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從部落神話故事中提煉的文化精髓「2023餐桌上的部落旅行」在歡笑與感動下完美落幕

[台灣新聞雲]記者 劉艾琳/花蓮報導

於「太巴塱部落-紅糯米田野餐桌」,遊客們可從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太巴塱的祖先」中,理解部落族人努力復育「紅糯米」的初衷,透過「紅糯米田野餐桌」體驗,帶遊客前往野菜市場尋寶、參觀今年新開的太巴塱文物館聽神話故事、在祖屋聽部落族人分享紅糯米復育的歷程,並為遊客戴上祈福毛球,延續這份「守護」的精神,最後在餐桌上品嚐「紅糯米酒釀冰淇淋」,為餐席畫下美好結尾。

由織羅部落的「月光下祖靈足跡餐桌」,從阿美族「十個太陽」的傳說中,看見自古以來的「互助」精神。參與的遊客們兩兩合作,在織羅部落體驗手作情人袋、傳統竹杯,從米彩繪的體驗中聆聽感受部落生活「mipaliw」互助團結的故事,一同在靜謐的山上品味稻米、葛鬱金、金多兒筍等部落風味晚宴,感受部落族人的熱情款待。

同為布農族的崁頂部落,也有同源的「大洪水傳說」,「月光下小米鞦韆餐桌」緊扣布農族人主食-「小米」文化「傳承」的精神,遊客製作海金沙小米花環及遮陽帽呼應神話故事內容,從傳統布農畫曆,理解小米文化與布農族人歲時祭儀間的緊密關係,並結合保種,讓遊客從小米、油芒、布農豆豆中選7種種子帶回家,象徵傳承意涵;而餐桌間的「夜間氛圍」x「微劇場」演出,呈現「小米收成到蒸煮小米的過程」,也呼應「2023國際小米年」,讓遊客們認識小米文化。

位於花蓮萬榮鄉的支亞干部落,從太魯閣族的「射日傳說」中看見克服困難的「勇氣」,「月光下耕吧樹洞餐桌」帶領現場遊客勇於嘗試未曾體驗的事物,像是在地採集、分工製作香蕉飯、竹筒飯等,餐桌體驗過程更融入劇場元素,以射日傳說貫穿整個用餐過程,除了有精心設計的故事菜單外,加入族語說故事、射箭表演及實境炒山蘇等環節,增加互動趣味,餐席中亦有來自法國的國際旅人參與,一起感受太魯閣族部落的傳統日常。

今年縱谷原遊會-餐桌上的部落旅行,在部落用心準備分享及遊客連年用行動支持參與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來年將有更精采的主題規劃,歡迎喜愛花東縱谷與部落深度文化旅遊的民眾持續關注「縱谷原遊會」官網及粉絲專業。

「縱谷原遊會」官網: http://jacreative.com.tw/hdt/
「縱谷原遊會」粉專: https://reurl.cc/pyxj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