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急借款繳保費 中市烏日警銀攜手阻詐

[台灣新聞雲]記者 張維倫/綜合報導

猜猜我是誰為常見詐騙手法之一,加上深偽技術日益成繩,民眾防不勝防,詐騙集團假冒「親友」或「多年不見的友人」,透過電話、通訊軟體或社群網站聊天室,並以換過手機所以不是原來的號碼、暱稱等方式,要求民眾加入的聯繫方式,再以臨時急用,投資周轉等理由詐騙民眾匯款,臺中一名童姓婦人就差點受騙。

經了解,童姓婦人與好友「阿珍」以姐妹互稱,日前婦人接獲通訊軟體顯示「阿珍」加入好友,並傳訊要借新臺幣30萬元,婦人詢問款項用途,「阿珍」說要繳保險費,談話間,婦人覺得「阿珍」的聲音怪怪的,但「阿珍」謊稱感冒聲音沙啞。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烏日分局犁份派出所接獲銀行行員通報,一名童姓婦人正欲辦理匯款,稱要付保險費,行員發現匯款帳號不是保險公司,加上童姓婦人也不認識受款人,直覺可能是詐騙,請員警到場了解。犁份所所長劉浩廷說,本所日前接獲臺中銀行通報,稱一名童姓婦人疑似遭到詐騙,請員警到場協助,經本所員警到場了解,該名74歲童姓婦人在家中收到一封陌生訊息,自稱為童姓婦人的好友,因為手頭緊、需要借款30萬元繳交保險費,婦人未經查證,竟自動腦補這封陌生訊息是來自於她的好友「阿珍」,於是對方便以「阿珍」的名義,向童姓婦人噓寒問暖,並且希望童姓婦人可以匯款新臺幣30萬元。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烏日分局犁份派出所警員李泊輝、實習生林睿鴻到場,查看該受款戶名稱與童姓婦人好友的姓名不符,且婦人表示對方說是因為感冒聲音沙啞,請求幫忙度過難關,且一定會還錢。
童姓婦人開啟通訊軟體對話紀錄,向員警表示,「阿珍」傳訊要求匯款30萬元繳保費,她顧及好友情誼,趕緊前往銀行辦理匯款,銀行行員關懷詢問款項用途是為了繳保險費,行員機警發現,童姓婦人欲匯款的帳號異常,且支付保費方式不似正常流程,便請婦人撥打電話給「阿珍」,與銀行端進行對話,「阿珍」竟稱要幫婦人轉支票支付,行員越想越不對勁,報警協助。

員警提出相關詐騙案例,在一番苦口勸說後,童姓婦人撥打「阿珍」的舊有電話確認,不料對方卻聽得一頭霧水,得到沒有借錢的答覆後,婦人才恍然大悟,感謝警察及行員熱心幫忙守住積蓄。犁份所所長劉浩廷說,經員警查證後,發現童姓婦人欲匯款的受款戶名稱與阿珍並不相符,便主動協助聯繫真實好友「阿珍」,在取得與「阿珍」聯繫後,「阿珍」表示並未向童姓婦人借款30萬元,也並未更換電話,童姓婦人才打消匯款念頭。

童姓婦人向員警表示,她的通訊軟體設定任何人都能加好友,突然收到自稱好友的訊息,開口就要借款30萬,雖然對方的語調跟她所認識的好友不太相似,但她自動腦補詢問「妳是阿珍嗎?」,對方順勢回應,還說因更換手機,想要跟她重新加Line,一番噓寒問暖後說手頭緊無法繳保險費,請婦人幫忙並提供匯款。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烏日分局犁份派出所所長劉浩廷呼籲,預防猜猜我是誰詐騙,應提高警覺,可與親友約定專屬密語,千萬不要憑電話中訊息就依照對方指示匯款,民眾對於接到自稱久未聯絡親友提到借錢的事情,應掛掉電話後再三查證,若發現有問題,請撥打165或110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