與能力難任其職,完善其事。感謝宗族宗長宗親之用心與努力。也誠摯邀請鄉親前來觀禮頌慶,並祝福宗祠奠安慶典順利進行,圓滿完成。(圖片來源/金門陳坑陳氏宗祠奠安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