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記者 黃靖賀/台中報導
臺中市今年七月將課徵囤房稅,用以平抑飆漲的房價及照顧相對弱勢的族群,預計每年約有4億的囤房稅收,將全數投入青年及弱勢租屋補貼,短期為協助青年脫離低薪高房價的生活困境,長期是讓青年買得起房,以落實居住正義。

朱暖英議員指出,囤房稅為協助台中市20至44歲107萬7973位青壯年,解決居住問題立意良善,但是每年僅投入四億,也許可減輕房屋租賃負擔,但距離協助民眾買房的期望甚遠,對張顯居住正義緩不濟急。朱議員說,台中市為了讓都市具有國際規模,規劃了多期的市地重劃,一方面讓台中更美麗同時也為市庫帶來可觀的收益,常言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市政府用土地開發賺來的錢應該要有一部分用在居住正義的張顯上,朱議員建議市府從平均地權基金提撥經費,用來加速社會住宅的興建,用創利回饋的觀點來照顧市民。
朱暖英認為,市府有心要為年輕人主持居住正義,要課增囤房稅平抑高漲的房價,但增加的稅收會不會轉嫁到房價上,實務上還很難講。然而,在低薪高房價的時代,用平均地權基金投資青年,增加各行政區青年社宅戶數,甚至擴大減輕首購族的房貸利息,替年輕人主持居住正義,讓居住在台中市成為全國民眾的首選。期待市府團隊在社宅發展策略上,必須要有邁出大步向前的企圖。不然,囤房增稅對居住正義,恐淪為隔靴搔癢,力度不足。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