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與ESG!陳耕太:平地森林「代表作」花蓮大農大富成亮點

[台灣新聞雲]記者劉鳴龍/花蓮報導

農業部推動生態保育與ESG平地森林的永續契機政策,至去年底為止,全台灣已完成近2萬公頃的平地造林,其中;以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為一亮點,不僅在生態保育方面具有卓越成就,更是一個有益於ESG理念的生態旗艦。

中華民國綠野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陳耕太表示:生態保育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在當今社會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關係到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更與企業的社會責任和長期價值有關;在台灣平地森林的建立,成為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策略之一,農業部積極推動平地造林,以提升碳匯能力,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創造契機。

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成功經驗可從多個方面來看,首先園區以螢火蟲棲地的生態保育為核心,致力於營造適合螢火蟲棲息的環境,透過保護這一獨特的生態系統,園區不僅豐富了生態多樣性,也提供了觀賞和學習的機會,促使民眾更加關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陳耕太指出: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在遊憩設施上下足功夫,打造了16公里的遊園道、13公里的林間自行車道、11公頃的花海景觀區、3公頃的活動大草坪,以及新設慢跑道和賞鳥平臺等多元的遊憩設施,讓民眾在自然環境中享受多樣化的休閒體驗。

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成功經驗,不僅是生態保育的優良範例,也體現了ESG理念在實踐中的可行性,通過將環境保護、社會福祉和公司治理納入企業和機構的核心價值,不僅有助於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也促進了地方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陳耕太強調: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成功經驗,為台灣平地森林的永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他特別呼籲更多相關單位,投入生態保育與ESG實踐,攜手打造一個更加永續、環保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