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下讓光影作坊與香港攝影書獎進駐花蓮

[台灣新聞雲]記者 鄭淑惠/花蓮報導

行星進化:持續更新的事物、信號及各種行動-黃建樺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及創作經驗分享
講師:
劉祖江(光影作坊駐台南董事)
黃建樺(2023文化部選送法國巴黎西帖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地點:好地下藝術空間 (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
日期:2024.6.22(六)14:00-17:20 
14:00-15:00 光影作坊與香港攝影書獎。
15:00-15:20 茶敘。
15:20-17:20 黃建樺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及創作經驗分享。

光影作坊與香港攝影書獎活動簡介:光影作坊作為攝影文化的推動者,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攝影書,於2020年創辦「香港攝影書節 Hong Kong Photobook Festival」,以此平台,連結世界各地的攝影師、藝術家及出版社,同時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一個與世界接軌的機會。再者,為了扶掖新進攝影師及藝術家,特別設立了「香港攝影樣本書獎」,讓其作品在本地,甚至國際的舞台上展現。第二屆「香港攝影樣本書獎」在花蓮展出期間,邀請到光影作坊駐台南董事劉祖江來到花蓮分享,將會簡介光影作坊、香港攝影書節,並聊聊香港攝影書獎及精彩的得獎作品,以及辦理過程中對香港攝影書的現象及發展趨勢觀察。

行星進化:持續更新的事物、信號及各種行動,黃建樺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及創作經驗分享。巴黎是攝影的發源地,亦是人類史上早期建立動物園的重要城市,兩者的奇異連結提供了近年個人於影像創作中,著重於人、動物與世界的觀看語境。攝影作為當代人們接受度與變化度最高的創作方式之一,講座中試著透過駐村觀察,介紹自身如何以動物影像回應當代社群文化的重新編碼,同時也分享2023年在法國巴黎西帖藝術村駐地期間所觀察到攝影如何介入社群的樣貌。

黃建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專攻當代攝影創作。大學主修雕塑,碩士班時期轉而趨向影像發表,試圖將實體時空的存有看法帶入當代數位影像。思考聚焦於非人生物與社群間的關係,意圖對人類存在於攝像操控時代的身分定位做探討。作品多以數位合成與裝置手法,指向攝影之於世界所面臨的關於生態系統、治權邊界,以至於文化意識形態的平等(衡)議題。藉此關注影像與觀看行為質變的同時,亦透過數位語彙、語言符號與遊戲性回應當代人們的生存經驗,進而凝塑出多重且帶有脫序趣味的人性寓言。

2024.07.06(六)14:00-16:00 
座談「以攝影書作為創作及出版」
與談人:姬野希美(日本攝影出版社「赤々舎」社長)將在日本透過線上連線方式與談、沈昭良(攝影家、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系專任教授) 、周芳伃(平面設計師)、田名璋(好地下藝術空間藝術總監)、蘇厚文(藝術家)

好地下藝術空間展出的作品,充滿多樣藝術媒材結合的創作,是藝術也是教育。炎炎夏日,來好地下以藝術之美幫大家消暑,豐富您的身心靈,這裡是花蓮看展必去的好地方,歡迎6/22下午蒞臨分享會。

展覽日期:2024.6.15(六)-2024.7.15(一)
地點:好地下藝術空間(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
開放時間:每周五、六、日、一 12:0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