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特定工廠納管申請 政府應盡最大力量輔導納管

[台灣新聞雲]特派記者 黃靖賀/台中報導

台中市特定工廠輔導納管申請措施,係為了處理因工業地不足而產生的違章工廠的歷史共業問題,讓該問題檯面化尋求解決方案,該輔導納管的輔導納管,以解決經濟發展和環境維護兩大議題長期衝突的困境及所遺留下的違章工廠環境污染問題。

朱暖英議員指出,據經發局統計提出輔導納管的工廠申請案有10169件,目前已有4400件通過,符合所謂「低污染工廠」標準。但並非所有申請的工廠,都能夠通過經發局的審查。因此,申請案有通過的,可以合法輔導納管,而沒有通過的就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同樣是違章工廠,命運卻可能大不相同。經發局必須正視有提出申請,但未通過的工廠,更要明確告知後續如何處理。

朱暖英表示,違章就是不對,但當初市府有心解決產業經濟的歷史共業問題,鼓勵違章工廠主動提出輔導納管申請。有提出申請案的違章工廠,申請人也很配合市府程序辦理。但是有申請卻沒被核准的工廠,未來要是和沒提申請的黑數違章工廠,一樣都是面臨拆除,沒有後續分流處理,這一定會讓沒通過的案件,覺得是受騙上當,經發局必須審慎避免引起民怨。

朱暖英進一步說,南屯區筏子溪畔有不少特定工廠,也有依法按規定提出申請,但是民眾都在擔心,若申請結果是不予核准,那他們未來會是如何?市府會不會輔導他們?他們又該怎麼辦? 他們該怎麼配合市府走,才能讓工廠轉型成低污染,有機會能存活下來。因為,要是這些工廠,不能再繼續經營,除了影響勞資雙方的生計之外,恐也會影響產業鏈上下游的零料件供需。希望經發局要積極提出後續的應對措施,保障市民工作機會,也顧及產業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