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家照專員貼心訪視專業評估  滿足家照者個別需求

[台灣新聞雲]記者 張維倫/新竹縣報導

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照顧長輩的擔子越來越重,這些家庭照顧者其實也是需要被關懷的對象!新竹縣政府透過長照2.0制度力挺每位勇敢辛苦的家庭照顧者,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推動「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新及共融計畫」,由家照專員到府專業評估,準確轉介家庭照顧者所需服務,貼心滿足家庭照顧者的多元需求,讓鄉親帶著滿滿能量,繼續照顧好心愛的家人。

24歲的楊靚怡目前擔任新竹縣家照專員,手上同時負責20-30位家庭照顧者個案,她均逐一登門關懷訪視,與個案成為好朋友,關心了解每個個案實際情況與需求,再視需求轉介如喘息服務、照顧技能課程、情緒性支持團體、到宅技巧指導等專業服務,給予家庭照顧者最有力且適切地支持。

楊靚怡談到五峰鄉天湖部落的服務個案,那是一名70歲的黃媽媽,近期在75歲丈夫就醫住院返家後,開始成為了新手家庭照顧者,一開始很無助與吃力,透過鄰居申請長照服務,起初的陪伴和家務協助服務卻因丈夫抗拒陌生人,不是很順利,後來才由個管師轉介到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

靚怡說,她在了解黃媽媽的困難和需求後,首先鼓勵黃媽媽「要照顧別人前,得先照顧好自己」,陪伴黃媽媽和丈夫溝通,重新使用長照,週一至週五每天2小時,協助備餐、沐浴及陪伴,假日喘息4小時,並另外申請交通車接送,解決偏鄉就醫的問題,讓黃媽媽週末可以休息,到教會做禮拜或和教友聊天聯誼,維持原有的日常活動。

「當人在苦難時,能有一雙手能抓住他!」靚怡說,幫助這些照顧者減緩他們的負荷,就是這份工作最大的價值,她和個案間其實就像是朋友一樣,和五峰黃媽媽則更像是家人,很高興黃媽媽願意傾訴心情,分享自己生活歷程和照顧家人的點滴。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為了不讓主要照顧家人的鄉親失去自己,新竹縣政府透過長照2.0制度,力挺每個在家扮演「家庭照顧者」角色的鄉親,而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人生,同樣都重要,因此,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辦理「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新及共融計畫」滿足家庭照顧者多元需求,攜手同行共創幸福。

新竹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說明,新竹縣政府108年起辦理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新型計畫,主要提供個案服務、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個別心理輔導與諮商、長照知識或照顧技能訓練課程、主題式工作坊、情緒支持團體、被照顧者安全看視及陪伴、志工關懷訪視或電話關懷等8大服務項目,共建立4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據點,服務區域涵蓋全縣。

各服務據點資訊如下:竹北共融據點-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電話: 03-5583129#11)、竹東據點-福氣銀髮事業有限公司附設私立福氣居家長照機構(電話:03-5100679)、湖口據點-新竹縣福田社會福利協會(電話:03-5990879)、橫山據點-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原住民老人長期照顧暨婦幼受暴緊急安置發展關懷協會(電話:03-5935598)

竹縣長照管理中心表示,今年在原竹北服務據點擴充服務對象,辦理「長照與身障家照共融試辦計畫」,由單一據點提供長期照護、身心障礙者及精神病人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增加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活動、手足支持團體等服務,期透過共融式服務,擴大服務效益,打造多元友善的照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