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州理蕃誌」新書發表會

楊基山/宜蘭報導

宜蘭縣史館前後歷經20年,翻譯、審訂、譯註完成120萬字的「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歷史巨著,同時編印相關《地理圖集》與《Ska yulung宜蘭泰雅族百年影像》,17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林聰賢縣長表示,這是年輕原住民參與部落傳承文化的起點,期待藉此溯源且更了解自己的歷史,進而解決部落現今的社會問題。

IMG_0616

「臺北州理蕃誌」為日治時期臺北州警務部編修1895至1920年間,官方對於宜蘭乃至臺灣北部山地泰雅族的「治理」相關文書檔案,並在1923、1924年間出版,而對於臺灣北部山區族群、部落、環境,及宜蘭平埔族群的第一手調查報告,更是窺見該時代族群樣態的重要資料之一。

縣史館指出,此書可說是1920年地方制度調整(宜蘭廳劃入臺北州成為宜蘭三郡)後,對於荷西時期、清代及日治前25年,有關宜蘭地區噶瑪蘭族、泰雅族等歷史發展、族群關係,及「理蕃」工作的總回顧。書內除詳載日本統治者對於宜蘭地區原住民的治理過程,歷次推進隘勇線與軍事行動的細節,也包含行政官僚、警察人員於政策的想法與討論;讓後人得以了解治理作為的形成過程與緣由。IMG_0650

宜蘭縣史館為使讀者深入了解本書內容,除翻譯、審訂、增補譯註之外,並編製歷史地圖,集結為《參考圖集》提供讀者參照;另選錄重要圖像史料,出版《Ska yulung 宜蘭泰雅族百年影像》,內含宜蘭相關泰雅族影像220張,最早拍攝的時間至今剛好百年,多數均為首次出版的黑白舊照,非常珍貴。

縣史館強調,該書原件典藏於該館中,縣府約20年前即委託受過日本教育的耆老莊振榮先生,與他的女兒莊芳玲女士一起完成中文譯稿,並由方坤邕督學、李英茂老師審訂。然而苦於書中眾多泰雅舊社、地名難以解讀,以及出版經費不足,因此始終難以面世。隨著臺灣原住民族學術研究與田野調查的深化,過去不易解讀的史料,日漸明朗,因此2012年縣史館向原民會提出出版計畫,獲得原民會分年補助經費310萬元,始賡續邀請專家學者重新校對、審訂、撰寫譯註、編輯出版。

縣史館表示,這本書中除了呈現殖民者統治的觀點,更多的是對於泰雅、原住民傳統知識的描述。這些文獻中難以釐清、解析的資料(例如地名、人名、路徑、慣習),得以被理解,有賴於南澳國寶Hayun Yuraw(韋清田)所承載的泰雅知識與豐富的山林經驗。縣長林聰賢特別在新書發表會上致贈《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給Hayun Yuraw,感謝他帶領研究團隊探索泰雅山林,以及對於泰雅文化傳承所做的貢獻。縣史館也在會場上所播放泰雅山徑的照片,對照書中對於南澳泰雅山徑的紀錄,帶領與會者重返歷史現場。

新書建發表會中,原民會教育文化處副處長林政儀,則將《Ska yulung宜蘭泰雅族百年影像》送給南湖大山部落學校校長陳裕銘,希望泰雅文化能在學校傳承不墜。

DSC01212
南澳國寶Hayun Yuraw(韋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