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起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有三檔新的展覽即將開展

[台灣新聞雲]記者 鄭淑惠/花蓮報導

胡朝景_無畏女孩-沉思者_2022水彩

一、是像非像—胡朝景西畫創作展:
「是像非像」系列創作,是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胡朝景近年創作成果展現。作品均以平面繪畫為創作手法,將雕像作為創作對象,呈現「像」與「非像」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平面繪畫演繹立體雕像,將其刻意重置或錯位,使其產生新的意義,亦即以繪畫再現既有的雕像,所以「是像」。

然而,當立體雕像被平面繪畫重現之後,雕像已不再是它原來的表象,所以「非像」。作者藉由畫筆重現雕像時,乃試圖對雕像進行重新詮釋,令觀者的意念在「是像」與「非像」之間游移,所見「是像」,亦為「非像」。而或許「是像」只是虛擬,「非像」才是真相。

胡朝景_無畏女孩-123木頭人_2022水彩

花蓮縣文化局長吳勁毅表示,本展「是像非像」乃是胡朝景教授對於繪畫的詮釋提供了更寬廣的創作思路。因為「像」與「非像」的關係並非穩定而絕對,它可以被拆解、挪移,使其在不同的境域中改變其意義,並在解構與重置「像」的過程中讓作者與觀眾跳脫慣常的思考模式,從而產生更豐富的異想空間。本展作品計25件,歡迎鄉親前往欣賞。

展出日期:113年3月13(週三)至113年4月7日(週日)
展出地點:花蓮美術館1樓B展廳(花蓮市文復路4號)

勝利超速-國風國中曾莘澄

二、國風國中 中原國小-花蓮縣國中小藝術才能班畢業聯展:
聯展主題為「到底繪不繪?」,引申自莎士比亞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繪」與「不繪」對學習階段的創作者而言是個大哉問,在天馬行空的幻想與基礎學習之間,竭盡心力投入創作,看似幾乎要被燃燒殆盡,又在作品完成當下獲得重生。經由自我提問的方式,反覆琢磨,在過程中逐漸形塑出創新、活潑的創作風氣。

由國風國中美術班第32屆及中原國小美術班第19屆畢業生共同展出,透過這群小小藝術家獨特而珍貴的觀點,以藝術創作表達對於世界的感受與關懷。作品包含水彩、素描、版畫、水墨、漫畫、平面設計、立體造形及電腦繪圖等八種類型,共有百餘件作品參展。

不要給我垃圾食物-中原國小林思佑

中原國小與國風國中美術班長年為花蓮地區培育藝術創作人才,因為「藝術」連接起的奇妙緣分,使兩校得以互相交流,彼此觀摩切磋。國風國中校長劉文彥、中原國小校長干仁賢與美術班全體師生,以誠摯的心情邀請各界鄉親及社區關心藝術教育人士等貴賓蒞臨指導。

開幕茶會:3月16日(週六)上午10時30分於花蓮縣美術館
展出日期:113年3月13日(週三)至113年4月7日(週日)
展出地點:花蓮美術館1樓D展廳及太平洋工作坊(花蓮市文復路4號)

三、循道同行-新北市書法學會聯展:
「循道同行—新北市書法學會聯展」,由新北市書法學會50餘位會員提供,展出多件書法作品,包含篆、隸、楷、行、草等多樣書體。

新北市書法學會會長陳添進表示,新北市書法學會成立32年餘,會員人才濟濟。書法作為東亞文化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文字書寫,更與文學、美學和哲學緊密連結,因此推動書法藝術在當代的發展,責無旁貸。

該會為從小培育學童書法,延續明志書院義學之精神,發揚傳統文化,宏揚國粹,促進書法學習風氣及提高書法水準。自110年起,明志書院、新北市書法學會、明志科技大學共同辦理「新北市明志書院國中國小書法比賽」,成績斐然。

展出作品為各會員多年勤學苦練、孜孜不倦且對傳統書藝的熱忱與堅持,是難得一見的筆墨饗宴,充分展現書畫藝術的獨特面貌與意境,歡迎大家蒞臨欣賞。

開幕茶會:3月16日(週六)下午2時於花蓮縣美術館
展出日期:113年3月13日(週三)至113年4月7日(週日)
展出地點:花蓮美術館1樓C展廳(花蓮市文復路4號)