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惜食! 福齡扶輪社愛心捐百萬 助惜食廚房愛心永運作

[台灣新聞雲]記者 Sabrina Lin/新北報導 

「浪費食物」是一種文明病。在食材方面,每天都有大量賣相較差,或即將過期但仍可食用之食材被丟棄,若能充分利用這些食材做成便當,提供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弱勢族群,則不僅是一項社會愛心關懷活動,更是一項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環保行動!福齡扶輪社在4月26日發出大愛,由社長王俊傑Hiyes代表捐贈新台幣一百萬元給惜食台灣行動協會,用最實際的行動支持善行。福齡扶輪社捐贈儀式,在國策顧問陳茂仁、秘書鄭欽章、前社長戴祿昇、前總監郭俊良、簡承盈等人的見證下,充滿溫馨。

福齡扶輪社捐助百萬給惜食台灣行動協會 (記者/ Sabrina攝)

惜食台灣行動協會以「Save Food, Love TAIWAN疼惜食物  疼惜台灣 」、「提倡愛惜食物之精神、減少浪費食材、關懷社會弱勢」為宗旨,於2018年4月10日成立。協會之前身為「國際扶輪3520地區惜食台灣行動委員會」,委員會於2016年9月20日到2017年8月21日完成募得約17,000公斤的蔬菜,達成10萬個便當的送餐目標。獲得多家電視台、報紙及網路等媒體露出宣傳,「惜食台灣行動計畫」成功喚起社會對愛惜食材、重視剩食、社會弱勢關懷問題的重視!     

福齡扶輪社社長王俊傑Hiyes(左三)代表扶輪社捐助百萬給惜食台灣行動協會,由社長葉秀惠代表接受(右三)。(記者/ Sabrina攝)

惜食台灣行動協會理事長葉秀惠指出,惜食廚房,是一個愛護地球、珍惜資源兼具環保及公益的愛心團隊。惜食行動是在2016到2017年時,由國際扶輪D3520 PDG DK所發起的公益活動。惜食的精神在於不浪費食物,收集一些NG蔬果,作成美味可口的便當,送給有需要的人。2018年由國際扶輪D3521仰德社PP  Dennis 發起成立「惜食台灣行動協會」。2019年在板橋區成立中央廚房-惜食廚房,廚房所有的設備都是扶輪人認捐贊助的。2020年廚房啓用時,正遇到疫情,在陳時中部長的邀請下,開始先送醫護人員的關懷便當,直到疫情結束,再開始送弱勢族群便當。2021年第二波疫情及弱勢便當共送出超過10萬個便當,使用NG蔬果16,131公斤。2022年也是為弱勢族群送出超過10萬個便當,使用NG蔬果12,056公斤。當年募集新台幣500萬,送出10萬個便當,為獨居老人及弱勢族群提供免費送餐服務。

愛心推手–福齡扶輪社 社長王俊傑Hiyes

福齡扶輪社社長王俊傑Hiyes代表扶輪社捐助百萬給惜食台灣行動協會。(記者/ Sabrina攝)

究竟是什麼因緣,開始推動惜食公益活動呢?福齡扶輪社王俊傑Hiyes表示, 惜食行動是在2016-17年時,由國際扶輪D3520 PDG DK所發起的公益活動。由國際扶輪D3520前總監郭俊良先生實際參訪香港的「惜食堂」在社會福利方面,實質照顧獨居老人、弱勢族群,內心由感而發。回臺後將這構想與國際扶輪D3521仰德社PP簡承盈先生一起籌畫推動惜食計畫,而成為臺灣國內由民間團體推動真正落實送餐照護獨居老人、弱勢族群的行善團體。募集蔬果食材,避免浪費食材,救地球,主要精神是「珍惜食物」,讓食物能物盡其用製作成愛心餐盒,讓需要的人可獲得飲食上的照護,形成一個「愛與善」的循環。

推動惜食公益服務數年,王俊傑Hiyes表示,從找地點到建立中央廚房,許多的物資跟資源,大多數由福齡扶輪社友們熱心贊助支援,也有許多企業主受感動而加入行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設備到廚師、食材募資,許多熱心的果菜商家也捐助惜食協會。許多退休人員、老師、校長、企業主也自願加入善行的行列。扶輪社社友們除了捐錢、自動排班捐時間發送(餐盒)之外,用心以及實際力行的行動,也帶動了其他團體一同從事社會服務。每當付出後,總是滿心感動,滿心歡喜!尤其是獨居老人、弱勢族群正面回饋時,這份由衷的鼓勵,正是扶輪社社友及協會堅持動力來源!

王俊傑Hiyes說,幾年下來的心得就是,要推動公益,一定要用心地投入!每個人的參與,都會帶動很多人很熱情、熱心地服務,讓人感動於心,以歡喜心幫助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這是需要大家熱心參與的有意義的活動,單靠一個人或少數人絕對無法完成的!好的計畫案是需要許多熱心、愛心人士同心協力去推動才能持續。持續性非常重要!在社會服務方面,最怕的是無法持續,這是最讓人垢病的。一個有利於社會大眾的社會服務是要秉持熱忱、愛心、耐力,持續地進行,這樣的計畫案才具有意義。

王俊傑Hiyes表示,期許有更多中小企業主、熱心人士,一起來參與這項有意義的社會服務,讓社會充滿愛、感動於心的氛圍擴散整個社會,讓愛與善的循環持續流動!

福齡扶輪社社長王俊傑Hiyes分享他從公益服務中得到的人生觀:
所有快樂,都建築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上,所以要很勇敢地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面對壓力,解決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